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人體所需能量減少,一些老人食欲變差,在做飯、吃飯上越來越馬虎,久而久之,飲食方面就形成了一些“壞習慣”。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壞習慣1:懶得做飯,一頓做很多,天天吃剩飯。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委員、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朱惠蓮告訴記者,吃剩飯的現象在老人中比較普遍。剩飯菜在存放過程中營養素被破壞,總吃剩飯,攝入食物種類單調,容易營養不良,最需要注意的是,剩飯菜存放不好很可能滋生細菌,引發安全問題。
壞習慣2:不太餓就随便吃兩口,甚至不吃。很多獨居老人吃飯較随意,不按飯點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針對老年人群建議,多和家人用餐,或去集體用餐地點進餐,這樣能增進交流、促進食欲,并攝入更豐富的食物。
壞習慣3:放下碗筷就去跳廣場舞。一些愛跳廣場舞的老人為了去“趕場”,經常放下碗筷就出門進行活動。人吃完飯後,需有30~60分鐘的休息,這期間可站立和走動,但不能剛吃完就馬上進行廣場舞等節奏較快的活動,否則對消化不利。
壞習慣4:盲目吃素,葷腥一點不沾。朱惠蓮提醒老人,長期吃素會讓身體沒有力氣,缺乏蛋白質。“葷腥”并非油膩,吃些蒸煮、炒制的魚蝦、禽肉等,補充優質蛋白,對健康很有必要。老人的蛋白質需求量比年輕人還多,根據膳食指南,50歲以上男性每天蛋白質攝入量需達到65克,女性為55克。除肉類外,補充蛋白還可每天喝一袋奶,進食一次大豆及豆制品。
壞習慣5:保健品當飯吃,正常飯菜卻湊活。不少老人“崇拜”保健品,但其隻能提供某些特殊成分,一日三餐才是日常營養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好好吃飯,光吃保健品,身體隻會越來越差。
壞習慣6:迷戀喝湯。湯并沒很多人想的那麼滋補,喝得太多會攝入過量鹽和嘌呤,會給肝腎帶來負擔。喝少量湯可促進食欲,但喝多了會形成“假飽”,限制其他食物攝入,反而使老人營養不良。
壞習慣7:隻吃軟的。人體功能“用進廢退”,如果老人因牙齒不好而隻吃軟食,時間長了咀嚼能力會越來越差,且會造成身體營養不足。因此,牙齒如果有問題需及時就醫,解決問題,保住咀嚼能力。
壞習慣8:使勁吃“粗糧”。粗糧,也就是全谷物,包括燕麥、黑米、薏米、小米等。許多專家号召大家多吃些粗糧,是基于吃得不足的情況,但其實粗糧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一些老人頓頓粗糧,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引起胃腸不适。建議老人每天主食中包含25%~30%的粗糧即可。
壞習慣9:味覺退化,猛加調料。随着衰老,味覺發生退化,讓人食而無味。有些老人為刺激味覺,做菜時放很多調料,效果尚且不談,健康卻被傷害了。鹽、糖攝入過多會帶來高血壓、心血管病、體重偏高等各種問題。建議老年朋友用天然香料提味,如茴香、薄荷、花椒等。
壞習慣10:不吃早飯的壞處。心梗和腦梗,是人盡皆知的威脅我們健康的兩種疾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兩種疾病的發生,竟和現代人對早飯的忽視有關系。這是因為,不吃早飯,胃中就缺少食物,人體血液裡就會形成很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這是一種能導緻血液凝固,使人易患心肌梗塞的蛋白質。長期不吃早飯,自然潛移默化地促成了心梗和腦梗的形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