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隋說畫家作品欣賞

小隋說畫家作品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7 22:46:13

  小隋說畫家作品欣賞(小隋說畫畫家魯石)(1)

  “窮人家的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是難若登天。我是窮窩子裡長大的,到老總算有了一點微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在《白石老人自述》中寫下了這樣幾句話,讀來真切感人。像這樣窮苦的生活經曆,年過八旬的畫家魯石也一定是不陌生的。

  魯石的家鄉在山東郓城的一個偏遠鄉村,出生那年正好趕上了“七七事變”的爆發,在戰争陰霾的籠罩下,農人生活的困苦和艱難程度可想而知。饑餓、恐懼、逃亡、生存、希望……魯石在動蕩的時局下度過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

  魯石家裡人口很多,一共兄妹六人,父母主要依靠種地維持生計。作為家中的老大,他除了平時的學習,農忙時節還要幫忙收麥、犁地,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有一次,為了不耽誤考試,他一早割完了家裡的三畝麥子,接着又步行十裡地,才趕到了考場。艱難的環境,讓魯石對鄉村生活的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

  山東不僅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而且有着濃重的忠孝禮義觀念。在我對山東老家二十年前的記憶中,農村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主要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讀書,二是當兵。不管是哪種選擇,無非都是為了能夠走出村子,去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老家的這種現象不知起于何時,但很多年輕人的前途确實是因此而改變。

  或許是受一方水土的影響,魯石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在十八歲的時候,他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九航校,畢業後入伍空軍。對軍人這一身份,他非常看重,盡職盡責,曾多次駕機執行對空防禦任務。但很可惜的是,因為負傷,他的軍人生涯沒有能夠繼續。借此機緣巧合,他于1961年南下杭州學藝,成為中國美術學院的一名學生。

  魯石的繪畫學習主要是在杭州完成的。從部隊轉業退伍後,魯石參加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入學考試,他的應考作品《春姑娘來遲了》描繪了一個在雲中紮着羊角辮、拿着花灑的小姑娘為田地灑雨抗旱的場景。時任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先生看到後,非常的喜歡,認為畫作雖略顯稚嫩,卻極具想象力。也正是因為這幅畫作,魯石得以與藝術結緣,并與潘天壽先生相識相知。

  潘天壽先生很喜歡這位有天賦、有悟性的山東學生。初到杭州,魯石在飲食上有很多的不适應。細心的潘先生經常讓自己的夫人蒸上一鍋饅頭,邀請魯石和班裡的其他學生到家裡吃飯。在南菜、北味及四方鄉音的交織下,學生們聽潘先生談藝術、聊人生,想來也是一幅溫馨而又幸福的圖畫場景。

  魯石受潘先生影響頗深。作為十九世紀中國畫四大家之一,潘先生的人品、畫品衆所皆知。他低調、勤奮,是位能為學生授業解惑,又有學者氣的真君子、大畫家。在魯石的印象中,潘先生的生活很簡單。除了教學,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呆在自己的畫室中研究藝術。他經常教導學生堂堂正正做人,認真搞好創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對名利的追逐上。潘先生身體力行的為人治學之道,魯石都記在了心裡。一直以來,他堅持走正道,走大道,用平常心去樂觀的生活,嚴謹的創作。這樣的心态,又影響了他的子女和學生們。遇名師,得真傳,在魯石的身上有着很好的體現。

  魯石的繪畫起點高,路子正。學藝期間,魯石曾先後得到潘天壽、諸樂三、吳茀之、陸抑非、李苦禅、吳作人、賴少奇等諸位先生的親授或指點,這很好的幫助他理解了筆墨、圖式、設色等問題。他的創作以大寫意花鳥畫為主,作品給人最直觀的感覺是有大筆墨、大氣象、大境界。創作時,他偏愛大筆創作,筆墨雄強,有正大之氣,這與他本身的性情應有着很大的關系。魯石的繪畫有着深厚的傳統根基。對于傳統,魯石常常講到“要為我所用”。這種數十年的思考與實踐,讓他在“既重筆墨又重章法”的追求中,做到了大局有氣勢,細部有筆墨,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繪畫語言。

  魯石畫作中的内容很多。梅、蘭、竹、菊、荷等均有涉及。這些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題材。因為熟悉,他可以胸有成竹的大膽落筆直書,筆筆清楚的勾勒物象。在水、色、墨的書寫暈染中,畫面呈現出的效果絢爛強烈,蒼蒼郁郁。無論是大畫或者小畫,均呈現出水墨淋漓,墨氣萦繞,生機勃勃的氣象。魯石這些兼具北方畫派粗犷豪爽和南方畫派細膩精緻的作品,曾得到了畫壇上諸位大家的肯定。李苦禅先生說:“魯石的畫,墨氣好,有紮實的基本功,正統國畫也”。賴少奇先生也贊歎道:“魯石的畫很有大家風範”。吳作人先生說:“看魯石作畫是一種享受,其神、其韻、其境确非一般。”

  小隋說畫家作品欣賞(小隋說畫畫家魯石)(2)

  從山東到浙江,從參軍到學藝。一南一北的水土滋養,一文一武的精神熏陶,魯石将這些人生經曆融入到作品中,一直沿着大道、正道去創作。2019年,他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行了一次“大道繪心”的個展,展覽主題由他自己确定,現場的兩百餘位朋友近路離感受到了魯石的學藝之道、為人之道。

  魯石有着深厚的家鄉情結。去年十月,魯石回到母校郓城一中,為家鄉捐贈價值200餘萬元圖書和書畫作品,“魯石圖書館”同時揭牌。在這些圖書中,除了日常學習類的,魯石專門增加了軍事和軍史方面的書籍,他希望孩子們在學習中能夠多關心國防和軍隊建設。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相比于治國安邦的道、德、仁,藝隻能遊戲而為之。有人因此講到,藝當為小道之屬。但子夏又曰:“雖小道,必有可觀焉。”魯石對此是有深刻理解的,多年來,他不僅優遊于藝術之中,而且用自己的赤子之心踐行着着育人、感恩、愛國的“可觀”之道。

  魯石原名是杜廣廉。“魯石”是他陪同劉海粟先生在山東寫生的時候,同行好友觸景生情,見一塊奇美的泰山石偶然贈名,他一直沿用至今。數十年過去了,那塊泰山石在經曆風風雨雨的洗刷之後,應該更加壯美,更有玉石之質了。

  隋永剛(北京商報《典藏藝術周刊》主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