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度解析論語第一句話

深度解析論語第一句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17:46
每日論語:讀故事,學論語(公冶長篇總第106章)

經典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稱。

2.敏:敏捷、勤勉。

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谥号呢?”夫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谥号叫‘文’。”

經典故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太叔悼子,姬姓,谥号悼,名申、疾,衛國世叔/太叔氏。

據《左傳》記載,哀公十一年冬天,衛國太叔疾逃到宋國。

當初,太叔疾娶了宋國子朝的女兒,她的妹妹随嫁。後來,子朝因故逃出宋國。孔文子就讓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兒,然後把自己的女兒孔姞嫁給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卻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誘出來,安置在“犁”這個地方,還為給修了一所宮殿,就好像他的第二個妻子。孔文子為此事大為惱怒,準備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勸說孔文子打消念頭。最後孔文子把女兒強行要了回來。

深度解析論語第一句話(每日論語夫子說)1

根據《四書章句集注》的說法,孔文子要攻打疾,結果疾逃到宋國,孔文子就将女兒嫁給了太叔疾的弟弟遺。(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

作為一個臣子,孔文子攻打國君是以下亂上,還随意地将女兒嫁來嫁去,都是不符合禮的行為。所以,子貢對他死後被授予“文”(此谥号地位非常高)這一谥号大為不解,于是就問孔子孔圉這個人憑什麼得了“文”這一谥号。孔子就告訴他,孔文子這個人“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深度解析論語第一句話(每日論語夫子說)2


在《論語•憲問篇》中: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即孔文子)治賓客,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是,奚其喪?”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訪于仲尼,仲尼不對,命駕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遺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為“文”,這不免讓子貢感到疑惑。而夫子是非分明,不否定他的難能可貴的優點,告訴子貢他的谥的來由: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這是常人所不及的,所以給他谥号叫“文”。

深度解析論語第一句話(每日論語夫子說)3

小鍊接:谥号

一、谥号是對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進行評定後,後世給予或褒或貶或平的稱号,始于西周。二、谥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谥号在死後由别人評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禮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賜予的。谥号帶有評判性,相當于蓋棺定論。三、有褒揚性的美谥、憐惜性的平谥、貶義性的惡谥三種。

1.美谥,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中谥:如:懷、悼、哀、闵、思、殇……有點同情的意味。

3.惡谥,如:厲……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四、文臣、武将谥号分别以文、武兩字開頭,文之後一般稱:正、貞、成、忠、端等字排名;武之後一般稱:忠、甯、毅、敏、惠等字排名。另一種就是文武大臣通用的曰通谥,以忠字開頭,後跟文、武、定、烈、簡、肅、毅、敬等字排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