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甯重陽節怎麼過?重陽插茱萸為何不能少一人?重陽節雖然在現在被很多年輕人遺忘,但是卻是中國四大祭祀節日之一,也是曆史悠久的節日之一,并且重陽節的習俗都很好玩,大多都是與親朋好友出門遊玩的習俗。那麼在遼甯是怎麼過的?
遼甯重陽節怎麼過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時曹丕曾在重陽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
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亦采菊釀酒之舉。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農曆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
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佩茱萸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
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辟邪翁。
重陽插茱萸為何不能少一人
在《後漢書》中有一個關于重陽節的故事:一位叫桓景的人跟着費長房學藝,立志為民除害。一天,他師傅告訴他: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意思就是家人登高山躲過了,而家裡的牛羊卻未躲過。
古人認為重陽節是毒日,因為雙陽相逢而生陰,但是這種毒有四怕,分别為: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所以要插茱萸,飲菊花酒,登高大喊。
農曆的九月正是茱萸味道最濃烈的時候,而且茱萸果是紅色,于是人們就在重陽節這一天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和高聲大喊,其目的就是為了躲避瘟的。說白了,重陽節的習俗就是一種躲災的方式,當然要全家一起出動,一個都不能少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