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16:20:15

L7-28 草書釋讀22

2.2 小區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

許多居所聚集于某個區域,就形成一個小區。小區中人與人交往,産生了社交。舉例來說,如陝西臨潼新石器時代姜寨一期遺址,這裡大約有五十多幢房子,人口約一百多,這就是一個小區。後來的漢字,有哪些字來稱呼這樣的小區呢?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

至今很多地方村名為「屯」,「屯」有聚集之義,如屯兵、屯糧,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個村莊。但這不是本義,《說文》取《易經》的說法:「屯,剛柔始交而難生」,指植物穿出地面艱難生長,音Zhun1。隸書把小篆的曲線拉直,兩橫加個外略勢。真書就不一樣,是照小篆隸定的。草書寫單獨的「屯」字,是照隸書寫的,先寫奮筆勢,然後加乙腳異勢三種之一,外略勢、虿尾勢、鳥雛勢任選一種都可以。12課講過「頓首」的「頓」,左邊的「屯」是用倒筆勢寫的,這是「屯」當作偏旁和其他部件結合時的常用寫法。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3

「落」是最小的小區單位,意義是停留、歸處,《廣雅》:「落,凥也」,《漢書·仇覽傳》李賢注:「今人謂院為落也」,一家一戶,稱為廬落、院落,大的有村落、部落。「落」的草書很簡單,西漢《神鳥傅》就出現了這個字,這是章草,清楚點如宋克所書,四個筆勢。今草寫最後的「各」,取勢和章草不同,章草取飛帶勢加羊角勢,今草常取向背勢加奮筆勢。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4

「邑」,有明确邊界的居住地,甲骨文、金文寫法相同,上面是囗,表示城郭,夏、商城郭大多為方形,下面是跪坐的人,《釋名·釋州國》:「邑,人聚會之稱也」。《說文解字》:「邑,國也」,古代邑可以指國,段玉裁說:「《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敝邑』」,這是客氣話,因為邑比較小。在小篆中,下面的人變成「卪」,中間有一豎,用法同「節」字。真書寫法跟從小篆,注意下面不是「巴」,而是「卪」。但隸書下面寫法沒有一豎,這也是「卩」,字義也同「節」字。草書當然跟隸書,省一豎,上面的「囗」用一橫替代,連帶下面半個口,組成曲鈎勢,然後寫一個外略勢或鳥雛勢就完成草化。

相近字:邑,色,危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5

有三個字很相近:邑,色,危。「邑」取曲鈎勢、外略勢,用乙腳異勢其他兩種也可以。「色」字頭上本來是向背勢,現在多寫一次就是貫魚勢,你把它看作豎筆勢也可以,二者很相似,最後加虿尾勢。智永最後多加一點,以和「邑」字區分。「危」上面取豎筆勢兩開,然後取鐵圍化勢。這三個相近字,如果記住取勢,就不會搞錯。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6

村落的「村」是一個後起字,原來寫為「邨」。《說文解字》說這是「地名。從邑,屯聲」,小篆左邊是「屯」,右旁是「邑」,後來成為邑耳旁。段玉裁注:邨「本音豚。屯聚之意也」,徐铉等曰:「今俗作『村』,非是」,不認可「村」這個俗字。《萬歲通天帖》王荟《郭桂陽帖》有「邨」字,左邊的「屯」跟頓首的「頓」左邊寫法一樣,右旁取邑耳勢,兩曲一豎,不寫一豎用一點也可以。我們知道,草書中「寸」可以取節耳勢,比邑耳勢少一折,如果把「邨」草字楷化,很容易誤會成木字邊一個「寸」,結果成為俗字「村」,無怪乎徐铉不承認這個字。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7

那今後遇到「村」,究竟是寫「村」還是「邨」呢?王铎是寫「村」的,木旁一個寸,「寸」還加了一點。韓道亨《草訣百韻歌》也是寫「村」的,沒有加點,王世镗也差不多,這兩位寫的看起來好像「書」字。我希望各位用晉人寫法,俗寫的「村」很容易誤會。

「方」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有三種寫法:第一種是比較簡單的,有學者認為是刀字加一橫,第二種是在一橫兩頭各加一小豎,第三種更在頭頂處加一小橫。很顯然,第三種是繁寫,第一種是簡寫,字義往往在繁寫中,可能是以刀劃界。殷人稱國為方,《尚書》中國稱「方夏」,四方稱「方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8

國」,甲骨文有土方、鬼方、苦方、馬方等等,其實就是一些氏族部落。小篆寫法在第一、第二兩種之間,一橫左邊有豎。秦簡上的寫法,跟第一種金文相同,取「方」字簡寫。漢隸把「刀」斷為兩截,「刀」寫在一橫下面,一橫上面的刀頭,斷下來作一點,現在正楷字也是這樣。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9

「方」的草書,若要追到源頭,它跟金文寫法一樣,這把「刀」是不斷的。今草、章草都相同,智永寫得比較方,孫過庭比較圓。二級課程34課我講到戈法,以及形形式式的戈法化勢,「方」也是戈法化勢之一,隻是把「戈」字中間的倚戈勢反轉方向,向左寫而已。在王羲之《十七帖》中有一個「方」,他是移動「戈」一撇,略向左邊。

相近字:方和才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0

草書「方」看起來很像「才」字,「才」字草書怎麼寫呢?「才」字草書也是戈法化勢,隻是本來「戈」字的一撇,寫成橫或捺,改了方向。

相近字:方和等

和「方」相近的還有「等」字,「等」字筆畫不少,草化時,上面的竹字頭和土字形全部用一點替代,下面的「寸」保留,但一點改為一策,等于寫提手旁。這樣就得出了章草和今草的「等」字,也是戈法化勢。和草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1

書「方」不同的是,「方」保留戈字的一撇,僅僅移了位,而「等」把戈字的一撇,改為向上的一策。我小時候,南貨店還是用舊式賬簿,毛筆記賬,每做一筆生意,就會記「龍眼一斤、紅棗一斤等」,「等」字使用頻率很高,所以經常用草書寫。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2

剛才說,「方」就是「國」,「國」就是「方」。金文圓圈表示一塊地方,戈表示守衛。更清楚點,這地方四周畫出四條線,表示疆域、領域,「方」繁體也有四條線,似乎是劃分,而「國」是守衛,拿着戈守衛邊界,顯示當時有了疆域的概念,這就是「國」字的本義。「國」也有簡寫,少寫兩筆,成了「或」,這時「或」應當讀「域」,甲骨文「或」就是「國」。這一來有點搞,後來繁化,「或」加了土字旁,創造「域」字,而「國」字也繁化,外面加了一個圈,金文中也有隻加半個圈的,當時寫法并非很嚴格。這樣一來,把「或」、「域」和「國」分開為三個字了。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3

要寫草書的「國」,關鍵是會寫草書的「或」。第一步解散隸法,不是照文字結構來解散,而是依照草書使轉的方便,也就是根據筆勢要求來分。這個字可以分為兩部分,我在二級課程34課中講過,戈法經常借出筆畫,但隻要留下倚戈勢還是稱戈法。下面一個口、一橫,還有借來的戈字一撇,「口」用兩點,和撇組成三點一橫,群鵲倒筆勢,或「口」隻用一點,和那一撇組成兩點一橫上字形豎筆勢。實際寫起來,戈法右上角那一點也可以拆出來,留到最後才寫,這樣就是三個筆勢。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4

「或」如果在「國」字中間,通常省略右上角這一點,我找有誰寫「國」加一點的,隻有懷素、宋克等很少幾個。智永墨迹本的「國」字,「口」字用轉,不大清楚,在他關中本上「口」用兩點,加上戈法的撇就是三點,墨迹本用轉,關中本用使,二者都是三點一橫,群鵲倒筆勢。所以智永的取勢是,外框鐵圍勢,然後戈法,第三群鵲倒筆勢。鄧文原外框用鈎裹化勢,然後戈法,「口」用一橫,和下面的橫組成奮筆勢,留下戈法那一撇和最後的橫組成瞑人勢。宋克,前兩勢和鄧文原一樣,「口」用一點,加上戈法一撇和下面一橫組成上字形豎筆勢,最後加一側點。元明人取勢遠不及晉唐,經常顯得破碎。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5

「邦」字,甲骨文「邦」就是在田界上種樹,以為疆界。「豐」意思是草木茂盛,這裡指樹,金文「邦」由「豐」、下面的「土」、右旁的「邑」組成。小篆左「豐」右「邑」,這就是「邦」。隸書「邦」有兩種寫法,一種左邊寫「豐」,另一種寫為「羊」,其實就是隸定和隸變之不同。草書寫起來,「豐」當「手」字寫,取鈎裹勢加奮筆勢,「邑」取邑耳勢,裹束在一起就是「邦」。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6

上面講的屯、落、邑、邨、方、國、邦,都是指人群居之地。院落、村落、部落、方國,面積越來越大,似乎小區也擴大了,但實際上個人社交的範圍是有限制的,地大人多,就會分成很多小小區,古代更是如此。

2.3祭祀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7

古代小區有沒有中心呢?有。無論是上古的部落,還是一般的村莊,往往有一個廣場,廣場上有祭壇,或豎立神主、圖騰。小區開會議事也在這地方,所以有「社會」這個詞産生。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8

有關祭祀的字都在「示」部,「示」照《說文》的解釋:「示,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照這解釋,「示」上面的「二」其實是「上」,表示上天,古文還簡化為一橫,也是表示天。天下面的三根垂筆,表示日月星,古文用曲線表現。整個意思就是祭祀上天,上天以日月星垂象。很多學者認為這個解釋不是本義,是衍申義,因為甲骨文的「示」頗為不同,至今解釋未能統一。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19

單獨寫一個「示」字已經講過多次,這是舞鶴勢。當作偏旁時,除了取舞鶴勢外,還有兩種寫法,即省略最後一點,今草中較多,可稱為舞鶴化勢。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0

所謂「社」,「示」字旁一個「土」,祭祀土地神主,引申義很多,如《周禮》:「二十五家為一社。」以前也提到過,因為「土」和「士」兩個字相近,古人經常寫完了「土」字還要加一點,皇象的「社」最後就是這樣的,這種識别的點可以不計入筆勢。王羲之寫「土」、孫過庭寫「士」,經常把筆勢移位的軌迹都寫出來,增加曲線,這樣一來,原本隻有直線的字,顯得很優美。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1

「社」是祭土地神,而「神」指天之神,本來隻寫作「申」,「申」是雷電之狀,天神最有威力的,就是雷電。後來繁化加了「示」旁,成為「神」。小篆右旁「申」是從金文發展而來的,隸書把上下電光變為左右放置,逐漸左右打通寫,這當然是為了書寫方便,形成現在的「神」字。

黃簡講書法初級課程筆法篇25(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22

「神」的草書寫法,示字旁有繁簡三種,剛才講過了。右旁「申」規矩寫法,如皇象,先取鐵圍勢,然後中間一個十字勢。但孫過庭寫鐵圍勢就是兜一個圈,第九課我講過這情況,用一筆圈還是鐵圍化勢。所以孫過庭「神」字取了舞鶴勢、鐵圍化勢和十字勢。

今天講到這裡,謝謝。

本節要點:

· 小區:屯落邑邨方國邦。

· 祭祀:示社神。

· 相近字:邑色危,方才,方等。

複習思考:

· 一橫之下加三點是群鵲勢,反過來三點之下加一橫是群鵲倒筆勢。

· 照此道理,一折一轉是曲鈎勢,反過來一轉一折應該是曲鈎倒筆勢,草書中能不能找到這樣的例子?

試用草書寫下面詞語〔擴号内不必寫〕:

·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王維﹞

·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維〕

· 木落歸本,水流歸末。﹝風角﹞

·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桃花扇﹞

· 一言而興邦。﹝論語﹞

·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論語﹞

· 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孟子〕

· 囤積居奇。人人自危。神采飛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