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粉絲留言的時候,有兩條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中一條是這樣的:“我在新入職的公司已經呆了2個多月了,但還是沒能融入。中午部門同事們一起吃飯,大家都談笑風生,隻有我自己感覺很不自在,非但不知道該說什麼,還很僵硬、笨拙,勉強說了點什麼也并不融洽,好像我的發言會讓大家不舒服。我想要改善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另一條留言則是:“小姐姐,從小人際交往就讓我煩惱,上學的時候,同學都會和我保持距離,ta們覺得我無聊、無趣,因為我不太能和ta們聊得起來,鼓起勇氣加入聊天也隻會說一些附和的話,還容易讓人尴尬。
我曾經以為換個圈子就好了,但情況并沒有好轉,甚至在我上班後,我還是不知道怎麼跟周圍人相處。其實我很想跟大家好好相處,可好像總是事與願違,我也不能算是‘社恐’,這個問題困擾我好久了,我到底怎麼了?”
看起來,這兩條留言除了在談論人際交往外,并無相似之處——前者是不知道該怎麼融入新環境,後者則是從小就交往能力不佳。
但實際上,在這兩個粉絲的問題背後,可能都有着同一個指向——“人格靈活性”的缺乏。
01.什麼是“人格靈活性”?心理學家瑪格特·瓦德爾認為,人格發展是一個既神秘又難以捉摸的過程,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某些共同的意識與潛意識力量,推動着讓ta的心智與情緒成長。
而在人格成長的過程中,靈活性是尤為重要的一種特性。人格靈活性可以理解為一種當我們面對外界環境刺激時保持自我意識、整合自我的能力。無論是痛苦、壓力、驚喜還是意外,當我們具有更高的人格靈活性,我們就能夠恰當地應對和處理這些外界刺激。
人格靈活性對我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它讓我們充分地接觸當下,以更開放的态度面對真誠的親密關系,擁有自己的心靈,并且尊重他人的心靈。
人格靈活性會為我們提供“常理感”,幫助自我的各個方面處于平衡狀态,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緒,處理自己與自身以及與他人的關系——不至于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淖,也讓我們的社交功能保持良好狀态。
精神分析學家克萊因認為,個人面對外在世界的态度,将在一生中不斷地波動。
即便有時我們會在強烈的焦慮的影響下,喪失通過他人觀點看待事物的能力,并且固執于自己的觀點,乃至無法應對環境的變化和突發狀況的出現。
人格靈活性都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情緒調節、削減痛苦,縮短“應激時刻”,以一種更加積極和靈活的态度指引自己的行動。
擁有人格靈活性的人,對待自己的人生有一種更輕松的态度,更能夠變通,因此ta們的痛苦和執迷也就遠遠更少。
而當一個人缺乏人格靈活性,ta則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思維模式僵化哲學家Alan Watts曾說:“沒有誰比一個時刻保持理智的人更瘋狂了——他就像一座沒有彈性的鋼橋,他的生活秩序是僵化而脆弱的。”
缺乏人格靈活性的人也是如此。ta們的思維模式是十分僵化的,看不到事物的多種可能性,缺少換位思考的能力,隻能以一種“非黑即白”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一旦事物與原本的認知不符,ta們很容易“鑽牛角尖”。
甚至,僵化的思維模式還會讓ta們産生逃避心理,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我無法改變”。
2.适應能力不足缺乏人格靈活性,會影響一個人的适應能力。ta們難以融入新環境、新場合,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一旦原本計劃被打破,ta們很容易“大腦宕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恢複原本的狀态。
ta們同樣難以忍受分離。一旦進入陌生環境,與父母和原來的朋友分離,這類人便處于一種無助的狀态,無法依靠自己解決問題。
3.情緒調節能力差當面臨壓力和困難時,缺乏人格靈活性的人會感受到持續的負面情緒、強烈的情緒波動,以及對自己情緒感受的無能為力。
ta們更難認識和理解自我與他人的心理活動,在面對自身的情緒反應時,容易表現出兩種極端:要麼被大量情緒壓垮,将負面情緒視作威脅,隻想讓它們統統消失;要麼試圖抹去自己的主觀情感體驗,否認事情帶來的傷害,努力縮小自己的感受。
4.無法與他人建立聯結這類人通常社交能力不佳,與“社交恐懼者”不同,人格靈活性不足的人并非不想與大家好好相處,而是不知道在不同場合中,怎麼表現才能讓自己和他人都自在。
當一個人缺乏人格靈活性,ta可能會不太擅長理解和消化自己的情緒,更遑論應對來自他人的情緒反應。所以ta們往往掌握不好社交邊界。
對ta們來說,他人的情緒與自己之間像是隔着一堵無形的牆,ta們不知道怎樣接收他人的情緒信号——什麼時候該“前進”,什麼時候該“倒退”;他人也無法理解自己的“僵硬”與“不自然”。
02.為什麼有些人缺乏人格靈活性?
精神分析學家克萊因認為,人格形成之初,受各種關系影響的程度更勝于生理沖動的影響,而這些關系根源于最初的母嬰關系。
人格靈活性發展的過程從嬰兒期便已開始。
嬰兒沒有能力容納自己的情緒,所以在感到痛苦、不安和驚恐的時候,隻能通過哭泣或扭動身體來傳遞自己的求助信号,從而吸引養育者的注意。ta需要養育者來幫助ta理解,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是怎麼回事,又該怎樣處理它們。
例如,尿布髒了之後嬰兒會通過哭泣來表達難受。如果母親自身情緒穩定,嘗試拍撫ta,并幫ta換上幹淨的尿布,嬰兒就會感到自己的情緒被母親接納、理解了。
同時,母親也通過和嬰兒的互動讓ta明白,ta是為什麼會感覺不舒服,以及這種不舒服隻是暫時的,是可以被移除的。
此時,母親不僅滿足了嬰兒的身體需求,也讓ta在精神上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一個好的母親能夠将情緒轉化為嬰兒可識别和接受的形式,再交還給ta。
經常收獲這種經驗的嬰兒能夠吸入、納入這些心智功能,在逐漸學會這些功能後,它們會成為ta人格結構中的一部分,嬰兒會逐漸衍生出一種自己具有内在包容能力的感覺,發展出人格靈活性。這種從母親身上學到的能力,将會伴随ta的一生。
相反地,如果母親沒能夠理解嬰兒的意思,而是防禦性地認為她“知道”嬰兒哪裡有問題,比如以“他餓了”來回應實際上是“尿布髒了”的哭泣,當這種情況發生的過于頻繁,嬰兒會覺得自己被深深地誤解了,而納入一個受驚且無法理解事件意義的自我。
對一個人格靈活性較高的人來說,在ta發育成長的過程中,ta的心智是得到了良好“涵容”的,這個涵容對象最初是母親,随着年齡的增長可以是其他家人、朋友。
個體可以從這個經驗中,衍生出相似的“抱持能力”,允許自我的各部分互相接觸,能夠自由轉換自己的心智狀态或态度,從而應對不同狀況。
也就是說,養育者的涵容能力對于我們發展人格靈活性非常重要。
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一個“涵容對象”,沒有被教會如何處理自身的情緒,乃至如何跟自己相處,那麼這個人的心智狀态就可能失去轉化力,甚至僵化成具有破壞力,而非促進及支持人格成長的性格。面對問題時,ta可能不知如何處理,無法應對自己的負性情緒,甚至不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
03.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靈活性?
人格靈活性源于我們兒時發展出來的理解愛的能力,這種來自養育者的愛幫助我們理解自身的情緒,同樣幫助我們面對分離,讓我們知道,我們是有屬于自己的内在力量的,能夠靠自己應對變化、交到朋友。
好消息是,成年之後的我們,仍然有機會提升自己的人格靈活性。我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1.哀悼過去缺乏人格靈活性的人通常有兩種主導的身份認同模式,一種是以借由模仿,如鹦鹉學舌般的黏着式身份認同為主,對這類人來說,一旦需要自己做決定,ta們就會驚慌失措;
一種是以投射性身份認同為主,通過投射自己無力承受的情緒情感,來抵擋痛苦,但是這類人的内在缺乏真正的支持性結構,一旦遭遇變故,ta們便不得不面對内在的痛苦,而無法處理。
從某種程度上說,缺乏人格靈活性是因為我們總是在依靠可以讓我們依賴的客體,要麼是父母,要麼是朋友,我們需要ta們來幫助自己填補内心的不安全感。但是這種對客體的依賴,會讓我們缺乏真正屬于自己的内心力量,失去與除原有客體之外的對象交往的能力。
所以,我們必須要審視自己,辨别出什麼是屬于他人的,什麼又是屬于自己的能力,才能獲得自足感。像是“斷奶”一樣,我們隻有斬斷依賴,才能夠發育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通過寫日記的方法,分析出自己過去的依賴來源,反思自己的行為:“我是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抛給别人了?”“我是不是不能面對現實、不敢面對現實?”
這個過程是自我覺察的過程,隻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勇敢地面對它,為自己感到失去或必須放棄的東西哀悼,才能對自己該負起責任的部分負責,收獲屬于自己内心的力量。
2.增強心理彈性,發展“人格面具”心理彈性是一種“個體改變自身,以适應多變環境的行為傾向、從壓力情境中恢複的能力”。
一般來說,彈性愈大,表明個體對外界環境的調控能力愈強,适應水平愈高。
面對難以應對的情境,培育出不同人格,對提升心理彈性至關重要。事實上,我們除了原有的性格外,還有一些能自由施展的個性面。通過充分發揮這些個性面的潛能,我們能夠在不同場合戴不同的“面具”,從而幫助我們應對不同情境,而這并不是對自我的“背叛”。
我們需要與現實發生聯結,而有意識發展自己的多個面向是一種能力,隻有掌握了這種能力,我們才能夠有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的權力。
3.找到一個“好夥伴”童年隻是内在資源形成的關鍵起點,不能完全決定我們的一生。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依然有機會通過其它途徑促進人格的靈活性,從而提升自己解決問題以及與他人建立聯結的能力。
我們有可能在其它關系中遇到一些人,ta們的人格是發育良好的,能夠涵容我們内心的痛苦和破碎,并使用語言或其它方式表達出來,從而幫助我們發展出自己處理情緒情感的能力。這個人可能是朋友、心理治療師、前輩或其它能夠提供支持的人。
人的一生本就是豐富而充滿變化的,而一天天活在其中的我們,也不妨彎下腰,以柔軟的姿态擁抱内在尚未探索的可能。願你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内心的力量,更輕松、靈活地面對生活。
歡迎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号。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