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分“委屈”每天虧損四個億的奔馳又有新地震。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戴姆勒或将分别在華裁員4%,其中包括北京奔馳近百位外籍專家。”近日,有知情人士告訴媒體,“同時,北京奔馳還将改變‘一崗兩人’的慣例,減少外派中國的德國員工。”
該人士稱,在中國市場上,外籍員工的成本高于中方員工接近7-8倍:“奔馳每年為一名外派中國市場的德國員工花費成本超過30萬歐元——包括工資以及種類繁多的補助,而一名中國員工的年均成本僅為人民币30萬元。”
由于德方員工的成本高企,北京奔馳每年付給奔馳的人員包括咨詢費在内的各類費用就高達近20億人民币。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奔馳目前約有3500人,“裁掉的外籍專家大概在100人左右”。
寒冬之下,各大車企已經開始降本增效。
一 覆巢之下無完卵
除了全球市場的疲軟,“疫情之困”無疑讓奔馳等倚重中國市場的德國車企雪上加霜。
談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德國汽車企業,德國“汽車教父”杜登霍夫援引他領導的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測算數據指出,德國汽車業每年在中國可獲得1500億歐元(約合1.13萬億元人民币)的銷售額,相當于全德國汽車行業單年總銷售額的35%,“換言之,隻要一天不戰勝疫情,那麼德國汽車業就要繼續以每天7200萬歐元(約合5.45億元人民币)的規模遭受損失。”
看着德國車企的難堪,是否很多人十分“興奮”?覺得其他車企的機會來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奔馳的窘境,隻是萬千車企的代表之一。幸運的是,由于江湖名号,奔馳的頭疼發燒能引起所有人的關注,而那些默默無名的車企們,即便是暴屍街頭也無人問津。
壓垮汽車行業的不止一片雪花,飄搖的車企大廈也不止奔馳一棟。
雖然北方幾座工業重鎮的車企已經逐漸複工,但是同樣有汽車業為支撐的湖北則依舊無比艱辛。
據統計,湖北省汽車産能約80%集中于武漢市。從産能分布上看,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和東風雷諾100%的産能在武漢,神龍汽車76%和上汽通用23%的産能在武漢,東風日産16%和廣汽乘用車25%的産能分别在襄陽和宜昌。
疫情蔓延之下,湖北籍車企的複工之日當下并不明晰,如果複工時間延遲過長,疫情或對上述企業的競争力産生一定影響。
有人或許會說,這些企業的小小犧牲能夠保全市場大局。
然而悲劇的地方便在于,不同于其他領域,汽車業是高度依靠“産業鍊”存活的行業。以零部件為例,目前湖北省規模以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1300多家,而根據中汽協統計的數據,我國目前規模以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有1.3萬餘家,這意味着湖北省規模以上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全國約占十分之一。
換言之,這不是哪個車企的地震,而是整個汽車行業的地震。據不完全統計,零部件企業受損最高達20億元。而由此牽一發而動全身所引發的一系列蝴蝶效應,無法估計。
我們對汽車業的未來要充滿信心,但不能盲目樂觀。
二 冬天早已開始
從某種程度上,疫情對中國市場的部分“凍結”,是加劇車企們冬天的導火索。但無論有沒有疫情,裁員都将是車企們未來三到五年的主旋律。
有人說,電動汽車的出現拉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帷幕,如果用戰争來形容的話,那就是21世紀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戰争已經打響。在純電動汽車的戰場上,特斯拉帶領着新勢力的小弟們一路高歌猛進,以BBA為代表的Old School們頗有些被迫應戰的意思,近兩年才拿出新能源領域的成果,同時,為維護自己來之不易的地位,員工顯然就成為了競争的犧牲品。
形勢無疑是嚴峻的,傳統車企中大量的員工還未能來得及适應電動化轉型帶來的影響,就面臨被裁員的風險。從研發角度講,企業要想在行業風口取得領先,就必須拿出新的技術以提升産品競争力,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新技術領域的人才來支撐研發,那不好意思,企業就要把傳統汽車研發崗位上的人“請”走。正因如此,在裁員的同時,車企也都計劃為轉型招募對應領域的人才。
如今,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已加入“新四化”的轉型大軍,制定了轉型規劃,但轉型為企業在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競争也更加激烈,傳統人才面臨下崗。
某種意義上,“裁員”就是轉型之際付出的高昂成本。
早在2019年,行業就已經先後迎來了汽車品牌洗牌潮、汽車企業裁員潮。
首先是國産汽車品牌迎來了大洗牌,一年的時間裡就有近10個國産汽車品牌面臨着淘汰出局。先是曾經的國産汽車領頭羊力帆汽車迎來了巨大的債務危機;而後曾經靠着福美來創造銷量神話的海馬汽車隻能靠賣房保殼。
當然合資車企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因為銷量不佳,19年年初鈴木宣布退出中國汽車市場;年末,又有消息傳出長安汽車或轉讓PSA 50%的股份;還有曾經輝煌一時的神龍汽車,也在銷量的泥淖裡無法自拔。
汽車品牌洗牌的同時, 全球汽車市場也迎來了大幅裁員。有媒體統計,2019年全球頭部車企至少已宣布裁員10萬人,人數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做出裁員調整的包括戴姆勒、奧迪、福特、日産、本田、沃爾沃、FCA、大衆、通用等等品牌,而汽叔預計這隻是一個開始。
對于車企而言,冬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未來幾年才有可能結束。而如今我們所感受到的寒意,是由于疫情停止“供暖”之後的真實氣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