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有着源遠流長的曆史。在我們還小的時候,老師就教導我們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獲得藝術的熏陶,還能啟迪思想,以及陶冶情操。所以有很多人,便漸漸地愛上了古詩詞。由于語音、語彙、語義和語法,都早已發生了變化,如今我們學習古詩詞的首要任務,就是準确理解它的意思。
而要準确理解古詩詞的意思,純靠猜或者望文生義肯定是不行的。這時候就要靠我們平時的積累了。像詞語古今的不同含義,一些比較經典的意象,以及典故等,都必須要确切掌握才行。因為一旦有了偏差,它的意思就“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了。如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這個“可憐”就不是今天可惜、值得憐憫的意思,而是可愛、讨人喜歡的意思。
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它這個“搗衣”如果按照現在的思路來看,就很容易理解成洗衣服時用木杵拍擊衣服,使之髒水流出,進而變得幹淨。但這裡的“搗衣”,卻是有着另外截然不同的意思。首先,“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是李白組詩作品《子夜四時歌四首》中的第三首。
《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然後,我們便來看看這裡“搗衣”的意思。其實“搗衣”,在古代是指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闆上,用木杵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制衣服,且多于秋夜進行。所以李白在詩的開篇便以“長安一片月”,盡情展示了秋夜皎潔澄明的月色。不過在古詩詞中,凄冷的砧杵聲又稱“寒砧”,如李煜《搗練子令》中的“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它往往表達的是一種征人離婦、遠别故鄉的惆怅情緒。這也是李白這首詩的主要思想情感。“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即在長安的一個皎潔月夜,千家萬戶都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這兩句詩可以說是對秋景的描寫,但是景中含情。我們說月朗風清,風送砧聲,這一聲聲可都是思婦懷念遠在玉門關征人的一片片深情啊。
詩的最後兩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即什麼時候才能掃平胡虜?我的夫君不再遠征啊。“良人”,是古時婦女對丈夫的稱呼。可見《詩經·國風·唐風·綢缪》:“今夕何夕,見此良人”。由于封建社會的特殊,當時她們的良人,絕大多數都去了戍邊之地,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玉門關。詩到這裡便結束了,我們回過頭看這首詩,其實它的意思很明朗了。
《子夜吳歌·秋歌》所寫的内容,便是征夫之妻在寒冷的秋夜,思念遠在邊塞戍邊的丈夫。那響遍長安城的“搗衣”聲,也就是她們真摯情意的具體體現。另外,征夫之妻之所以連夜趕制衣物,是因為當時的征人衣物都需要自備,所以她們便想要早點裁制好衣物寄給遠在邊關的丈夫,這樣他們就可以抵禦即将到來的嚴寒。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對“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裡的“搗衣”,都有了具體理解了。當然,在古詩詞中,需要我們注意古今語音、語彙、語義和語法不同的地方還有很多。大家還知道哪些呢?歡迎在評論裡留言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