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年紀大了吃飯越來越馬虎 飲食方面壞習慣影響身體健康

年紀大了吃飯越來越馬虎 飲食方面壞習慣影響身體健康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7 02:57:30

  年紀大了,人體所需能量減少,一些老人食欲變差,在做飯、吃飯上越來越馬虎,久而久之,飲食方面就形成了一些“壞習慣”。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了解一下吧!

  壞習慣1:懶得做飯,一頓做很多,天天吃剩飯。

  吃剩飯的現象在老人中比較普遍。剩飯菜在存放過程中營養素被破壞,總吃剩飯,攝入食物種類單調,容易營養不良,最需要注意的是,剩飯菜存放不好很可能滋生細菌,引發安全問題。

  壞習慣2:不太餓就随便吃兩口,甚至不吃。

  很多獨居老人吃飯較随意,不按飯點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針對老年人群建議,多和家人用餐,或去集體用餐地點進餐,這樣能增進交流、促進食欲,并攝入更豐富的食物。

  壞習慣3:放下碗筷就去跳廣場舞。

  一些愛跳廣場舞的老人為了去“趕場”,經常放下碗筷就出門進行活動。人吃完飯後,需有30~60分鐘的休息,這期間可站立和走動,但不能剛吃完就馬上進行廣場舞等節奏較快的活動,否則對消化不利。

  壞習慣4:盲目吃素,葷腥一點不沾。

  長期吃素會讓身體沒有力氣,缺乏蛋白質。“葷腥”并非油膩,吃些蒸煮、炒制的魚蝦、禽肉等,補充優質蛋白,對健康很有必要。老人的蛋白質需求量比年輕人還多,根據膳食指南,50歲以上男性每天蛋白質攝入量需達到65克,女性為55克。除肉類外,補充蛋白還可每天喝一袋奶,進食一次大豆及豆制品。

  壞習慣5:保健品當飯吃,正常飯菜卻湊活。

  不少老人“崇拜”保健品,但其隻能提供某些特殊成分,一日三餐才是日常營養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好好吃飯,光吃保健品,身體隻會越來越差。

  壞習慣6:迷戀喝湯。

  湯并沒很多人想的那麼滋補,喝得太多會攝入過量鹽和嘌呤,會給肝腎帶來負擔。喝少量湯可促進食欲,但喝多了會形成“假飽”,限制其他食物攝入,反而使老人營養不良。

  壞習慣7:隻吃軟的。

  人體功能“用進廢退”,如果老人因牙齒不好而隻吃軟食,時間長了咀嚼能力會越來越差,且會造成身體營養不足。因此,牙齒如果有問題需及時就醫,解決問題,保住咀嚼能力。

  壞習慣8:使勁吃“粗糧”。

  粗糧,也就是全谷物,包括燕麥、黑米、薏米、小米等。許多專家号召大家多吃些粗糧,是基于吃得不足的情況,但其實粗糧并非吃得越多越好。一些老人頓頓粗糧,攝入過多膳食纖維,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引起胃腸不适。建議老人每天主食中包含25%~30%的粗糧即可。

  壞習慣9:味覺退化,猛加調料。

  随着衰老,味覺發生退化,讓人食而無味。有些老人為刺激味覺,做菜時放很多調料,效果尚且不談,健康卻被傷害了。鹽、糖攝入過多會帶來高血壓、心血管病、體重偏高等各種問題。建議老年朋友用天然香料提味,如茴香、薄荷、花椒等。

  壞習慣10:湯泡飯

  許多人喜歡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湯),或者幹脆直接将飯泡進湯裡,吃湯泡飯。而這種吃法很不科學,不利于身體健康。

  因為經常吃湯泡飯或邊吃飯邊喝水(湯),吃進去的飯菜往往是囫囵吞棗,沒有經過口腔的咀嚼消化便到了胃裡,使胃的負擔增加了許多。同時,由于水(湯)還可沖淡唾液和胃中的消化液,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受到了影響,久而久之,則會引起消化不良,易患胃病。另外,由于消化不充分,也會降低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壞習慣11:不認識鹽的危險

  誰在品嘗味道之前不拿鹽罐子撒點鹽?遺憾的是這一習慣在我們中間已經根深蒂固。大多數人除了知道鹽可以用來烹饪和調味外,并不知道鈉就存在于許多食品中,因為它被用作防腐劑。因此,最好食用不經過加工的天然食品或含鹽量低的食品。冷盤、肉腸、罐頭、幹面條和一些調味品等是含鹽量高的食品。食鹽過量會增加患病的危險。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出血和骨質疏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