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暖工作,關于冬季保暖你做的都對嗎?日常生活中這9個誤區你有沒有中槍呢?一起來看看冬季養生的9保暖誤區!
誤區1:衣服穿得越多越好
衣服本身不會産生熱量,隻起到隔離的作用,它緩沖了外面冷空氣和體表熱空氣之間的對流,使人體的熱量得以保存。從生理學角度看,穿衣過多會抑制身體體溫調節機能的适應性,減弱人體的禦寒能力。所以,冬天穿衣隻要達到适宜的厚度即可。
誤區2:關緊門窗感冒少
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整日門窗緊閉,以為這樣屋内溫度高,人不容易感冒。其實不然。專家介紹,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産生500餘種化學物質,而僅從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種之多。空氣中有大量的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塵,在這樣的空氣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應該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新鮮。
誤區3:戴口罩可以抵擋住寒氣
事實上,口罩的取暖效果不僅不好,還可能使人體的免疫力降低。這是因為,人的鼻黏膜内有着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絡,血液循環非常活躍,對吸入的冷空氣有天然的加溫作用,而且人的鼻腔管道十分曲折,大大增加了鼻黏膜的面積,使得加溫作用進一步增強。
這樣一來,人體吸入的冷空氣經過鼻腔管道進入肺部時,由于加溫作用,已經接近于人的體溫。然而,當人戴上口罩後,從體内呼出的空氣會在口罩上遇冷變成水,一方面會讓面部覺得更冷,另一方面潮濕而相對不衛生的環境也不利于人的口鼻部位的健康。
此外,人體的抗寒能力也應該通過逐步的鍛煉來提高。假如整天戴着口罩,鼻腔以及整個呼吸道由于接觸不到冷空氣,都得不到鍛煉,免疫力會慢慢下降,反而更容易患上感冒。
對于抵抗力差的女性,外出為防寒保暖可以戴圍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墊個厚點的鞋墊,這些都比戴口罩擋寒更健康和實用。
誤區4:蒙頭睡覺比較暖和
有些人習慣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暫時可能會暖和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蒙頭大睡以後,你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無力。
誤區5:用熱水洗臉更溫暖一些
女性一般比較怕冷,習慣于冬季用熱水洗臉,但熱脹冷縮的原理你一定學過,人體的皮膚也遵循着這個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和毛細血管都呈收縮狀态,當遇上熱水時會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複低溫時的狀态。
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感覺面部皮膚緊繃幹燥,還會使皮膚容易産生你最怕看到的皺紋。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熱水交替洗臉,這可以逐漸加快皮膚的血液循環,還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誤區6:多飲酒可以禦寒
數九嚴寒,即使平時不善飲酒的女性,也喜歡和家人團圓或與朋友聚會時飲酒,覺得窗外大雪紛飛,屋内每個人都喝得暖融融的既浪漫又惬意。飲酒後的确會使人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
但酒勁過後,因大批熱量散出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緻酒後寒。而且如果在剛喝過酒後出門,更容易因外冷内熱引起感冒着涼。
誤區7:進門馬上烤暖氣或烤火取暖
從寒冷的室外回來,手腳凍得冰涼,很多人習慣馬上把手腳放到暖氣上或在火爐邊取暖,其實這樣會造成更嚴重的凍傷。這是因為手腳在長時間受涼後,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
此時,如果馬上近距離取暖,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淤血,更容易形成凍瘡。正确的做法是冰冷的手腳隻能輕輕揉搓,使它們慢慢恢複正常溫度。
誤區8:皮膚幹燥瘙癢一個勁兒抓撓
冬天的幹燥多風很容易使人皮膚上的水分快速流失,缺水的肌膚也就經常會起皮屑和發癢,對付皮膚瘙癢,我們習慣用手去撓,但這樣做會更加刺激原本已經很幹燥的皮膚,使脫屑情況加重,甚至引起皮膚繼發感染。
正确的方法應該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可以在洗澡時用滋潤功效強的浴液,并在洗澡後身體皮膚上水分未幹時抹些潤膚乳液。
誤區9:穿雙厚靴子腳暖和就行,衣服穿薄點無所謂
老話說“腳暖和了身上就暖和了”,因此有些愛美的女性在三九天還常穿裙子,再配雙高靴,覺得這樣就足夠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當我們的身體受冷時,其實首先感到的是心髒仿佛被凍得收縮成了一小團,然後才是身體局部的冷感。所以,在寒冷的天氣裡,保護好心髒很重要。
另外,受涼性胃痛、腹痛也是女性冬天更易患的急病,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身體的保暖尤為重要。因此,隻有腳暖和是遠遠不夠的。
做到六點讓保暖到位
1.頭戴帽,不易寒。
孟慶雲說,頭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經常按摩頭皮,加快血液循環,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2.保暖先暖腳。
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腳部保暖尤為重要。“腳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襪子。”孟慶雲說,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最好墊一雙棉鞋墊,腳放在裡面要有點空間。其次,鞋底應稍高些,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最好每天用溫熱水泡腳,步行半小時以上,并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3.室溫不要太高。
冬天天氣幹燥,室内外溫差較大,一出一進很容易受涼。童朝輝說,冬天室溫應該稍涼一些,溫度保持在18℃—20℃為宜。如果能在室内放一盆水,增加一下室内濕度就更好了。
4.衣服不能太緊。
“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孟慶雲說,衣服太緊太厚,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還會影響血液循環。所以冬季穿衣感覺溫暖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老人衣着應以質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5.戴圍巾别捂嘴。
據美國媒體報道,圍巾可不能當口罩用,但很多人戴圍巾時,卻習慣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童朝輝說,這種做法對健康很不利。因為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就很容易随着呼吸進入體内,引發疾病。
6.門窗不應太封閉。
童朝輝說,冬季室内要多通風換氣,以保證空氣清新、氧氣充足。
結語:以上就是介紹的關于保暖的冬季養生小知識,在寒冷冬季,特别是大寒将至,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工作做到位,流感肆掠,保暖才能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