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很常見
但三色花式小籠包你見過麼?
很多老饕一看就知道,這款小籠出自于南翔的古猗園餐廳。
店内除了原味小籠、還會推出季節限定款、五彩斑斓的全家福……
有一說一,三色杯小編是吃過不少,各種彩色的小籠在上海灘上也是不足為奇……
但在老字号店裡,見到一隻小籠上呈現紅綠白三種顔色,還真是頭一回!
這個“小而美”的食物裡到底藏着什麼樣的秘密?
小編這就帶你們一探究竟……
這款荷藕鮮肉小籠,是由李建剛大師從荷花顔色上獲得了靈感,從而研發出來的!據說也是全國首創哦!
粉紫色代表荷花瓣,綠色為荷葉,白色則為蓮藕。剛包好的時候它看上去還有點嬌豔~蒸完就變得粉粉嫩嫩了,簡直就是小籠包界的仙女!
現在店内由他的徒弟陳海雲,現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第七代傳承人,嚴格把關。
每個小籠都要滿足「皮薄、餡大、汁多、味鮮」這四個标準,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小籠包。
南翔小籠制作技藝
第七代傳承人
古猗園餐廳
陳海雲
小編求了好久,終于把秘方給你們讨來啦!下面就請陳師傅教我們制作家庭版的限定三色小籠吧。
食材準備
/ 肉餡食材 / : 250g豬肉、150g生藕丁,50g榨菜末
/ 面皮 / : 250g面粉、45ml菠菜汁、45ml紅心火龍果汁、45ml水
此配方約做30個小籠包
店裡選用山東馬踏湖的蓮藕,它以“脆、甜、嫩”的口感脫穎而出!就算蒸完之後,它的口感也不會變粉糯。
計量單位:
以右圖中的勺子大小為準
1調羹 = 15 ml
以右圖中的勺子大小為準
1茶匙 = 6 ml
制作過程
陳師傅說店内的每隻小籠包分毫不差,最大限度保證它标準化的品質!
01
第一步:揉面
白色:85g中筋面粉 45ml溫水,攪拌成團;
把水替換成45ml火龍果汁,揉成面團,同樣的方法,替換成45ml菠菜汁。
将3個面團搓成粗長條,融合到一起。
再次搓成長條。盤起來蓋上保鮮膜靜置10分鐘。
醒好後分割成8g一個劑子,随後均勻的抹上油。
Tips:
▶ 堅持用油台面來制作,這樣口感更軟更滑。
皮子不要用擀面杖
直接用手按!
接着直接用手掌去按成中間厚兩邊薄的面皮。
Tips:
▶ 手工壓制的面皮富有韌性,更加勁道。
02
第二步:調制肉餡
将三肥七瘦的豬肉剁成肉泥,加入生藕丁、榨菜末、1茶匙(6g)鹽、1茶匙(6g)糖、0.5茶匙(3g)雞精和0.5茶匙(3g)胡椒粉,拌勻。
家庭版可以用高湯(100ml蹄髈湯或者雞湯)代替皮凍,順着同一方向攪勻,直至起黏性。
03
第三步:包小籠
每個小籠的标準
皮:餡 = 1:2
每個皮子裡放16g左右的餡兒包成小籠包,一般小籠包的褶數為18個左右。自己在家做可能沒大師的手法娴熟,可以盡量模仿。
04
第四步:上鍋蒸
水開後,蒸十分鐘就能上桌咯!
Tips:
▶ 品嘗南翔小籠,記住這兩句話:
1. 輕提,慢移;
2. 一口開天窗,二口喝湯,三口吃光。
馥郁的鮮鹹夾裹着淡然的甜脆,一口下去,很有夏天清爽的感覺哦!
南翔小籠不僅是一道小吃,更是海派文化的一種象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