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少陽證是什麼病

少陽證是什麼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3 18:27:11

少陽證是什麼病?少陽病也屬于熱證範疇,亦稱半表半裡證因其病邪已離太陽之表,而又未入陽明之裡,處于表裡之間的半表半裡故名少陽病的主要表現為口苦、咽幹、目眩口苦為少陽受病,邪熱熏蒸,膽熱上騰使然咽幹乃津為熱灼之象而目為肝膽之外候,少陽風火上騰,故有目眩之症《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少陽脈證》說:“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裡,是表之入裡,裡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裡也二者能開能合,開之合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三症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俱”此外,少陽病在臨床上還有往來寒熱等症,也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有人認為,少陽病實質上也是裡熱證,基本上是個實證但是熱邪沒有陽明病那樣亢盛,也沒有腸胃實熱結聚,正氣雖然仍能抗邪,但已略有不足,不像陽明病中正氣十分亢盛少陽病的病程發展已經離開了太陽表證,而又不同于陽明裡證,故有稱之謂“半表半裡證”,但并不等于說既有表證,又有裡證從八綱辨證來看應屬于裡熱證不過此時正氣已略有不足,容易轉變為三陰病因此,少陽病在外感熱病的傳變中處于關鍵地位,所以古人稱“少陽為樞”從臨床辨證角度看,少陽病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證情的個典型性,一是病程的曲折性應加樣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少陽證是什麼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少陽證是什麼病(健康術語-少陽病證候)1

少陽證是什麼病

解讀

少陽病也屬于熱證範疇,亦稱半表半裡證。因其病邪已離太陽之表,而又未入陽明之裡,處于表裡之間的半表半裡故名。少陽病的主要表現為口苦、咽幹、目眩。口苦為少陽受病,邪熱熏蒸,膽熱上騰使然。咽幹乃津為熱灼之象。而目為肝膽之外候,少陽風火上騰,故有目眩之症。《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少陽脈證》說:“口、咽、目三者,不可謂表,又不可謂裡,是表之入裡,裡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裡也。二者能開能合,開之合之不可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三症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症便是,不必悉俱。”此外,少陽病在臨床上還有往來寒熱等症,也可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有人認為,少陽病實質上也是裡熱證,基本上是個實證。但是熱邪沒有陽明病那樣亢盛,也沒有腸胃實熱結聚,正氣雖然仍能抗邪,但已略有不足,不像陽明病中正氣十分亢盛。少陽病的病程發展已經離開了太陽表證,而又不同于陽明裡證,故有稱之謂“半表半裡證”,但并不等于說既有表證,又有裡證。從八綱辨證來看應屬于裡熱證。不過此時正氣已略有不足,容易轉變為三陰病。因此,少陽病在外感熱病的傳變中處于關鍵地位,所以古人稱“少陽為樞”。從臨床辨證角度看,少陽病具有兩個特點,一是證情的個典型性,一是病程的曲折性。應加樣察。

應用領域

(一)少陽病的證候分析1、口苦、咽幹膽為足少陽之府,内藏膽汁,當邪入少陽,樞機不利,郁而化火,膽火上炎,灼傷津液則口苦、咽幹。2、目眩肝開竅于目,肝膽相表裡,另手少陽經脈止于目銳眦,足少陽經脈起于目銳毗,膽火循經上擾則目眩。3、往來寒熱正邪分争,時有勝負,正勝則熱,邪勝則寒,故可見往來寒熱,且本證是與太陽病發熱惡寒,陽明病但熱不寒的鑒别要點之一。4、胸脅苦滿足少陽之脈,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邪犯少陽,經氣不利,氣機郁滞則胸脅苦滿。5、不欲飲食肝膽屬木,脾胃屬土,正常生理情況下是相克的關系,當膽火内郁,木邪亢盛,便會乘犯脾土,使脾失運化,故見不欲飲食。6、心煩肝主謀慮,膽主決斷,均與情志有關,所以邪郁少陽,氣機不暢可見表情默默;膽火内郁,樞機不暢,上擾心神則見心煩。7、耳聾、目赤膽火犯胃,胃失和降則喜嘔。足少陽經脈入耳中,少陽風火上擾,清竅壅滞,故耳聾,目赤。8、腹中痛當邪郁胸脅,尚未犯胃腑,故隻見胸中煩而不嘔,邪熱傷律則口渴;肝膽氣郁,橫逆犯脾,脾傷氣滞故腹中痛。9、脅下痞硬脅下痞硬較胸脅苦滿為重,是為氣機郁滞較甚之故,或為水飲蓄結所緻。10、小便不利手少陽三焦者決渎之官,水道出焉,邪入少陽,影響三焦水液的通調,飲停心下則心下悸,若水停下焦,膀胱氣化失常則為小便不利,寒飲射肺,肺失宣降則咳,至于不渴、身有微熱是裡和而表證末解。11、脈弦邪入少陽,正氣受傷邪熱不甚,故舌淡紅或舌尖紅,苔白,脈弦為肝膽主脈,弦細說明少陽病正氣已傷。(二)少陽病證候與方藥加減“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病的代表方劑,可以在此方基礎上針對不同少陽病證候進行加減,以便在臨床上取得更佳的治療效果。“小柴胡湯”組成: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姜、大棗。1、胸中煩而不嘔在少陽證侯基礎上兼見胸煩,是由于邪熱郁于胸膈所緻,不嘔說明胃氣尚未上逆,熱聚則不得以甘補,不逆則不必用降逆之品,故去人參、半夏,加栝樓實以清熱蕩實寬胸。2、腹中痛特點是腹痛不硬,按之柔軟,伴口苦,咽幹,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等證,故用原方去苦寒之黃芩,以免不利脾陽,加芍藥以和絡緩急止痛。3、脅下痞硬特點是以胸脅痞滿為主,或兼有硬感,但硬而不甚,屬氣機郁滞較重而緻,并伴有往來寒熱,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證。治用原方去大棗以免甘壅氣滞,加牡蛎以鹹寒軟堅散結。4、心下悸特點是心下胃皖部位悸動不安,伴有小便不利,同時應見有少陽證其他的一些症候,如口苦,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等,治用原方去黃芩防苦寒凝結,加茯苓淡滲利水。5、發熱表證特點是熱勢不高,口不渴,或有自汗、頭痛等,同時伴有少陽證候,口苦、目眩、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等,治用原方去人參之壅補,加桂枝以解表邪。6、咳嗽特點是咯吐白痰,口苦,苔白,伴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等少陽症,治用原方去人參、大棗之甘壅助逆,加幹姜之溫以暖肺脾之寒,五味子之酸以斂肺止咳。

參考文獻

1、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辭典 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2、程紹恩.《中醫證侯診斷治療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3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