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胸痛在右邊……
本例學習要點
該患者是罕見的先天性解剖變異,内髒反位,即心髒在右,胃、脾髒在右,肝髒在左,俗稱“鏡像人”。
這種解剖變異平時沒有臨床症狀和表現,在主動脈夾層就醫檢查時意外發現。臨床醫生應該了解這種解剖上的變異,從而作出相應的治療上的調整。
很多影視作品中,人左側中槍後擊中心髒通常會即刻斃命,但有的人卻有天生的本領,能大難不死。
這個橋段最早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是1962年邦德007電影系列中《007之諾博士》(Dr. No)。影片中有一個橋段,諾博士告訴邦德,自己的心髒與常人不同,不在左側而在右側,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早就死在了一次謀殺當中。
圖1 電影007中的諾博士
沒有想到電影上面的這種情況居然在我身上發生了。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平時也沒生過病,一直覺得自己跟正常人沒有什麼不同,直到有一天,我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被送進了醫院。
醫生除了告訴我一個沒聽說過的疾病名稱主動脈夾層,還告訴我一個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我和常人不同,我是一個“鏡像人”。
什麼是“鏡像人”
在醫學上被稱為内髒反位, 他們不止心髒長在右側, 而且體内所有主要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都是相反的, 就像一個人照鏡子,自己與鏡中人的關系一樣。
早在十七世紀, 意大利的外科手術師和解剖學家Marco Aurelio Severino就發現了心髒生在右側的人。一個多世紀之後,出生于蘇格蘭的内科醫生、病理學家Matthew Baillie也描述過内髒完全反位的“鏡像人”情況。與正常人不同,“鏡像人”的心髒在右側,肝髒在左側,胃、脾髒在右側(如圖2)。
圖2 “鏡像人”與正常人的内髒部位比較
“鏡像人”是正常人嗎?
内髒反位在人群中的發生率大概為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可以是右位心内髒反位( 所有内髒都反位),還有左位心内髒反位(心髒還在左邊,身體其他器官反位)。
除了内髒位置不同以外,“鏡像人”在功能上大部分與正常人無異,很多“鏡像人”都是在意外中發現了自己身體上的特殊性。正如上面007電影系列中諾博士也是在一次意外中才得知自己身體裡隐藏的秘密。
“鏡像人”發生的心血管疾病
完全性内髒反位的患者除了解剖上跟正常人不同外,大部分沒有臨床症狀或表現。上述病人因為急性胸痛就診,在排除了急性冠脈綜合征、肺栓塞後,被懷疑主動脈夾層。
在基層醫院診斷的過程和普通病人沒有什麼不同,隻是在心髒聽診時醫生發現心髒位置與常人不同,可能是右位心。胸片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懷疑(圖3)。
圖3 胸片沒有放反,患者為右位心
轉診至上級醫院後,胸腹主動脈血管成像證實了主動脈夾層這一診斷,隻是内髒反位,與正常人的解剖不同(圖4~7)。
圖4 主動脈弓層面顯示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在右側,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
圖5 心底層面顯示右位心,降主動脈在右側,降主動脈夾層
圖6 上腹部層面顯示肝髒在左側,胃、脾髒在右側,腹主動脈夾層
圖7 胸腹平片顯示右位心,右側膈肌下方顯示胃泡。
明确了主動脈夾層的診斷與解剖變異後,腔内治療成為首選方案,但術中造影圖像與正常人成“鏡像”關系(圖8、9)。
圖8 主動脈造影顯示降主動脈夾層及破口。圖像與正常人造影成“鏡像”關系
圖9 支架釋放後主動脈造影,顯示破口封閉良好,無内漏。
術後複查CTA情況良好(圖10)。“鏡像人”的反轉人生在一次突發疾病中被意外發現,所幸的是,内髒反位除了解剖位置變異外并沒有合并功能和結構上的異常。臨床醫生熟悉這些解剖變異,制定個體化手術方案,是成功救治的關鍵。
圖10 術後複查CTA假腔無活動血流
本例總結
“鏡像人”是罕見的先天性解剖變異,患者可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或表現,可能在其他疾病檢查中意外發現;
排查除了解剖變異外,各個系統有無功能及結構上的異常;
臨床醫生熟悉這些解剖變異,制定個體化方案是成功救治的關鍵。
99%的讀者都看了↓↓↓
song
送
fu
福
li
利
la
啦
song
哇!鏡像人是不是很新奇!
你有沒有遇到過鏡像人?
留言區趕緊來分享!等你喲
留言 分享
輕輕松松get醫學界周邊好物
~
本文首發: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作者:鄭智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