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聲在線】
天師栗 綠葉與白花互襯,果腹與藥用同兼。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秋分第2天
史載,東漢末年,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修道過程中親手培育了一種果樹,其果實肉嫩、色鮮、味甜,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填飽了很多饑餓之人的肚子,被後人稱為“天師栗”。
目前已發現的七葉樹屬植物有12種,中國分布有4種,天師栗是除七葉樹本種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天師栗延續了七葉樹家族的特點,葉片為掌狀複葉,由5-11枚(通常為7枚)小葉組成。其樹形美觀,冠如華蓋,開花時碩大的白色花序似一盞華麗的燭台,蔚為奇觀,因此常用在風景區和小庭院中作行道樹或景觀樹。
眼下正值天師栗結果期,遠遠望去,橢圓形的果實呈黃褐色,與猕猴桃類同;剝開外殼細看,則幾乎分辨不出它與闆栗的差别。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按宋祁益州方物記雲:天師栗,雲張天師學道于此所遺,故名。似栗而味美,惟獨房若橡為異耳。今武當山所賣娑羅子,恐即此物也。”
天師栗的果實需用堿水煮後食用,味道與闆栗如出一轍,由此它又被叫做“猴闆栗”。天師栗的果實還可入藥,用于治療胸腹脹悶、胃脘疼痛。《中國藥典》載:“娑羅子(天師栗)甘,溫;歸肝、胃經,理氣寬中,和胃止痛。”
【小名片】
天師栗,無患子科七葉樹屬落葉喬木,高15-25米。掌狀複葉對生,倒卵形或長倒披針形,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圓錐花序頂生,花香濃郁;蒴果黃褐色,卵圓形或近于梨形,頂端有短尖頭,無刺,有斑點。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深根性,生長慢,壽命長。生長于海拔1000-1800米的闊葉林中。産于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湖南、江西西部、廣東北部、四川、貴州和雲南東北部。
文/張航 圖/張帆 設計/周子茜 智庫/張帆 綜合協調/張慧 統籌/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業局
本文來自【華聲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