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1、胃息肉:
任何胃良性腫瘤都有惡變可能,而上皮性的腺瘤或息肉的惡變機會更多。少見的腺瘤型和絨毛型胃息肉癌變率可達15%~40%,而最常見的增生型息肉僅1%。在直徑大于2cm的息肉中,癌的發生率增高。有資料報道經X線診斷為胃息肉的患者中,20%伴有某種惡性變;在胃息肉切除标本中,見14%的多發性息肉有惡變,9%的單發息肉有惡變,這說明對診斷為胃息肉的病例均不要輕易放過。
2、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胃炎可以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三種。現已公認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一種前期病變,尤與胃息肉或腸腺化生同時存在時可能性更大。國内外長期随訪報道,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史長短和嚴重程度與胃癌的發生率有關,不少報道該病的胃癌發生率約2%~10%。淺表性胃炎可以治愈,但也有可能逐漸轉變為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與胃癌發病的關系不大。萎縮性胃炎頗難治愈,其組織有再生趨向,有時形成息肉,有時發生癌變。長期随訪追蹤可發現萎縮性胃炎發生癌變者達10%左右。我國胃癌綜合考察的材料表明,胃癌高發區的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病例明顯多于胃癌低發區。高發區慢性胃炎患者的空腹胃液分析提示,遊離酸含量降低,pH、細菌數量、NO2含量以及硝酸鹽還原菌檢出率均升高,與低發區者比較有明顯差異。上述胃内環境改變的程度與慢性胃炎病變的嚴重度呈正相關,也說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内環境改變,非常有利于N-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3、殘胃:
良性病變手術切除胃窦和部分胃體後,胃酸分泌降低,導緻膽汁反流,形成胃内中性和偏堿性環境,使胃内細菌異常繁殖,促進亞硝酸鹽和N-硝基化合物的合成而誘發癌,一般發生在術後10年以上。我國殘胃癌發病率為2%~5%,也有報告10%以上者。BillrothⅡ式吻合較BillrothⅠ式吻合為高。可能與膽汁反流有關。胃液中許多厭氧菌等還能分解反流入胃的結合型初級膽酸,生成既可損傷胃黏膜屏障又能緻癌的遊離型次級膽酸,而在次級膽酸中的脫氧膽酸是癌啟動因子,石膽酸是癌變啟動因子和誘變物。這些可能導緻以後殘胃癌的發生。殘胃癌多發生于手術後15~20年,此後相對危險性增加3~6倍。
4、胃潰瘍:
胃潰瘍的癌變問題曆來認識不統一。一般認為其癌變率約為1%~6%。現多數認為與潰瘍邊緣黏膜腸化或異型增生有關。關于胃潰瘍能否癌變的問題,國内報道胃潰瘍的癌變率為5%~10%,尤其是胃潰瘍病史較長和中年以上的患者并發癌變的機會較大,潰瘍邊緣部的黏膜上皮或腺體受胃液侵蝕而發生糜爛,在反複破壞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轉化成癌。
5、膽汁反流:
通過動物實驗已證實膽汁反流可誘發胃癌。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膽汁反流性胃炎與胃癌呈正相關,其機制同上。
6、巨大胃黏膜皺襞症(Menetrier病):
本病癌變率約為10%。
吃什麼東西可預防胃癌
1、洋蔥
我們在生活中的飲食中經常吃洋蔥可以很好的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洋蔥中含有一種栎皮素的物質,為天然的抗癌物質。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緻命率也低了30%。
2、大蒜
這是預防胃癌的首選食物,是人們公認的一種胃癌的預防食物,具有明顯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顯着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了亞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3、菌菇類
主要包括有冬菇、香菇、金針菇等以及木耳等。倘若在飲食上長進食這些食物有很好的抗癌作用,有防癌的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體,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體也是一種抗癌的有效物質。菌菇類食物中富含的粗纖維和鈣等都有防癌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4、椰菜花
在椰菜花中最主要的防癌物質是微量元素钼,并且含量還相當豐富,可阻斷緻癌物質亞硝酸胺的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有研究報告指出,椰花菜還含有一種可以刺激細胞活動的酵素叫小硫化物,能阻止癌細胞的形成。吃椰花菜對預防食道癌、胃癌等都有一定作用。
5、番茄
在番茄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番茄紅素及胡蘿蔔素,它們都是抗氧化劑,特别是番茄紅素,能中和體内自由基,對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時對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