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食道乳頭狀瘤症狀有什麼

食道乳頭狀瘤症狀有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8-15 12:53:22

  微量元素與食道癌的關系,食道癌的發病原因,微量元素對食道癌有什麼影響,其中又有哪些細節要注意的?其實,食道癌的發生與炎症與創傷,遺傳因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有關。那麼,對于了解了食道癌的症狀後,才能及時到醫院尋求治療,這是對于該類疾病最有效的防治了,那麼,我們就來了解它出現的症狀吧。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全世界每年約有22萬人死于食道癌,我國是食道癌高發區,因食道癌死亡者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是食管癌的重要發病因素。這一研究内容已在美國近期的《癌變》雜志上刊出。hpv是一種親上皮細胞的雙鍊dna病毒。

  以往研究發現,hpv在世界範圍内與15%的人類腫瘤相關。食管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内外專家就在研究hpv與食管癌的關系,但至今仍無定論。

  我國河南安陽地區是食管癌高發區,為探讨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與該地區食管癌發病的關系,專家首次用安陽食管癌高發區現場“正常”人群食管拉網的樣品進行測定,方法為聚合酶鍊式反應(pcr)和原位雜交(ish)。

  其中高發區138例,低發區68例。結果高發村與低發村相比,hpv16型陽性率不同(72%和37%);pcr測定的hpvdna在細胞中的存在,及ish測定的病毒癌基因的表達與食管上皮細胞的癌變進程相關,随癌變的增加陽性率上升。

  針對病毒的不同部位開展pcr檢測,結果發現以往所用的l1區(病毒外殼蛋白編碼區)檢出率大大低于e6和e7區(病毒早期蛋白即病毒緻癌基因編碼區),這一結果解釋了以前報道不一緻性的可能原因是pcr測定位點不同所緻。

  用fish(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方法證明了病毒在感染細胞核中的早期整合。研究結果表明:hpv16型是安陽地區食管癌的重要病因因素。

  據專家介紹,以往對hpv與食管癌關系的研究存在争議,原因主要是方法使用不一緻或不當;另外是觀念上的問題——将傳染病的模式用于癌變研究,但實際上凡緻癌的生物因素(如病毒)均不會引起急性傳染性疾病的發生,而是長期慢性過程,同時需要機體的遺傳易感因素的存在。

  對于食道癌的治療,醫生建議早期食道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才能保證患者有獲得長期生存的可能。但由于食道癌手術會造成患者機體的損傷和氣血損耗,所以要及時配合中醫治療,改善患者的飲食與睡眠狀況,增強患者的體質為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