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重點内容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重點内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22:56:44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公式


商品流通企業會計重點内容(各個行業會計公式大全彙總之商品流通企業)1

商品資金計劃指标

預計計劃期初商品資金=計算時商品資金實際結存額 (預期報告期期末購進額 預計報告期調入額 預計報告期加工成品收回額)-(預計報告期期末銷售及調出額-報告期毛利額+預計報告期加工原料付出額+預計報告期商品損耗額)

計劃期末商品資金=(預計計劃期初商品資金結存額+計劃期購進額+計劃期調入額+計劃期加工成品收回額)-(計劃期銷售及調出額-計劃期毛利額+計劃期加工原料付出額+計劃期商品損耗額)

在途現金

在途現金=平均每日銷售額×現金銷售的比重×每日未及送存銀行的比重

委托銀行收款資金

委托銀行收款資金=計劃期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的平均每日銷售額(進價)×托收貨款平均在途天數

托收貨款平均在途天數=平均委托收款占用額/平均每日托收銷售額

托收銀行收款資金=計劃期采用托收承付結算方式的銷售額(進價)×委托銀行收款平均餘額占銷售的比重(%)

商品資金周轉率

商品資金周轉次數=商品純銷售額/商品資金平均占用額

商品資金周轉天數=(平均商品資金占用額×報告期天數)/商品純銷售額

或=報告期天數/商品資金周轉次數

商品銷售成本 

1、 批發企業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在實行數量進價金額核算的情況下,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有:

(1)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商品金額+本期收入商品金額-本期非銷售付出商品金額)/(期初結存商品數量+本期收入商品數量-本期非銷售付出商品數量)

商品銷售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或以期末結存商品數量乘經加權平均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商品金額,再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期末結存商品金額=期末結存商品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商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商品金額+本期收入商品金額-本期非銷售付出商品金額-期末結存商品金額

(2)最後進價法

期末結存商品金額=期末結存商品數量*主要進貨地區的最後一次進貨單價

商品銷售成本=期初結存商品金額 本期收入商品金額-本期非銷售付出商品金額-期末結存商品金額

(3)分批實際進價法

每批商品銷售成本=每批商品實際進貨單價×每批商品銷售數量

(4)毛利率計算法

商品銷售毛利=本用商品銷售額×上季實際或本季計劃毛利率

商品銷售成本=本月商品銷售額-商品銷售毛利

或=本月商品銷售額×(1-上季實際或本季計劃毛利率)

2、零售企業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已銷售商品成本=期初結存商品金額+本期收入商品金額-期末盤存商品金額

(1)綜合差價率計算法。其計算公式為:

綜合差價率=[月末結賬前進銷差價餘額/(月末庫存商品餘額+本月商品銷售額)]×100%

(2)分類(櫃、組)差價率計算法。其計算公式為:

某類(櫃、組)商品差價率=[月末結賬前某類(櫃、組)商品進銷差價餘額/(月末某類(櫃、組)庫存商品餘額+本月某類(櫃、組)商品銷售額)]×100%

某類(櫃、組)已銷商品進銷差價=本月某類(櫃、組)商品銷售額×某類(櫃、組)商品差價率

(3)實際差價計算法

按每種商品計算時,其計算公式為:

庫存商品進價金額=∑(各種庫存商品進貨單價×各種結存商品數量)

庫存商品進銷差價=庫存商品售價金額-庫存商品進價金額

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結賬前進銷差價餘額-庫存商品進銷差價

按每類商品計算時,其計算公式為:

某類商品進價總額=某類商品售價總金額/(1+某類商品進銷差價率)

某類商品應保留的進銷差價=某類商品售價總金額-某類商品進價總金額

全部庫存商品應保留進銷差價=各類商品期末庫存應保留的進銷差

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結賬前進銷差價餘額-全部庫存商品應保留的進銷差價

商品流通費用分攤額

1、按商品存銷金額(或數量)比例分攤。其計算公式如下:

期末庫存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期末應分攤的費用總額×期末商品結存餘額/(期末商品結存餘額+本期商品銷售進價總額)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費用=期末應分攤的費用總額×本期商品銷售進價總額/(期末商品結存餘額+本期商品銷售進價總額)

2、按大類商品的營業收入或營業成本比例分攤,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大類商品應分攤的費用=不能直接記入的間接費用×(某大類商品本月營業收入(成本)/本月全  部商品營業收入(成本)

運雜費

按率推算運雜費=計劃期商品購進總額×(上期實際費用率+或-計劃期費用增減率)

火車和輪船運費=運輸商品的計費重量×運費率

汽車運費=計費重量×運輸裡程×運費率

保管費

自有倉庫保管費=每月開支×計劃期月數

租賃倉庫保管費=(每月租金+每周管理費)×計劃期月數

委托保管費=委托保管商品噸數×每噸天費率×計劃期天數

全部保管費=自有倉庫保管費+租賃倉庫保管費+委托保管費

商業勞動生産率

日勞動生産率=日平均商品純(總)銷售額/月平均職工人數

日平均商品純(總)銷售額=本月商品純(總)銷售額/25.5

月(季、年)勞動生産率=月(季、年)商品純(總)銷售額/月(季、年)平均職工人數

售貨員勞動生産率=報告期商品純(總)銷售額/報告期售貨員平均人數

單位商品純(總)銷售額所需勞動量=報告期平均職工人數/報告期商品純(總)銷售額

費用率

費用率=(費用總額/商品純(總)銷售額)×100%

費用額

費用額=商品純(總)銷售額×費用率

費用比重

某項費用比重=(某項費用額/費用總額)×100%

費用節約(或浪費)額

費用節約(或浪費)額=商品純(總)銷售額×(本期費用率-計劃或上期費用率)

流通費用率升降程度

流通費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費用率-報告期流通費用率

流通費用率升降速度

流通費用率升降速度=流通費用率升降程度/基期流通費用率

商品損耗率

商品損耗率=(商品損耗額/商品純銷售額)×100%

商品損耗額

商品損耗額=商品純銷售額×商品損耗率

商品銷售毛利額

商品銷售毛利額=商品純銷售額×商品損耗率

商品銷售毛利率

商品銷售毛利率=(商品銷售毛利額/商品純(總)銷售額)×100%

商品經營利潤額

商品經營利潤額=商品銷售毛利額-商品流通費-銷售稅金

或=商品銷售總額-商品銷售成本-商品流通費-銷售稅金

商品經營利潤率

商品經營利潤率=(商品經營利潤額/商品純(總)銷售額)×100%

工業品産地批發價格

工業品産地批發價格=[(出廠價格 市内運雜費)×(1+周轉天數×日利息率)]/[(1-損耗率)×(1-經營管理費率-利潤率)]

産地批發價格=出廠價格×(1+進銷差率)

進銷差率=(批發價格-出廠價格)/批發價格×100%

或=(批發價格-進貨價格)/過貨價格×100%

工業品銷地批發價格

銷地理論批發價格=[進貨成本×(1+商品在途天數×日利息率)]/[(1-損耗率)×(1-經營管理費率-利潤率)]

銷地批發價格=(起算地批發價格+運雜費)/(1-綜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發價格+運雜費)×(1+綜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發價格×(1+包括運雜費的綜合差率)

或=起算地批發價格×(1+綜合差率)+運雜費

工業品調拔價格

工業品調拔價格=供貨單位所在地當月×(1-調拔折扣率)

或=供貨單位收購價格或進貨價格(1+調拔加價率)

工業品零售價格

理論零售價格=[(批發價格+市内搬運費)×(1+周轉天數+日利息率)]/[(1-傷耗率)×(1-零售稅率-零售經營費率-純利率)]

零售價格=批發價格×(1+批零差率)

或=批發價格/(1-零批差率)

批零差率=(零售價格-批發價格)/批發價格×100%

或=(批零差價/批發價格)×100%

零批差率=(批零差價/零售價格)×100%

工業品質量差價

質量差價=比較品價格-标準品價格

比較品價格=标準品價格+或-質量差價金額

或=标準品價格×(1+或-質量差率)

或=标準品價格×質量比率

質量差率=(比較品價格-标準品價格)/标準品價格×100%

質量比率=(比較品價格/标準品價格)×100%

商品銷售額

預測全期商品銷售總額=預測日止累計商品銷售額+預計今後日平均銷售額×預測日以後的營業天數

商品購進額

預測全期商品購進總額=預測日止累計商品購進額+預測今後日平均進貨額+預測日以後的營業天數

商品儲備額

預測期末商品儲備額=期初商品儲備額+預測全期商品購進總額-預測全期商品銷售總額

商品流轉次數

商品流轉次數=商品純銷售額/商品資金平均餘額

商品流轉天數

商品流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商品流轉次數

或=(商品資金平均餘額×計算期天數)/商品純銷售額

進口盈虧額

進口盈虧額=進口銷售收入-進口成本

=進口銷售收入-進口處彙支出×外彙牌價-各項費用開支

進口每美元賠賺額

進口每美元賠賺額=自營進口商品盈虧額(人民币)/自營進口商品外彙支出(折合美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