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有腳氣經常用鹽水泡腳能殺菌嗎 腳氣病用藥治療法則

有腳氣經常用鹽水泡腳能殺菌嗎 腳氣病用藥治療法則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05 17:29:45

  用鹽水泡腳這件事,還要從沒有發明冰箱之前說起, 古代的人非常聰明。從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發現鹽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長,後續很多人會拿很多的鹽腌制蔬菜、鴨蛋,制成鹹菜、鹹鴨蛋,美味還是現在人們喜歡吃的下飯食物。下面跟随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并且,他們還發現用鹽水泡腳可以去除腳氣,這是真的嗎?有腳氣的人,經常用鹽水泡腳就能消滅真菌嗎?從前前後後人們用鹽來看,很多人都相信這個說法是真的。

  有的人更會用粗鹽,這種鹽的濃度非常高,每天晚上都會放入不少的粗鹽洗腳。如果你親自試過,你可能就知道了,這種做法并沒有用,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非常簡單,即便是在過去,也提到了非常關鍵的也就是濃度非常高的鹽。家裡的鹽,再加上用水稀釋,鹽的濃度會很低。因為劑量問題,我們也很難達到标準。另外,用鹽水泡腳,在泡腳的時間上也是有限定的。

  正常情況下,泡腳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到30分鐘,如果把腳長時間泡在水裡面,皮膚會變得“褶皺”。有腳氣的地方會軟化之後,尤其是已經把外面的皮膚給摳破, 沒有及時把腳擦幹,還容易增加皮膚感染的發生概率。

  對于皮膚比較敏感,或者是幹性皮膚的人,鹽還可能對皮膚有一次的刺激性。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目前在治療腳氣上面的辦法中,并沒有用鹽水泡腳這條。

  根據現代醫學來看,市面上就有專門去除真菌的藥膏。有腳氣或者是腳氣情況惡化的人,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醫院解決,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适的藥膏,要比把錢浪費在買鹽上要好得多。

  除了用鹽,有的人還可能會喝鹽水,一方面說喝鹽水有利身體健康,對于我國是吃鹽大國來說,這種辦法更不可行。除非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如你已經出現嚴重的脫水情況了,在脫水之後,不光是身體的水分會流失,還有部分的鈉成分。

  這個狀态下,我們可以适當補充淡鹽水。 還有拿鹽水對付口腔潰瘍的人,鹽水并沒有這種神奇的效果,反而會因為鹽水的刺激性,戳中你的痛處。

  而大家想象中的消菌,一是沒有得到相關的證實,二是即便有這種作用,鹽水在口腔内短暫的時間,也無法起到殺菌的效果,大家也就别當真了。

  腳癬食療方

  1)生大蒜頭20瓣、生花生仁250克、雞腳爪3對。蒜瓣去皮,與另2味合煮服之,腫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腦磷脂,可治腸塞等病,亦能疏導腳氣。

  2)大蒜頭5隻、龜1隻。龜洗淨切塊,蒜頭微搗爛,放入鍋中,清炖烏龜,每天服1次。本方對腳氣病引起的腫脹有消退作用,對老年人更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頭去皮及紅糖各200克。上藥煮爛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鹽,否則無效。本方可治療腳氣病之足背浮腫,延至腳踝,甚則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腫過膝至股部,則生命垂危,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4)幹姜、木香、陳酒各4克、李子2克。上藥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為1日份,3次服飲。本方可預防腳氣沖心症。此外,宜攝取稍多的的維生素B1,對于治療腳氣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陳皮30克、小豆60克、鲫魚1尾。鲫魚洗淨,和上藥共入鍋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後食用。腳氣病與脾、胃有密切關系,恢複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腫。小豆和鲫魚都有消除水腫的功能,陳皮起輔助作用。

  6)蔥頭100克、蘿蔔籽50克。加水煮1小時,取原湯1碗,頓服。本方用治腳氣腫痛,具有消腫止痛之功效。

  7)蔥頭(搗爛)1根、生姜(搗爛)45克、艾葉60克。上藥用布共為1包,蘸熱燒酒擦患處,以痛止為度。本方主治因濕氣而兩腳兩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幹,搗爛成糊狀敷于患處,約10分鐘左右将其擦去,再塗上一些金黴素眼膏,2天1次,連用3次可愈。

  腳氣病用藥治療法

  1.局部治療

  根據臨床不同病型表現,分别對症治療:

  (1)對汗疱型或有輕度浸漬糜爛,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醋酸鉛溶液浸泡或濕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無菌處理下刺破),浸泡後用消毒布巾拭幹。然後選用以下藥劑外塗,如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 (複方苯甲酸酊)、Castellan塗劑、5%魚石脂、3%水楊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藥,如2%克黴唑霜、特比萘芬霜、聯苯苄唑霜等(任選一種),慎用刺激性強藥劑。

  (2)對滲液較多的糜爛型可選用上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用達裡波液浸泡或濕敷,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諾),滲出停止,糜爛面減輕後可參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懷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劑。

  (3)對趾間型可參照汗疱型治療。

  (4)對鱗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長,治療需要耐心。開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剝脫作用較強的酊劑(需滲透力強些)如複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複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雙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過度明顯減輕後,改用作用相對較弱的軟膏外搽,如半量的複方苯甲酸軟膏或10%~20%的尿素軟膏等,以鞏固療效和恢複正常的皮膚屏障功能。

  2.系統治療

  對于局部治療療效不佳或皮損範圍較廣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療,一般1~2周即可。

  3.中醫治療

  (1)對汗疱型或急性期有水疱糜爛及分泌物時,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黃或黃精或馬齒苋煎水,5%明礬水作濕敷,或用馬齒苋60g,黃柏20g,苦參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間外用10% 堿式沒食子酸铋(代馬妥,次沒食子酸铋)氧化鋅油調勻外塗。待炎症消退,腐爛完全平複後,每天選塗土槿皮酊或中藥醋劑。

  (2)對輕度鱗屑角化型者,先用蒼膚水劑(蒼耳子15g,地膚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參15g,百部15g,枯礬6g,水3000ml),煮沸20min後待溫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于洗腳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浸泡,然後外用市售一般腳癬藥膏。

  (3)對手足多汗者,應于局部損害減輕後(無糜爛、滲液及明顯的角化鱗屑)每天用5%明礬或幹葛水劑(幹葛30g,明礬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黃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

  足癬治愈後,仍應堅持每周搽藥1~2次,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平時應勤洗腳(特别應注意洗到每個趾間),勤換鞋襪,使其經常保持幹燥。足汗較多者可在鞋内撒些枯礬粉、烏洛托品等粉劑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時患有甲癬則應一并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