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男性需要注意多種養生細節

男性需要注意多種養生細節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5-13 03:04:44

  把握最佳起床時間

  國人的傳統起居習慣是“早睡早起”,崇尚“聞雞起舞”,而日本醫學專家的最新研究認為,起床過早不利于心髒健康。研究者調查了3000多名23~90歲的成年人,發現起床早者更易與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結緣。英國研究人員歸咎于早起,人體血液中可能引起心髒病的物質會增加,因而提出7點半為起床最佳時間。

  為求起床安全,一位叫做吉姆·霍恩的英國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建議:醒來後先打開台燈,再躺5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然後緩慢起床,切忌動作過急過猛,否則會導緻血壓突然變動。這一點,中老年人尤應注意。

  大便講方法

  從人體生理來看,排便與進食一樣,都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遺憾的是出于種種原因,能正确排便者卻是少之又少。正确的排便方法應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一天大便掌握在1~2次。排便時用力最小、持續時間最短、排出通暢、便後有輕松感為最佳。

  2、早餐前後是大便的最佳時間,因為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比如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腸蠕動,這種胃腸反射性的蠕動容易産生便意感,故早餐後20分鐘左右排便最适宜。另外,早上起床後的直立也可出現結腸運動,故不少人起床後就要上廁所,對肛門保健和增強體質有一定意義。

  3、按照大便過程的規律性進行排便,即在前一個排便動作完成後安靜休息一會,待糞便從直腸上部下移産生第二次排便感時,再作第二個排便動作,慢慢增加力度,順勢排出糞塊。不要在兩次排便動作的間歇期間過分用力強行排便,否則容易造成肛門損傷、松弛或直腸脫出等不良後果。

  4、宜打速決戰。實際排便動作所需時間極短,每一個排便動作隻有幾秒鐘,二到三個排便動作的時間加起來也不過1分鐘左右。如果蹲廁時間超過三、五分鐘仍無便意感,就應結束。蹲廁過久容易誘發痔瘡。

  小便有新說

  對于男人小便,近年來有關專家提出了不少新觀點。首先是排尿姿勢,建議像女人那樣取蹲位,好處是少受癌症之害。原來蹲位排尿可引起一系列肌肉運動及其相關反射,加速腸内廢物清除,縮短糞便在腸道内的停留時間,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緻癌物的重吸收減少,從而保護腸粘膜少受緻癌物的毒害。調查資料表明,下蹲排尿男性的患癌率較站立排尿者降低40%,這也是習慣取蹲位的印度男子腸癌發病率低的奧秘之一。

  其次是小便間歇時間,主張每隔1小時排一次,不管有無尿意。美國國立身體中毒研究所的專家為此做了解釋:膀胱患癌的可能性和尿液在膀胱中滞留的時間成正比。原來尿液中有一種可以緻癌的化學物質,此種物質可侵害膀胱的肌肉纖維,破壞其細胞,促發其癌變。研究人員将每小時排出的尿液和相隔2~3小時排出的尿液相比較,後者所含的緻癌物相當多,所以建議每小時排尿1次,可有效減少膀胱生癌的危險。

  最後,解完小便後,可用手指在陰囊與肛門之間的會陰部位擠壓一下。這樣不僅能排出殘餘尿,而且對患有前列腺炎的人頗有好處。

  坐相有學問

  俗語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正确的坐相是:坐在有靠背的木椅上,髋部、膝部屈曲90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一般坐1~2個小時,應站起活動一下腰部。

  堅持正确的坐相,對于脊柱尤其是腰椎健康非常重要。道理很簡單,在站、坐、躺等三種姿勢中,最不利于腰椎健康的就是坐,錯誤坐姿加上過度工作,會大大增加腰椎屈曲的程度與時間。有人做過統計,腰椎屈曲的頻度一天中最高的可達3000~5000次。這種過多的、反複的屈曲是造成腰椎病變最常見的病因,務必防範才是。

  吃飯講科學

  吃飯看似簡單,實則包含科學。首先要盡量細嚼,一口食物至少咀嚼20~30次。以防癌為例,專家通過實驗觀察到,細嚼30秒能使緻癌物質的毒性降低,如果按每咀嚼一次1秒鐘計算,一口食物咀嚼30次後再吞咽,才能充分發揮唾液的抗癌功效。因此,一口食物在嘴裡至少要咀嚼20次,若能達到30次則最為理想。

  其次,咀嚼要雙側進行,不可單側咀嚼,單側咀嚼可引起一側面部肌肉的緊張或肩膀酸痛,或使一側牙齒松動,導緻面頰左右不對稱,甚至可能株連聽力。日本東京齒科大學一個研究小組調查了200多人,發現持續單側咀嚼,該側耳朵聽力可降低;隻用門牙咀嚼,聽高音的聽力降低;隻用磨牙咀嚼,對低音的聽力降低。

  主動打哈欠

  打哈欠看起來不雅,卻能幫助男性擁有良好而堅挺的性勃起功能。性學專家指出,打哈欠通過深沉悠長的吸氣,能使更多氧氣進入肺部,促進血氧交換,同時促使大腦産生一種叫做一氧化氮的物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