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白話翻譯 :
岩牆:就要傾塌的牆; 桎梏:拘禁犯人的刑具。
孟子說:“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順從天命,接受的是正常的命運;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牆下面。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
原文: “ 防禍于先而不緻于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焉可等閑視之。”
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這包括兩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并采取防範措施;二是一旦發現自己處于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
說到底,就是要有預判,有選擇,順勢而為。
原因并不在于境況有多危險,而在于不能因為無意義的事情犧牲自己,要留着有用之軀,去完成自己的使命,甚至有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故而這句話并不是說君子要遠離危險,而是說要遠離不必要的危險。
就是要懂得這四個字:趨吉避兇。
這句話對我們今天來說,值得認真思考:
一是認清“危牆”,洞悉事件。要對“牆”未來走向的判斷,辨識“危牆”“危”在何處,覺察潛在的風險,防範于未然,才不會處于危險的境地,才能遠離傷害;
二是分析判斷,預測危害。“危牆”倒塌會帶來哪些傷害;
三是科學決斷,明智選擇。自身行為選擇“立”(站立)還是“離”(離開);
四是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制定措施消除“危牆”的隐患(如果真是危牆,是不是推倒了重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