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是什麼
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主要是今年偉大的詩人屈原。其實最開始粽子并不是給人吃的,而是因為屈原投江自盡,江裡的魚就會去吞食屍體。于是老百姓用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這樣的話就可以保護屈原的屍體了。後來一道端午節,大家就會包粽子投江喂魚,再後來演變到現在,就變成了端午節吃粽子。
二、端午節吃什麼
1.吃鹹鴨蛋
鹹鴨蛋是中國的傳統美食,也是屬于腌制品,将新鮮的鴨蛋洗幹淨之後,加入煮好的鹽水,然後放上,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吃了,鹹鴨蛋蛋白,鹹蛋黃香氣十足,而且特别的美味。所以一般提前一個月左右,大家就會開始腌制鹹鴨蛋,等到端午節的時候拿出來吃。
2.喝雄黃酒
據說在端午節的時候,各種蟲害就會爬出來,比如,蜈蚣,蠍子,蜥蜴,壁虎,蟾蜍等等,這些俗稱五毒。五毒是對人體有害的,為了避免五毒不侵害自己的身體,于是在端午節的時候,民間有喝雄黃酒的習俗,将雄黃粉與白酒放在一起來喝,具有辟邪消毒的作用。
3.吃粽子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粽子。由于各地的風俗人情不同,那麼包的粽子也會不一樣,有的地方粽子特别大,有的地方是小粽子,還有的地方粽子形狀各異。另外在民間吃粽子是有高中舉人和多子多孫,光宗耀祖的寓意的,所以吃粽子也成為了民間傳統。
關于端午節吃粽子的有由來,以及在端午節吃的飲食風俗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端午節還是非常熱鬧的,而且也是我國非常傳統的節日,所以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民俗風情,感受一下來自傳統節日帶來的歡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