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你,一定能猜到,這位詩人就是陶淵明。
再嚴謹一點,他是詩人、辭賦家、散文家。
作為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被譽為“古今隐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
歐陽修有言:
“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這是極高的評價。
然而,陶淵明留給後世的不隻是幾篇文章、幾首詩詞。
他不為五鬥米折腰,挂冠而去,留下一段佳話;
他寄情山水田園,隐居世外,親手創造了“桃花源”。
大多數人隻知其為隐士,卻不知其底色。
今天,我們除了分享新歌,還要聊聊陶淵明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01
要問陶淵明最有名的詩句?
世人會答:
“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
會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還會答: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殊不知,晚年時,他還曾寫下:
“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
神話故事裡,刑天和天帝争奪神位,天帝砍斷了他的頭,并把他葬在常羊山。
刑天不服,竟用兩乳為雙目,用肚臍作口,操持幹戚來舞動。
此處,陶淵明是以刑天自比。
後來東晉政局動蕩加劇,他亦曾作《感士不遇賦》一篇,其中寫道:
“奉上天之成命,師聖人之遺書;發忠孝于君親,生信義于鄉闾。”
大丈夫,甯死不屈,怎會輕易“改心,移志,毀節”?
朱熹曾研究陶淵明詩文,得出以下結論:
“陶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說得這樣言語出來?”
大意為:
陶淵明的詩文,看上去平平淡淡,其實包藏玄機。真正淡然自處、不問世事的人,根本寫不出這樣的句子!
“大濟于蒼生”,從來都是陶淵明的志向。
隻是,現實容不下他。
02
陶淵明29歲才開始做官,出任江州祭酒。
孔聖人有言:“三十而立!”二十九歲走上仕途、施展抱負,怎能算晚?
那時的他,意氣風發,自信定可以扭轉乾坤、報效國家。
然而一盆冷水在頃刻間潑下,陶淵明發現,官場之殘酷遠勝戰場厮殺。
其中醜惡,更是令人心灰意冷。
于是他後來回憶道:“遂盡介然分,終死歸田裡。”
意為:雖然不當官之後還會餓肚子,但至少保全了讀書人的氣節!
與之相印證的,是他出任彭澤令,也是其最後一次做官。
《歸去來兮辭》裡寫道:“彭澤去家百裡,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陶淵明好飲酒,而彭澤縣公田收獲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更能讓一家人吃飽穿暖。
不難看出,這一次不為政治理想,完全就是迫于生計。
然而不久後他再次解印辭官,留下一句:“世與我而相違,複駕言兮焉求?”
(“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違背,再出仕又能追求到什麼呢?”
“為了吃飽飯不行嗎?”
“不行!”)
此後,陶淵明的歸隐生活才正式開始,直至生命結束。
期間多次被征召,他全部回絕。
陶淵明一生五次入仕,與其說他在官場苦苦掙紮,不如說這是一場跨越十餘年的自我鬥争。
若能遠離人間至醜至惡,餓死街頭又何妨?
但,不要以為陶淵明真的能放下。
醉心田園,是他的思想已升華至另一境界。
03
關于陶淵明,後來人總會聯想到“擺爛”,官場不得志便隐居,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
陶淵明晚年雖遠在江湖,仍關心國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号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
聽聞後,陶淵明氣憤不已。
這篇《桃花源記》,便是創作于這一時期。
隻是此時,因長期與勞動人民生活在一起,令他憂心不光是政治,還有生存于昏暗大背景下的勞苦大衆。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桃花源的美好,與其說是陶淵明夢想的精神世界,不如說是他對天下百姓的寄望。
不要小看《桃花源記》,不要以為這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更不要認為這隻是陶淵明的個人理想。
寥寥數百字,書寫的是一位文人用一生體悟到的真理:
真正的“大濟于蒼生”,不過是讓百姓安居樂業。
生逢亂世,不是他一人的不幸,是天下人的不幸!
但如果沒有人跟他一樣,堅定信念、苦苦追尋,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桃花源,一生之追求。
陶淵明最值得我們紀念的,也在于此:
為一個理想,執着一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