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喜丸子、東坡肉、紅燒排骨、紅燒肉等等,看似不同的美食,但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一樣的——豬肉。中國人的人口占世界的18.5%,不到19%。但是你可能想象不到,我們吃下了世界上50%的豬肉。可見,國人對豬肉的熱愛。
論起豬肉,便不得不說一說豬肉在古代的地位。古語雲“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從這句話不難看出,古代因為階級的不同,餐桌上的食物也分為三六九等。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豬肉是達官貴人看不上的肉類,屬于窮人才會吃的東西。
即使如此,在古代,窮人吃豬肉,也是為了其中的豬油。在古代生産力低下,對植物油的提取費力、費時,而且價格昂貴。所以吃豬油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曆史。
但是,今天有專家跳出來說,豬油會緻癌。因此筆者想問,吃豬油和吃豬肉有什麼區别嗎?為何豬油就會緻癌呢?
豬油緻癌嗎?
答案是:你想多了!
豬油,其實也就是動物脂肪,與吃豬肉沒什麼區别,但是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膽固醇升高以及血脂高。以為它屬于飽和脂肪酸,所以對心血管确實有不利的一面。
但,并不會緻癌。專家之所以說它緻癌,因為豬油在提煉的過程中,需要加熱、煎熬,讓油脂被炸出來。
因為油脂反複加熱,其中的緻癌物質——苯并芘會上升。所以才說豬油含有緻癌物質。
但是,這種緻癌物質是因為操作不當出現的,所以低溫、慢炸的豬油并不會緻癌。
油渣子緻癌?
說完了豬油,有人又開始懷疑油渣子會緻癌了,因為肥肉過分油炸,部分會被“炸糊了”,而這種焦化的食物中容易含有緻癌物質:芳香烴!
其實,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不過為何一定要“炸糊了”?避免過分高溫、反複油炸可以讓食物更健康。
所以,并不是食物本身會緻癌,而是因為人為的操作不當,導緻食物中出現了緻癌物質。而且從大數據來看,吃了上千年豬油的古人,得癌率遠遠低于現代人。
所以,吃并不是導緻癌症的關鍵因素。
不緻癌,但也别多吃!
不管是豬肉,還是豬油,亦或是油渣子,都是人體營養的重要來源,并沒好壞之分。關鍵是如何吃、吃多少。
現代出現肥胖、心血管疾病、心髒病、脂肪肝人群越來越多,這些疾病與過分營養的飲食有關。所以,不管如何美好、如何美味、如何營養的食物,吃多了都對健康不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