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6:02:06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1

綜藝節目《超腦少年團》中,曾發生這樣一幕。

“團寵”高培淇年齡雖小,實力卻很強,但一路過關斬将,仍是輸掉了比賽。

坐在座位上,高培淇眼眶泛紅,看到團隊分數之後,眼淚一下子繃不住了。

這時候,爸爸對高培淇溫柔地說道:“咱們在家裡常說,勝利就像糖果,吃多了牙會壞的。失敗呢,就像藥,能治好你的病,加油吧!”說完,還給了高培淇一個大大的擁抱,寵溺地摸了摸頭。

看到這樣的暖心瞬間,主持人忍不住發聲感慨:“中國幾千年,一直在說嚴父慈母,我看現在的爸爸們,一個比一個溫柔,遞紙巾的、流淚的,一般都是爸爸,媽媽們卻一個比一個剛毅。”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2

中國傳統教育方式中,“嚴父慈母”是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角色定位,父親教育孩子以嚴苛為主,母親教育孩子以慈愛為主。

但來到現代社會後,在某些家庭中,父母之間的角色不經意間發生了轉換,“嚴母慈父”的家庭不在少數。

那麼兩種教育方式,哪個對孩子更好呢?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3

嚴父慈母:過剛易折,一味嚴格不可取

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多寶爸都習慣了扮演“嚴父”的角色,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喜歡保持自己的權威,以強權和冷漠來與孩子相處。

同事老張就是一名典型的“嚴父”,常常抱怨和孩子沒話說。

在家裡,孩子對媽媽笑臉相迎,對老張則隻有冷漠,等孩子長大以後,父子間的關系更是緊張,一言不合就怒目相對,每次都是母親充當“和事佬”。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因為老張嚴厲的教育方式所緻。

老張一直信奉的是“嚴父出孝子”,所以在孩子面前,一直十分嚴厲,努力維持着自身的威信。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4

孩子犯了錯,動辄就是一通打罵,口口聲聲讓孩子“長記性”;

孩子取得好成績,老張從不誇獎鼓勵,反而嚴厲告誡孩子“勝不驕敗不餒”。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很難與老張親近,甚至在長大後,身上也有了父親的影子,性格強硬,踏入社會後吃了不少苦頭。

嚴父慈母的教育角色分配,嚴父往往不懂得情感交流和價值引導,慈母也很難緩和父親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等孩子長大以後,性格很容易走向極端,不是過于内向,就是過于剛強,都不是好事。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5

嚴母慈父:性格軟弱,容易缺少責任承擔意識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院潘綏銘教授曾指出,孩子,尤其是男孩,從小就很容易崇拜父親的形象、能力和權威,因此,由父親來主導培養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自立能力,比較符合孩子的心理基礎。

而在“嚴母慈父”的家庭中,很容易出現“強母必弱兒”的情況。

很多“嚴母”本質上其實是“控制型媽媽”,會過多地預判和幹涉孩子的未來,從交什麼樣的朋友到上什麼興趣班,凡事都要求孩子嚴格遵守自己的想法。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6

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無條件服從和依賴,失去了獨立做決定的機會,就會缺少責任承擔意識,性格也比較軟弱。

甚至有些孩子成年後還會成為“精神巨嬰”,凡事都習慣了“找媽媽”,缺乏在社會上生存的必備能力,也很難經營好自己的婚姻關系。

“剛柔并濟”才是更好的家庭教育

“嚴”并不代表非要用責罵的粗暴方式來對待孩子,“慈”也不代表對孩子一味溺愛、放縱,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不應該被局限于“嚴”或者“慈”的角色定位中,“剛柔并濟”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7

孩子犯錯時,可以是父親指出錯誤,教給孩子尺度和規矩,由母親給予安撫,也可以是母親堅持原則、守住底線,糾正孩子的問題,由父親照顧孩子的情緒。

身為家長,應該把握好“嚴”和“慈”的尺度,父親可以保持一定威嚴,但也要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母親可以對孩子慈愛,但也要有原則、有底線,不去過度的放縱孩子。

隻要父母的教育理念保持一緻,嚴厲和慈祥分場合、分事情,那麼就能夠為孩子營造溫馨幸福的成長氛圍,使其變得更優秀。

養女兒應該嚴父慈母還是慈父嚴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8

歪媽結語:

家庭教育從來沒有一個标準答案,也沒有固定的形式。

在教育孩子時,無論父親還是母親,都應該既有“嚴厲”又有“慈愛”,“剛柔并濟”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今日話題:你對“嚴父慈母”和“嚴母慈父”兩種教育方式怎麼看?

我是@歪媽,家有萌寶一枚,專注于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幹貨内容,請關注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