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初期,主持界有一個“南吳北李”的說法,意思是台灣吳宗憲和河北李彬實力相當。
吳宗憲我們都知道,娛樂圈主持領域的“綜藝天王”。
在80年代進軍的台灣綜藝節目,憑借着獨特無厘頭的主持風格,迅速竄紅,收視率居高不下。
後來慢慢橫掃兩岸三地,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大家都親切稱他為“憲哥”。
那麼,李彬是誰?
很多人可能會一臉懵,但如果要讓北方人回答,說不定會記得。
李彬出生在河北,曾在家鄉、安徽、北京、天津等多個城市電視台主持過節目。
他最經典的代表作分别是《歡樂總動員》和《超級大赢家》。
搭檔過的有名主持人多不勝數,從胡可到柳岩,周群再到劉剛,幾乎北方觀衆能眼熟的主持人都與其合作過。
但要和他們站在一起,還得是李彬的知名度更大,所以拿他來代表北方主持人,再也合适不過。
李彬的主持風格和吳宗憲差不多,都是憑借着輕松幽默的風格出圈。
綜藝節目裡有這樣一位主持人活躍氣氛,可想而知那得有多重要。
然而,李彬沒有長紅下去,巅峰時期他做了幾個選擇,影響到後來的主持生涯。
等再過幾年,他就已經消失在大衆的視野。
如今,這位曾經家喻戶曉的大人物過得怎麼樣?
這次,我們就來聊一聊。
01
李彬是河北人,1965年,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裡。
雖然家風嚴謹,但父母并不古闆,給他報了很多興趣班。
比如書法,吉他,快闆等等。
李彬從小聽話懂事,對于父母提出來的要求都會盡力完成。
後來發現李彬口才好,就開始有意讓他往主持人方向發展。
對于當主持人,小小的他最開始沒有概念。
隻是享受在人面前侃侃而談的感覺,因為此時此刻的李彬,更想成為一名像他爸爸,穿上軍裝,成為一名軍人,好保家衛國。
但李彬的爸爸并不同意兒子的這個想法,因為兒子太瘦弱了,軍人可不是一份簡單的職業,他怕兒子會吃不消。
但對于當軍人的這個想法,李彬的決定就像頭牛一樣,拉都拉不回來。
沒辦法,父母隻能同意。
進入部隊裡,李彬成為了一名通訊員,而這一當就是15年。
他在這裡不僅完成了預期目标,還收獲了愛情。
對方是來自高幹家庭的高志偉,李彬欣賞女方高志偉不嬌氣獨立的個性,而對方則看中了他敦厚和幽默感。
對于這段戀情,女方的父母并不同意,但拗不過女兒,隻能答應。
兩個年輕人很快喜結連理,而後又以閃電般的速度迎來一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有了愛情的滋潤,李彬的主持生涯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1993年,李彬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
經曆6年的沉澱,他得以登上人生最重要舞台《超級大赢家》。
這是李彬初次擔任主持的節目,也是他走紅的關鍵節目。
《超級大赢家》這檔節目經常會邀請一些當紅明星,在上面與觀衆唱歌玩遊戲。
這些流程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控場能力,也有可能會砸場。
初次擔任主持,人在所難免會緊張,李彬也不例外,擔心自己忘詞、掌控不了節奏。
怕什麼來什麼,有一期邀請到還珠幾位主演,他們粉絲衆多,人氣高。
那時候,李斌隻不過是個不知名的小主持,所以說話時都沒什麼底氣。
整期下來,李彬不停擦汗。
不僅如此,之後還有幾次冷場,所以在這檔節目初期,李彬給觀衆的觀感自然是不好的。
幸虧台裡對李彬的緊張看在眼裡,為避免節目不出錯,特地從台灣請來幾位知名主持人,這其中就包括吳宗憲。
他們來節目裡,主要作為輔助,幫助李彬帶動現場觀衆與嘉賓互動。
通過和前輩們的合作,李彬深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他們舞台上妙語連珠,而李彬卻隻能在旁邊尴尬讪笑。
于是,李彬就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标——積極向努力學習,争取早日獨當一面。
如李彬所願,在《超級大赢家》後面幾期,他的主持的功底,肉眼可見越發成熟。
他不再像剛主持那時候緊張而又不自在,經過學習,他很快就有了超強的控場能力。
不僅能和當紅明星嘉賓開玩笑,還能掌握住尺寸。
就這樣,李彬順理成章地靠《超級大赢家》走紅。
彼時的他30歲,正值大好黃金年紀奮鬥着,對于未知的事,既期待又保持着挑戰性。
02
走紅後的李彬,很快接到類似綜藝節目的邀請。
比如北京台的《歡樂總動員》,直接讓他知名度更上一層樓。
兩年時間裡,李彬手握《超級大赢家》和《歡樂總動員》知名代表作,成為了北方最受歡迎的主持之一。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節目,不過相比于前者,存在感并不是很大。
節目之衆多,按道理來說,李彬應該高興能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但他是一個重質不重量的人。
在他眼裡,名聲已經輕松得到,便開始想追求一些沒有的東西。
好比說提升自己,能上一檔比《超級大赢家》和《歡樂總動員》,更加有檔次的節目。
這樣外界對他的專業性會更加認可,在主持界才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津夜嘉年華》便是讓李彬作出選擇的一個節目,在他眼裡這和别的娛樂綜藝不同,整體安靜節奏慢,正符合那時他的狀态。
就這樣,李彬推掉所有邀約,跑到天津台,隻專注打磨這一個節目。
2007年,《津夜嘉年華》順勢播出,但由于制作一般,反響程度也是如此。
與此同時,觀衆也很奇怪李彬為何不去錄《我是大赢家》,偏偏出現在一檔老土沒聽過的新節目上。
很快,有關于他跳槽忘恩負義的争議塵嚣甚上。
有人發現并不是安徽台将李彬調走,而是本人主動離開。
所以,在觀衆眼裡,李彬就成了抛棄扶持自己成長的老東家,為名利益丢掉初心的忘恩負義者。
明明想幹一番大事,卻遭到外界的質疑,李彬有苦說不出。
畢竟即便解釋了,以當時的網絡輿論激烈程度,誰也不會相信他。
丢了西瓜撿了芝麻後,李彬又連續迎來低谷期。
2012年,他重新回到老東家安徽台,主持了一檔名為《黃金年代》的綜藝。
隻可惜,觀衆對于他抛棄老東家一事曆曆在目,或許也可能是該節目本身質量一般。
總而言之,新節目并沒有讓李彬延續曾經的輝煌。
主持生涯陷入瓶頸期,李彬并沒有想着放棄,而是将其暫緩,幹脆利用這段時間嘗試轉型。
然而,轉型并非容易,沒有專業演技功底支撐,拍多少戲也不會出圈。
李彬又不會看劇本,盲目去演,結果無一例外都沒掀起水花。
當演員越來越發愁,李彬還是覺得做主持人适合自己,于是兜兜轉轉又做起老本行。
他不再像以前刻意挑節目,畢竟,對于那時争議滿滿的他而言,有口飯吃就已經不錯了,重要的是能給觀衆帶來歡樂。
所以,他複出錄制了《超級大赢家》2.0版本之《我是大赢家》,也主持過像《明星同樂會》等流量曝光度不錯的綜藝。
可能是已經達到了上限,李彬前前後後跑了不下10場舞台,但結果對于北方觀衆而言,隻記得他剛主持時的兩個大節目。
等李彬再次被外界談論時,卻是蹭的郭德綱熱度。
03
1995年,郭德綱創辦了德雲社,而又曆經10年多的時間,将其推向社會,成功使外界關注起這一門藝術。
火了之後,郭德綱就被扒出了打拼曆史,辛酸氣息撲面而來。
而要說最引人注目的還是2003年,他在《超級大赢家》舞台上,被關在透明櫥窗48小時那次經曆。
雖然錢是賺到了,但他的吃喝拉撒還有一些不堪全被直播錄下來。
觀衆因為獵奇心理,很多都跑去與圍觀,他就像是個小醜一樣被看笑話。
本身這就是你情我願的事,憑借着這場獵奇秀,郭德綱還站在李彬身邊,一塊成為了節目主持人。
靠着積累的名聲,郭德綱離開安徽,将相聲文化推行地越來越廣。
不過,這反倒讓很多喜歡郭德綱的粉絲感到心疼。
關在櫥窗裡直播,如此羞辱人的方式,居然還能播出。于是,他們将矛頭直指李彬。
節目這麼做也就罷了,他作為台裡擁有一定話語權的大人物,居然不阻止,簡直是沒有同情心。
甚至還有人嘲諷李彬,曾經的郭德綱你愛搭不理,如今的他卻高攀不起。
一個事業如日中天,另一個墜入谷底,當年兩人的身份地位完全轉變過來。
很多人都在看李彬應該怎麼回應,結果當事人很坦蕩,他很快解釋了當年櫥窗秀的經過。
李彬表示這就是節目的形式,還是那個意思,如果郭德綱不同意,根本就不會播出來。
那時的郭德綱急于出名,自然是需要一個機會得到外界的認可。
而且郭德綱在沒有錄櫥窗秀之前什麼都幹過,比如唱戲和劇組跑龍套。
最難的時候欠了一屁股債,不得已買房子,前妻離他而去。
反正郭德綱為了維持相聲正常運轉,什麼苦都吃過。
一場48小時的櫥窗秀,不過是郭德綱過往當中一次心酸經曆罷了。
李彬說得明明白白,他一點也沒有覺得有對不起郭德綱。
要說郭粉非得要個說法,找節目組才算合理,非得揪人主持人罵幹什麼?
事實上,李彬和郭德綱在之後的關系,并沒有粉絲鬧得僵硬。
櫥窗秀剛播出那段時間,他們還同台主持節目,先不說是有多親密的朋友,但也是一對合作默契的合作夥伴了。
可惜,李彬解釋得再清楚,面對充耳不聞的龐大德雲社粉絲,也屬于白講。
就這樣,李彬欺負郭德綱的鍋,一背便背到了現在。
經曆了和郭德綱的櫥窗風波,李彬便消失在大衆的視野,再次回歸時,他和之前的形象判若兩人。
04
這期間李彬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來他生病了,為此不得不減少工作。
隻見他的近況令人擔憂,曾經消瘦的身材,因為藥物的關系漸漸發福。
特别是臉,一笑起來腫的就跟氣球似的,曾經炯炯有神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條線。
如果不是看過他的節目,李彬的現狀簡直是讓喜歡過他的觀衆不敢認。
雖然病情不容樂觀,但李彬的精神狀态一如既往的好。
57歲的他會堅持把頭發染黑,永遠保持一副良好的精氣神面向外界。
李彬并沒有具體透露出什麼病,看他發福的樣子,大概是回不到舞台了。
不過,出于對主持的熱愛,他堅持與粉絲互動着,真誠的樣子令人感動。
通常,從巅峰掉到谷底的名人,心理狀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嚴重的還會陷入抑郁。
但李彬即便生病吃藥,身體産生副作用,也沒有哀聲怨道。
畢竟誰也不會一帆風順,要想生活過得去,重要的是學會調理好心态。
李彬顯然就是如此清醒的人,祝願他老人家好人有福報,一切皆為順利吧!#頭條群星10月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