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9 11:17:48

“怎麼睡都睡不夠,吃完飯就想睡,我這是怎麼了?”王叔愁眉苦臉,心煩意亂。

王叔最近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特别嗜睡,尤其是飯後嗜睡的情況極為嚴重,他覺得自己這種異常症狀可能是腦供血不足引起,不是什麼大問題,緩緩就能好,沒必要去醫院檢查。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1

随着時間的延長,王叔身上的症狀卻越來越嚴重,經常出現頭痛、頭暈、胸悶不适,甚至會突然暈厥幾分鐘再醒來。

家人見此情形趕緊帶着王叔去醫院檢查,經檢查發現王叔并非腦供血不足引起的不适症狀,而是患上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王叔疑惑,嗜睡犯困為何會與甲狀腺疾病有關?就着王叔的問題,今天小妙來和大家聊聊犯困的這些事兒~

一、飯後總是犯困,是腦供血不足嗎?

生活中很多人和王叔一樣,當出現飯後總是犯困的情況時,自然而然地會認為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然而這個情況卻不一定都是腦供血不足所緻。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2

飯後發困可能是體内的三個激素在“搗亂”,分别為膽囊收縮素、胰島素以及食欲素。

人在飯後2小時之内體内的膽囊收縮素會明顯升高,一旦該激素升高會讓人感覺到明顯的睡意,在2個小時後睡意就會逐漸散退;

飯後為了讓身體可以吸收葡萄糖,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來促進葡萄糖的控制,除了控制血糖以外,胰島素還有促進蛋白質合成,讓體内色氨酸含量增加形成褪黑素,讓人産生睡意的功能;

而食欲素在飯後會由于血糖升高而受到抑制,食欲素下降時會讓人變得特别困,不想動彈。反之,食欲素增加的時候人會特别清醒。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3

二、總是犯困,首先要自我排除生理性原因

事實上,經常會犯困也可能是一些生理性原因所緻,如生活中經常會熬夜,熬夜會導緻體内的内分泌系統紊亂,容易讓人感覺到疲勞、乏力、嗜睡;

日常進行了大量的運動,使身體消耗了大量能量。會引起機能抑制,身體為了防止能量被進一步消耗,會讓人處于低耗能狀态下,整個人會特别的疲勞、昏昏欲睡;

還有些人嗜睡是由于日常進行了大量的體力或腦力活動所緻,身體内的能量被大量消耗後引起。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4

三、白天老犯困,警惕或是6種疾病警報

經常犯困有時候也是因為疾病因素所緻的,這幾種疾病都可能會導緻人異常的犯困,要及時引起重視。

1、貧血

貧血很可能會導緻人犯困,這類犯困往往會伴有頭暈、頭痛以及耳鳴等不适症狀,患者日常還會有面色蒼白的表現。

2、高血脂

高血脂患者體内的血液流動速度相對較慢,在這種情況下紅細胞的攜氧能力也會下降,大腦容易出現供氧不足的情況,繼而會讓人覺得特别犯困。除此之外,高血脂還會在動脈内形成斑塊,也會導緻血液循環速度下降,會讓大腦缺血缺氧讓人感覺特别的困。

3、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減的患者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日常會特别容易犯困,還可能存在肢體腫脹、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5

4、睡眠性呼吸障礙

該症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夜裡會打鼾,在有肥胖、酗酒等不良習慣的中年男性身上。這類人群雖然睡眠時間很長,但無法進入到深度睡眠内,白天會特别沒精神、疲倦以及瞌睡。

5、心髒問題

一些罹患心髒疾病的人群,日常會出現血液循環不暢、新陳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的情況,特别是乳酸堆積在體内時,會導緻神經末梢受到刺激,讓人感覺到明顯的疲勞感。

6、腦血管病

罹患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流量減少的人群,腦細胞特别容易缺血缺氧,日常會出現困倦、乏力以及嗜睡的症狀。

除了上述的疾病以外,一些罹患慢性腎炎、糖尿病以及鼻炎等病的人群,日常也會特别容易犯困。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6

四、解決日常困意,5個方法讓你元氣滿滿

針對日常頻繁會出現犯困症狀的人群,首先建議要去醫院進行檢查,排除是否是因為疾病因素所緻的異常,排除有疾病因素後,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這些事情。

①注意不要熬夜,每天要讓自己保持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依然感覺有困意,可以在午休的時間小憩30分鐘左右;

②吃飯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吃得太飽,過量攝入食物容易導緻血糖水平突然上升,繼而引起困意出現;

③飯後可以适當走動走動,或是洗一把冷水臉,幫助自己清醒起來;

④也可以适當的喝一些淡茶水,幫助身體補充鉀、鎂等元素,起到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幫助趕走困意;

⑤感覺特别困的時候,也可以走出房門讓自己曬曬太陽,曬太陽對于人保持清醒也有一定幫助。

容易犯困是不是腦供血不足(是腦供血不足嗎)7

正值夏季,天氣炎熱,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因此增加,腦部血流量相對減少,很多人可能會出現犯困的表現,這是環境因素影響。在生活中,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異常表現,建議及時就醫檢查明确病因,在排除疾病因素後,再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上去做出改變,幫助緩解不适症狀。#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 《總“犯困”不一定是懶,6種病也會出現嗜睡症狀》.生命時報.2021-12-15

[2] 《人“腫了”又嗜睡?警惕是甲減》.光明網.2021-05-21

[3] 《當心!總是犯困,或是身體發出的疾病信号!别怪我告訴你晚了…》.科普中國.2022-02-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