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江蘇阜甯縣瓜蒌生産的實際情況,介紹了炭疽病、霜黴病、根結線蟲病、枯萎病、瓜絹螟、蚜蟲、茄二十八星瓢蟲、瓜實蠅與雜草等病蟲草害的發生危害規律。提出了使用病蟲系統監測、控制病蟲草發生基數、免疫激活提高技術、物理誘殺技術、安全用藥防治技術與高效藥械應用技術等綠色防控技術。
瓜蒌又稱吊瓜、藥瓜、圓瓜,屬葫蘆科栝蒌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瓜蒌籽藥食兼用,營養價值高,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睐。近10年來,在阜甯縣形成了一定的種植規模,高峰期種植面積近1000 hm2,當前種植品種以皖蒌9号、10号為主。随着種植時間的延續,瓜蒌病蟲害愈發突出,嚴重影響了産業的發展,筆者經多年的調查研究,摸清了本地瓜蒌生産中主要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并提出了全程綠色防控生産技術。
炭疽病是真菌病害,植株的葉片、莖蔓、果實均可發病,溫濕度對發病影響最大。藤蔓過密、通風透光差、地勢低窪、氮肥過多的均易引起發病。一般年份會有兩個發病高峰期:第一個高峰在6月上中旬-7月初的梅雨季,以夏瓜發病為主;第二個高峰在8-9月份的台風季,以秋瓜發病為主。正常表現為夏瓜發病程度重于秋瓜,皖蒌9号品種重于其它品。2019年10月上中旬調查,病果率最高田塊達40%;一旦發病,果實外皮皺縮腐爛,病斑後期結塊變硬,不利于對瓜籽采收,同時影響了瓜籽的産量和質量。
霜黴病在苗期、成株期均能發生,尤其是在生長中後期階段霜黴病更為常見。霜黴病主要危害葉片,初期侵染老葉,感病較重則會對全株都産生影響。發病初期,葉面上會先出現水漬狀的淡綠色或黃色的小斑點,後期整個葉面呈現出多角形的褪綠現象,并産生灰褐色、黃褐色的病斑,嚴重時葉片幹枯卷曲,最終整株枯黃而死。
由根結線蟲引起,在瓜蒌主根、側根和須根上形成許多大小不一的根結。一般連續種植3年以上基地發生逐年加重,連續多年在阜甯縣蘆蒲鎮、郭墅鎮、三竈鎮、新溝鎮等不同田塊進行調查,渠北高亢沙壤種植區根結線蟲病明顯重于其他基地,最重田塊病株率達1.13%。一旦發病後根部逐漸腐爛,藤蔓生長緩慢、葉片黃蒌,整株矮化、瘦弱,似缺肥狀,結果小而少。
多在植株挂果後發生,發病初期葉片下部葉片逐漸萎蔫,似缺水狀,嚴重時整株葉片下垂,莖基部有裂隙,并有黃褐色膠狀物溢出。低窪田塊及暴雨後排水不及時田塊往往導緻該病迅速發生。
以蛹或老熟幼蟲在枯卷葉片或表土中越冬,燈下越冬代成蟲多在5月底6月初查見,8月底至9月上中旬卵及幼蟲發生數量較高,田間危害明顯。瓜絹螟主要取食嫩葉,緻葉片穿孔或形成缺刻,發生嚴重年份,葉片僅存葉脈。
蚜蟲是瓜蒌重要害蟲之一,危害高峰期在5-8月份,主要吸食嫩葉汁液,可使葉片卷縮變形、萎縮,并引起病毒病。
7、茄二十八星瓢蟲以成蟲、若蟲啃食植株葉片和嫩果,一般年份有兩個危害高峰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底-9月上中旬。被害葉片僅留葉脈及上表皮,形成許多不規則透明的凹紋,被害果實形成許多凹紋,對果實的産量和品種影響較大。
6-9月是瓜實蠅的危害盛期。它在幼果皮内産卵,孵化,蛀食瓜果,破損瓜皮組織,影響籽胚發育,使瓜籽不實,增加癟籽,瓜籽産量下降,是瓜蒌的主要害蟲。
9、雜草本地瓜蒌田雜草主要有禾本科類的馬塘、牛筋草、看麥娘、硬草等,闊葉類的荠菜、牛繁縷、澤漆、小飛蓬和野老鹳等。
病蟲害系統監測是做好綠色防控的關鍵,必須貫穿瓜蒌生産的全過程,按照農作物病蟲調查規範,每5-7天調查一次病蟲發生種類,受害株、病葉率和蟲口密度,明确主要防控對象,準确判斷防治适期。
新拓展種植區選用無病壯苗,對根結線蟲病、病毒病具有較好地抑制作用;推廣工廠化育苗技術,培育壯苗、适時移栽、合理密植,輪作倒茬、清潔田園、及時拔除田間病株、摘除病葉、病果等;科學肥水管理,控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開展春秋兩季中耕松土,促進根部生長,減輕雜草發生。為瓜蒌健康生長創造良好環境。
利用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薹、寡雄腐黴等可誘導激活植物抗性和調節植物生長功能的特點,與不同防治藥劑的協同使用,提高植株抗逆能力。苗期噴霧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墓,表現為葉色黑綠、莖稈粗壯,發病少等優點,還可增加植株抗病性和提高幼苗對不良環境的抗逆能力,花期噴施氨基寡糖素和赤·吲乙·芸薹等調節劑可起到保花、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1)黃闆誘殺
利用蚜蟲、煙粉虱、瓜小實蠅成蟲對黃色的趨性進行誘殺,從而減少害蟲的發生與危害。通過試驗觀察,畝懸挂30片較為經濟,懸挂高度控制在網層下10-15 cm左右。
(2)燈光誘殺
在田間棋盤式按置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利用瓜絹螟、小地老虎、斜紋夜蛾、金龜子等害蟲對光的趨性誘殺其成蟲。單燈控制面積15-20畝,可有效降低蟲口基數。
目前仍未查見用于瓜蒌病蟲防治登記農藥,筆者經過調查和試驗,篩選了一些可用于防治瓜蒌病蟲害的藥劑品種。一是利用各種農用抗生素、病原微生物以及植物源殺蟲劑、殺菌劑,如多抗黴素、春雷黴素,氨基寡糖素、農用鍊黴素、除蟲菊素、Bt殺蟲劑,苦參堿、印楝素等防治炭疽病、霜黴病、瓜絹螟、瓢蟲、蚜蟲等多種病蟲害;二是利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開展應急防控。
瓜蒌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曆及配方藥劑推薦
6、高效藥械應用技術推廣先進且适用于瓜蒌田的高效藥械以減少農藥浪費、降低環境污染,提高農藥利用率和對病蟲害防治效果。
(1)熱霧沉降施藥技術
熱霧機是一種新型高效病蟲防治作業機具,可沿田埂施藥,無需進入田間,又能在最佳防治适期施藥,保證了防治效果,節省了防治時間,具有高工效、高防效、更減量、更環保等特點。
(2)多旋翼無人植保機作業技術
此類機械作業效率高,霧化效果好,可大面積作業,與人工相比可有效降低施藥成本,減少農藥用量,農藥高度霧化後更易吸附于植株表面,起到很好地防治效果。
瓜蒌病蟲害控制應在綜合防控曆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發生種類、發生期、發生量因地制宜開展精準防控,提倡農業、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盡量不施或少施農藥。開展防治時能用生物農藥絕不用化學農藥,嚴格掌握農藥是使用劑量和使用次數。在生産實踐中逐步制定出一套科學高效綠色生産技術,以提高瓜蒌的産量和品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