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已經深入人心了,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意思是在家裡的時候,最大的依靠是父母,當長大後步入社會,父母能幫到的忙就有限了,而這時候朋友,才是最大的依靠。還有一句,則是比較功利的,為“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
如今人們交友,已經不講結拜了,結拜的場景,更多的是見在拍古惑仔的港片中。古時候的結拜,男性結拜則成為拜把子,女性結拜,則被稱為金蘭之交,除此之外,人們聽得最多的,則是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是怎麼來的呢?其中的八拜又指哪八拜呢?
八拜之交的由來:八拜之交被泛指為結拜的兄弟姐妹,其實八拜之交的本來意思,是指古代世交子弟對長輩行的禮節,這個成語是源自宋朝《邵氏聞見錄》中的一個典故。話說李稷生性十分之傲慢,文彥博聽後決定教訓下這位後生,他心想:“李稷的父親曾是我的門人,按輩分他應該是我的晚輩,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訓他不可。”
時文彥博上任為京官,李稷前來拜訪,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待着,好長一段時間才來見他,一見到李稷,文彥博便道:“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
李稷是晚輩,不得不言聽計從。因此,文彥博挫了李稷的傲氣。八拜之交這個成語,便通過這個故事流傳開來。
再來看看八拜之交為哪八拜?古人總結了曆史上八大經典的結交場景,套用在這個成語之上。
管鮑之交
管鮑之交指的是管仲與鮑叔牙,在《史記》中,曾記載着管仲經典的一句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和鮑叔牙彼此之間相知甚深,知己難求,人間難得一知己,後人也常用管鮑之交比喻深厚的朋友
知音之交“高深流水遇知音”,知音這個詞語,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俞伯牙和鐘子期。相傳俞伯牙善于彈琴,而鐘子期善于聽琴,每一次伯牙想到什麼,鐘子期都能從琴聲中領會到俞伯牙的所思所想。很可惜,鐘子期先俞伯牙離開了人世,鐘子期死後,俞伯牙沒有了知音,不再彈琴,也就是所謂的伯牙絕弦。
刎頸之交
不打不相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廉頗蔺相如便是典型的例子,廉頗是将,蔺相如是相,先有完璧歸趙和渑池之會在前,蔺相如受到了趙王的欣賞,而廉頗卻瞧不起蔺相如一介書生,于是将相不和。
最後,蔺相如的一味忍讓,讓廉頗好奇,追問之下,廉頗知道原來蔺相如的忍讓,是深明大義,于是廉頗由不滿轉為佩服,繼而負荊請罪。
舍命之交話說戰國時期,左伯桃和羊角哀結伴去見楚王,途中遇見了大雪,而兩人的衣服都單薄且所帶的幹糧不足,左伯桃為了成全羊角哀,便偷偷将衣服和糧食,全部留給羊角哀,自己躲進樹洞中,最後左伯桃被凍死了。後世将這種深厚的友誼,稱為舍命之交,這一類能夠舍命之交的朋友,也被稱為“羊左”
膠漆之交
"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膠漆之交講的是陳重與雷義。古時候的讀書人,寒窗苦讀多年,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便是考取功名,步入仕途。功名對于古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陣重和雷義,卻能夠為了将功名讓給對方,甚至不惜彼此裝狂,由此可見,二人的交情深厚,這便是膠漆之交了。
雞黍之交東漢時期,一位叫範式的書生,在太學遊學時,結識了一位知己好友,叫張昭。後來兩人都告假回鄉了,範式對張昭道:“兩年之後,我會回京城,到時候我會去拜見您的母親,還有您的孩子”
兩年後,到了約定的時間,張昭吩咐家裡人準備晚宴,款待客人。張昭的家人得知此事後,都認為當年範式是随口一說,都認為張昭錯把玩笑話當真,而且已經兩年了,估計範式早已經忘了。
張昭則道:“範式是講信用的,他不會違背自己的諾言”,果然,範式如約而至,兩個好朋友,吃雞喝酒。這便是雞黍之交
忘年之交在人的情感面前,年齡都不是問題,在愛情上,老牛吃嫩草的例子不在少數,最為經典的便是蘇東坡調侃好友張先的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在友情上,便是忘年之交了,《神雕俠侶》中的黃藥師與楊過,便是忘年之交。而忘年之交這個詞,最早是形容孔融與祢衡的。
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便是《三國演義》中,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了,劉關張結拜時,說了一句很經典的台詞,被後人引用無數,原著中原文是這般說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