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30 21:17:11

來源:鹹甯日報

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夏季如何養生養心是關鍵)1

餘功龍

鹹甯麻塘中醫醫院 主治醫師

夏季是從立夏開始,經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 1 天。夏季是天之陽氣與地之陰氣交合之時,自然界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氣候炎熱,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

夏日炎炎,應如何養生?

《黃帝内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提出:“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這段話論述夏季養生,第一點是要“夜卧早起,無厭于日”。夏日晝長夜短,睡眠也要随之“夜卧早起”,以順應自然,如晚上睡眠時間不足,最好睡午覺補足。第二點是“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當夏天氣溫升高至一定程度時,人體會出現煩躁、易怒等症狀。此時,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遇事不可激動,以防“情緒中暑”。同時,人的精神要像夏天的萬物一樣,郁郁蔥蔥,蓬勃向上,心情愉悅,使人體氣機舒暢,這就是順應夏天萬物生長的養生之道。如違背此道,就是“逆心”。“逆心”的結果,是“秋為痎瘧”,“冬至重病”。

夏季為什麼要“養心”?心髒和夏季有何關系?

中醫認為心與夏季相應,《黃帝内經·素問》記載:“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黃帝内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志為喜。”這是根據古代陰陽五行理論,将心髒與熱、火、南方、苦味、赤色、笑、憂、喜等對應聯系起來。因夏季火旺,故夏季與心髒的關系十分密切。

夏季如何養心護心?

1、 低溫養心

夏天溫度高易緻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而加重心髒負擔,所以夏天養生還要躲避高溫,要熱中求涼,低溫養心。中醫認為,夏天溫度高、出汗多,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出汗太多會傷“心陰”耗“心陽”。夏天出汗過多,不僅易緻心腦缺血,還易引起血液濃縮及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加重心髒負擔,所以夏天養心要盡量減少活動強度,避免高溫環境,尋求陰涼之處。但因夏天又屬陽,陽氣主洩,該出汗時也不能“閉汗”,開空調時間不能過長,溫度也不能過低。平時要多飲白開水,出汗過多時,可喝一點淡鹽水緩解,千萬不能一直喝糖分過高的飲料以及冰冷的啤酒。

2、食物養心

中醫認為,夏季容易感到傷心煩躁而且會有食欲不振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應該多吃一些安神、開胃的食物。如茯苓、蓮子、百合等。雖然蓮子帶有苦味,但是它具有很好的清心火的功效,與粳米一起煮粥同食有不錯的療效;開胃食物則可以選擇烏梅、話梅等,這種小零食不僅能打開胃口還可以幫你解暑除煩。還适宜吃些涼性瓜果或蔬菜,如苦瓜、黃瓜、冬瓜、絲瓜及海帶、綠豆湯、菊花茶等,有清熱解暑、養陰除煩作用,但注意千萬不要過量。

3、靜養心

養心首先要做到心靜,靜則生陰,隻有陰陽協調,才能保養心髒。夏季要降低活動強度,避開高溫時間段,鍛煉時間不宜過長。有空可閉目養神,排除心煩雜念;多靜坐,也可以聽音樂、看書、打太極拳、瑜伽等入靜;調節好心情,不能大喜大悲。

4.中藥甯心

結合個人體質情況,可适當選用中藥泡服,調整陰陽平衡。素體虛弱,熱傷氣津而神疲乏力、口渴汗多者可以選擇西洋參片5-10片和麥冬10粒開水泡服;心煩、睡眠不實、口腔潰瘍者可選用蓮子心5克、淡竹葉5克、酸棗仁5克開水泡服;煩躁易怒、口苦口幹、眼睛幹澀者可選用菊花10朵、決明子10克開水泡服。

責編:丁婉瑩

本文來自【鹹甯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