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分由來及習俗

春分由來及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16:45:50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1

春和景明。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春分是春天的分水嶺,将90天的春天分為兩半,是為春分。這一天晝夜相等,古人則認為這一天是陰陽平衡之時。春分最準确的時間是太陽位于黃經0°時,2019年的春分,在早晨5點58分準時來到。

祭祀的演變,從皇帝到平民

春分是最早确定的節氣之一,在周代時,就有天子祭祀太陽的規定,一直到明清時代,仍舊延續不辍。著名民俗學家高巍說,“古代時候,皇帝自認為是天的兒子,把日月看成兄弟,在漫長的曆史中形成了一套非常複雜的崇日、祭日的儀式。北京的日壇,就是明清兩代的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日的地方”。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2

日壇公園春分祭日表演資料圖。圖片來源:北京日壇公園官微

在等級森嚴的傳統社會,崇拜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祭祀太陽是皇帝的特權,“士民不得擅祀”。老百姓無權祭祀,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祭祀的權威性逐漸降低,民間也漸漸出現了祭祀太陽的風俗,不過并不在春分這一天,而是在二月初一這一天。常人春先生所著《老北京的年節》一書中說:“據說明朝之後,(該節日是)庶民為紀念末代皇帝崇祯,假托祭祀太陽真君而設的,以此來寄托清兵入關之後廣大漢民的故國之思。”實際上,二月初一祭祀太陽的傳統,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

蠶神,不止是黃帝妻子

北京有個先蠶壇,明代時建成,當時位于北郊,後遷到西苑。這裡是皇後每年春分祭祀蠶神的地方。高巍介紹說,“早在周代時,古人就确定天子親耕于南郊,皇後親蠶于北郊的禮制,幾千年中一直沿襲。”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3

北京先蠶壇資料圖。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蠶神到底是誰?有很多種說法,高巍介紹,“一種說法是黃帝的妻子嫘祖,她最早養蠶,所以被尊為蠶神。這種傳說在中原地區相信的人更多,但實際上,古代養蠶的主要地區并不在中原,而是在西南,又以四川為最。“蜀”這個字,本義就是蠶,蜀國的開國君主叫蠶叢,其執政時,強調蠶桑興國。”

在四川,也有關于蠶神的傳說,如什邡、綿竹、德陽等地,古代每年都要舉行祭祀蠶神的儀式,高巍說:“人們為蠶神建廟,稱‘蠶女廟’,這位蠶女又名‘馬頭娘娘’。廟裡的壁畫上,這位蠶神被描繪成騎在大白馬上的一個美麗姑娘,周圍是五彩的流雲”。

蠶女和馬有何關系呢?高巍說,“當地有一個白馬救父,蠶女下嫁的傳說故事,但實際上,蠶在食葉時會不斷擡頭低頭,形如馬頭的輪廓,這可能才是蠶女被稱為‘馬頭娘娘’的緣故”。

老北京的太陽糕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4

北京稻香村的太陽糕。圖片來源:北京稻香村官微

老北京祭日,有專門的祭品,叫太陽糕,取“太陽高”之意,太陽糕一般用糯米(江米)加糖制成,上面用紅曲水印昂首三足雞星君(金雞)像,或在上面用模具壓出“金鳥圓光”代表太陽神。《燕京歲時記》裡說:太陽糕“五枚一層,上貫以寸餘小雞,(京)都人祭日者買而供之,三五具不等。”

老北京著名的“年糕袁”的前身,就是以“太陽糕”出名的,高巍介紹說,“‘年糕袁’的前身,叫‘袁記齋’,據說是清代宮門口外一家專做年糕的小店,那時候,京城走街串巷的年糕小販一大清早便聚集在這裡批購太陽糕”。

太陽糕既是祭品,也是美食,京城百姓家家戶戶均要買“太陽糕”來作為供品,家庭主婦們一聽到這聲音,即使手頭拮據也總要買幾塊應個景兒。

喝春茶,親近山水自然

茶以春為貴,春茶中,尤其古人往往以為越早的茶越好,所以各地貢茶,都以采摘時間更早為要。

最早的春茶,叫“社前茶”,“社”是土地之神,每年立春後45日為祭祀土地之身的“社日”,正好是春分時節。“社前茶”最早出現于宋代,由于制茶技術的進步,目前已經不再生産。

春分之後,到清明之前,這一段時間采的茶葉,則是“明前”,也是目前最早的茶葉。如西湖龍井,就以“明前”為最佳。此外,安徽的黃山毛峰,江蘇的洞庭碧螺春、四川的峨眉竹葉青等,都有“明前”采茶的習慣。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5

峨眉竹葉青。圖片來源: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葉有限公司官微

吃春菜,南北各有偏愛

除了放風筝、送春牛等,吃春菜也是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春和景明,人們去郊外踏青,順便采一些當地的野菜,回家做成美食,即感受了大自然的氣息,也滿足了口腹之欲。

因地理環境、特産的不同,除荠菜、香椿等普遍生長的野菜之外,各地的特産五花八門。從東北到北京,小根蒜、柳蒿芽、二月蘭等是常見的野菜。在西北,生長在荒漠上的沙蔥則是難得的美味,還有花椒芽、枸杞芽等。到了南方,種類就更多了,春筍、茭白、蘆蒿、豌豆苗等都是人們桌上的美食。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6

二月蘭。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也有地方,會把野菜做成湯,民間認為野菜湯可以清理腸胃,有民諺“春湯灌髒,洗滌肝腸”。在很多地方,春分時節,人們都會到田野中挑選嫩綠的、細棵的、三四寸長的新鮮野菜,回家洗淨切成段,或是加雞蛋做成蛋花湯,或是與魚片“滾湯”,做成“春湯”,吃起來湯鮮味美。

桃花入酒,也可以醉人

春分時節,大江南北已經一片“逃之夭夭”,盛開的桃花,即是賞景的好去處,更是美食美酒的原材料。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7

桃花林。新京報記者 張牽 攝

古人認為桃花可以美容祛毒,消食順氣,所以自古就有諸多以桃花為原料的美食美酒,如桃花酒,以鮮桃花泡酒,桃花味淡,香氣并不濃郁,用它泡酒,香味悠遠,卻不會喧賓奪主。

北京平谷是著名的鮮桃産地,随着旅遊業的發展,當地的桃花食品也越來越豐富,如桃花糕、桃花酥、桃花羹、桃花酒等,已經成為鮮桃之外,當地重要的特産。

吃雞蛋,要先立起來

春分由來及習俗(最早确定的節氣)8

春分豎蛋遊戲開始。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

“春分到,蛋兒俏”,每年春分,各地民間都會玩“豎蛋遊戲”,以慶祝春天的到來,傳說“春分立蛋”的傳統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古人傳說,春分這一天,蛋最容易立起來。也有現代人認為,春分時,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态,确實有利于把蛋立起來。也有人認為,雞蛋表面并非平滑,蛋殼上有許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個突起可構成一個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雞蛋的重心線通過這個三角形,就可以實現“豎蛋”了。因此,雞蛋其實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豎立。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牽 校對 何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