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高枕無憂”,難怪許多人都有睡高枕的習慣。然而,高枕已成為頸椎病發病的重要誘發因素。
(圖片源于網絡)
人體頸椎存在一定的生理性前凸弧度,這使人體頸部後方肌肉消耗最低的能量以維持頭部重量。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選擇合适的枕頭以維持睡眠中頸椎的正常前凸弧度對于預防頸椎病非常重要。如果枕頭過高持續時間長,而在大腦處于休息狀态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受力較大的一側易因疲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肌肉痙攣,從而加速了頸椎老化過程。因此在臨床上,有不少頸椎病患者的初發症狀是在起床後出現的。
(圖片源于網絡)
此外,長期高枕使頸椎保持屈曲位,導緻椎間盤受力大大高于正常體位,椎間盤老化加速并容易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或者脊髓造成頸肩部疼痛不适、四肢麻木、行走不穩等症狀,這是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椎間盤的老化還可導緻頸椎不穩、骨刺形成,如果刺激到椎動脈及其周圍神經,可造成頭暈、耳鳴、聽力下降、記憶力下降、視物減退等症狀,但此類症狀較為少見,出現此類症狀時首先要排除耳目及頭顱本身的毛病。
(圖片源于網絡)
那麼,枕頭畢竟該多高才合适呢?理想的枕頭高度應該能夠使脖子保持中立狀态,即仰卧時保證頸椎生理前凸,側卧時頭與軀幹縱軸保持一緻。一般來說,枕高以10~15厘米較為合适,肩寬體胖者枕頭可略高一些,而瘦小的人則可稍低些。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
執筆:倪 斌 上海長征醫院骨科
審核:姜建元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着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号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于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号,将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着力于向人民群衆傳播正确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