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源堂今日淨利情況?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康源堂今日淨利情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聚焦化學制劑、化學原料藥的京新藥業(002020.SZ),近日又向中藥資産抛出了橄榄枝。
6月10日,京新藥業一紙宣告,将以自有資金2.15億元收購新昌元金健康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元金健康”)持有的杭州胡慶餘堂醫藥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胡慶餘堂醫藥控股”)5.8824%股權。
值得關注的是,元金健康是上市公司實控人呂鋼控制的産業投資基金,其早在2016年就投資了胡慶餘堂醫藥控股6%股權。
半年前的2021年11月,京新藥業也曾披露過相關公告,彼時,公司拟以2.108億元收購元金健康持有的胡慶餘堂醫藥控股6%股權。
“上一次因為胡慶餘堂的審計報告時效性問題,所以股東大會取消審議該事項”,6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緻電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對方人士表示,“這次繼續推進該交易,根據最新的公司章程,該交易屬于董事會審批權限,無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而對于此次收購比例有所調整,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解釋是因為胡慶餘堂醫藥控股增資導緻持股比例變動。
在此之前,京新藥業還耗費2.05億元收購了中成藥企業廣東沙溪制藥有限公司(簡稱“沙溪制藥”)100%股權。
作為一家以化學成品藥、化學原料藥為核心收入的上市公司,京新藥業頻頻布局中藥闆塊,有何考慮?
從資産質量來看,胡慶餘堂醫藥控股2021年實現營收12.61億元,淨利潤2.53億元。
作為杭州胡慶餘堂集團有限公司的重要控股子公司,胡慶餘堂醫藥控股主要參、控股的公司有杭州胡慶餘堂藥業有限公司、杭州胡慶餘堂國藥号有限公司、杭州胡慶餘堂參茸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胡慶餘堂草本藥物有限公司、浙江方格藥業有限公司、杭州胡慶餘堂大健康有限公司等。
胡慶餘堂集團官網介紹,公司完成了從藥材種植、飲片加工、成藥生産、商業零售、醫療科研以至工業旅遊等為主導的中藥産業鍊。
“胡慶餘堂主要是中藥老字号,既有中成藥,也有中藥服務,還有中藥材種植等相關産業鍊,相對來說是體量較大的一家中藥企業,通過此次參股,一方面雙方可以通過産品共同開發、商業渠道共享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參股,也可以分享胡慶餘堂成長帶來的紅利”,6月14日,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人士解釋了參股胡慶餘堂醫藥控股的目的。
這并非京新藥業第一次青睐中藥資産。
2021年12月,京新藥業耗費2.05億元收購元金健康、上市公司大股東京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另一家中成藥企業沙溪制藥100%股權。
京新藥業指出,沙溪制藥是商務部首批“中華老字号”企業,獨家産品“沙溪涼茶”被列入廣東省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通過收購沙溪制藥,可有效整合公司中藥産業資源,打造沙溪涼茶、康複新液等中藥大品種,也将增加排石顆粒、縮泉丸、骨仙片等市場占有率領先的産品。
在今年4月20日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中,京新藥業對公司中藥發展的規劃也做了進一步解答,“中成藥作為公司在化學成品藥、化學原料藥之外的中藥業務補充。2021年底并購完成沙溪制藥之後,公司在中藥領域形成了2個生産基地,并擁有數百個中藥批文産品,目前上市在銷售的中藥産品30餘個……公司已經規劃在内蒙古擴建新的中藥提取生産基地,更好的整合當前中藥品種的資源。”
查詢公告可知,2021年6月,公司子公司内蒙古京新藥業有限公司與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中藥生産基地投資合同書》,投資2億元建設中藥生産新基地。
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人士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到,“目前公司中藥闆塊有内蒙京新、沙溪制藥等子公司,兩者也有一些資源整合。”
雖然對中藥闆塊頻頻出手,但布局中藥闆塊,隻能算是對京新藥業業務的錦上添花。
數據顯示,2021年,沙溪制藥實現淨利潤1643.29萬元,達成當年業績承諾(不低于1630萬元),但僅占京新藥業同期淨利潤(6.14億元)的2.68%。
“公司聚焦精神神經、心腦血管細分領域,堅持化藥為主、中藥為輔,實現原料制劑一體化發展,适時發展醫療器械。”京新藥業在2021年年報中提到。
事實上,目前化學成品藥、化學原料藥仍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
2021年公司33.36億元營收中,成品藥收入19.02億元,原料藥收入8.18億元,合計占比超過80%;此外,醫療器械收入5.53億元。
在仿制藥之外,京新藥業也布局多款在研創新藥,主要圍繞精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三大管線展開。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有在研創新藥(械)11個。
據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人士介紹,創新藥方面進度較快的是“公司治療失眠的1類新藥EVT201膠囊,已完成III期臨床,報CDE審批,順利的話預計是2023年上市銷售。”
尋求多元化發展背後,則是京新藥業仿制藥産品受集采降價影響、業績面臨潛在壓力的事實。
以京新藥業的心腦血管藥物瑞舒伐他汀鈣片為例,其2018年銷售額6.93億元,是京新藥業當年銷售額最高的幾款核心産品之一。
在2018年12月“4 7城市”集采中,京新藥業的瑞舒伐他汀鈣片以21.8元/(10mg*28片)的中選價格成功拿下11個城市的采購份額。但是,2019年9月“4 7”擴圍中,京新藥業的瑞舒伐他汀鈣片因報價高于其它競選企業而遺憾出局。
2020年,京新藥業的瑞舒伐他汀鈣片成功續約“4 7城市”,不過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公布的上海市“4 7”集采續簽結果,京新藥業的瑞舒伐他汀鈣片由21.8元/(10mg*28片)降至6.71元/(10mg*28片),降幅高達69%。
京新藥業介紹,截至2020年底,公司心腦血管管線内主要産品均已集采中标:辛伐他汀片、匹伐他汀鈣分散片分别中标第二批、第三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瑞舒伐他汀鈣片續标成功。
集采中标雖帶來銷量提升,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導緻公司收入規模縮水。
2020年,京新藥業的心腦血管管線銷售收入7.93億元,同比下降31%,公司提到,“主要是藥品集采帶來的降價影響,但通過集采帶量,銷量實現了大幅增長”。
到了2021年,京新藥業也提到,公司成品藥收入19.02億元,主要受藥品集采降價影響,同比下降3.02%。
從整體表現來看,京新藥業總營收從2019年的36.47億元下滑至2020年的32.58億元,2021年有所改善至33.36億元。不過,公司扣非淨利潤仍保持穩步增長,2018年-2021年,扣非淨利潤分别為3.15億元、4.21億元、4.46億元、5.15億元。
除了潛在的業績拓展壓力,京新藥業還面臨低估值的尴尬。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收盤,A股醫藥公司平均市盈率52.60左右,而京新藥業市盈率僅為12.78,遠遠低于行業平均市盈率。
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也有投資者向京新藥業指出,“公司從2015年至今,業績增長有目共睹,但市場給予的估值卻一降再降,遠低于行業平均估值”,希望公司加強與機構溝通交流工作。
“在帶量采購的價格戰下,仿制藥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市場給予部分仿制藥企業的估值和化工企業類似,因此,仿制藥企業未來更強調成本控制能力和産業鍊的整合能力。”有醫藥行業分析人士指出。
京新藥業證券事務部人士則表示,“在仿制藥闆塊,公司有産能和生産成本優勢,因此會繼續堅持低成本高質量的發展戰略”。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