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君實生物為什麼沒有盈利

君實生物為什麼沒有盈利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30 19:19:51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昨日,作為首家“新三闆 H股”的君實生物-B(01877.HK)在香港聯交所主闆挂牌上市,開盤股價報23.50港元,漲幅21.26%。截至收盤,君實生物-B報收23.75港元,漲幅22.55%,半日成交額4.313億港元,港股市值37.74億港元(昨日港股因聖誕節假期僅交易上午半天)。

12月10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君實生物”)在港交所網站披露了聆訊後資料集,中金公司擔任保薦人。君實生物12月11日至14日公開招股,發行價格區間為每股19.38港元-20.38港元,最終發行價定在下限19.38港元,最終發行約1.59億股,募資淨額約29.44億港元。

公司引入了7名基石投資者,包括LVC Funds、Highbury Investment Pte Ltd、北京鼎聯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俞建午、Megastar Investment、TR III及王樹君,合共認購2.42億美元股份。

近期在香港挂牌上市的生物制藥股接連破發。8月1日上市的歌禮制藥(01672.HK)招股價為14港元,但12月24日收盤報5.97港元,股價累計下挫超過50%。8月8日上市的百濟神州(06160.HK)股價上市以來一路下滑,24日股價收報78.15港元,相比108港元的招股價下跌超25%。9月14日上市的華領醫藥(02552.HK)雖然股價跌幅較小,不過同樣也未能擺脫破發命運。業内人士認為,君實生物昨日股價表現逆風起舞。

君實生物成立于2012年,專注于創新單克隆抗體藥物(簡稱“單抗”)和其他治療性蛋白藥物的研發與産業化。

2015年8月13日,君實生物挂牌新三闆,2016年8月18日變更股票交易方式為做市。2017年5月,君實生物入選創新層,并保持至今。目前,君實生物的股票在新三闆處于停牌狀态,停牌前最後的收盤價為21.41元(約24.26港元),市值約146億港元。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君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别為375.7萬元、114.8萬元和0元,同期君實生物的研發支出分别為1.22億元、2.75億元和2.18億元,共計6.15億元,是同期營收規模的125倍。

2016年、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君實生物期内虧損分别為1.32億元、3.21億元、2.73億元,共計虧損7.26億元。

在持續燒錢後,12月7日,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請正式獲得CFDA批準,成為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産PD-1抗體藥物,公司稱争取在2020年實現上市銷售。

但公司面臨跨國藥企百時美施貴寶的Opdivo(簡稱“O藥”)和默沙東的Keytruda(簡稱“K藥”)低價策略的競争,另外随着國内醫藥巨頭恒瑞醫藥、信達生物和百濟神州PD-1單抗産品進入申報階段,君實生物的PD-1單抗産品上市後将要面臨巨大的競争壓力。

首家“新三闆 H股”亮相 新三闆停牌躲過暴跌

2018年4月21日,全國股轉系統與港交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歡迎對方符合條件的挂牌、上市公司在本市場挂牌、上市的申請。“新三闆 H 股”的啟動,一方面滿足企業的融資交易需求,另一方面如後期配套制度能達到類似“滬港通”機制,引進香港機構投資者,将有利于改善新三闆流動性不足局面。

據财華社報道,“新三闆 H 股”制度出來後,君實生物赴港之旅異常順利,7月11日公司再次公告表示,H股發行的申請被證監會受理,直到8月6日晚間第一版招股說明書披露,基本上走完了赴港發行H股的絕大部分流程,這一過程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

此次君實生物發行H股,雖然估值并未上調,但新三闆對于企業的估值普遍高于港股。

在5月30日君實生物新三闆停牌至今7個多月中,市場對醫藥股可謂是“很不友好”,醫藥股估值大幅下殺,A股的藥品指數在這段時間中下跌近30%,港股的藥品股指數更是跌超40%。

通過政策的利好赴港上市,有利于君實生物融到更多的資金以面對高額的研發投入和漫長的研發周期。但此番登陸香港資本市場,能否獲得港股投資者認可仍待考驗。

30個月虧損7.26億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君實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别為375.7萬元、114.8萬元和0元,研發支出分别為1.22億元、2.75億元和2.18億元,共計6.15億元,是同期營收規模的125倍。從2016年至今年6月的30個月中,君實生物共計虧損7.26億元。

君實生物為什麼沒有盈利(君實生物逆風起舞難久飄)1

君實生物自成立以來,一直沒有産品面世,營收渠道較為單一,主要通過提供公司在持續的研發投入過程中不斷産生新技術以及利用新技術研發的新品種可以服務和轉讓的方式實現收入及現金流入,以支持在研項目的研發。

今年12月7日,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請獲得CFDA批準,成為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産PD-1抗體藥物。但獲批後實現銷售并盈利,仍需要不短的時間。

研發資金不能自給自足 嚴重依賴外來融資

據易三版報道,君實生物在董事長熊俊的運作下,2015年8月登陸新三闆後,在1年多的時間裡進行了5次融資,共融資金額13.18億,是目前新三闆醫藥企業公司中融資最多的。

2015年12月28日,君實生物發起首次定增,以每股63.49 元的價格,募資34932.82萬元,用于補充項目後續研發投入及産業化基地的建設。

僅1個多月後,2016年1月君實生物就發起了第二次定增,以每股63.49元的價格再次募資24972.58萬元,用于補充項目後續研發投入及補充營運資金。

2016年5月24日,君實生物開始第三次定增,發行價格為6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為3060萬元。募集資金用途為UBP1213臨床研究、JS002臨床研究、JS003臨床研究和補充營運資金。

2016年8月1日,君實生物公布了第四次融資方案,拟以9元/股的價格發行股票,預計募集金額36810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将全部用于PD-1 單抗和TNF-α單抗二種藥物的各期臨床研究。

2016年 12月22日,君實生物披露第五次定增預案,公司拟以每股9.2元的價格募集資金32000億元。募集的資金将全部用于PD-1單抗、TNF-α單抗、BLyS單抗、PCSK9單抗各期臨床研究以及上海臨港奉賢園區産業化基地建設和拓普艾萊新增注冊資本。

根據公告,君實生物前四次募資的9.98億元已到賬,第五次定增的3.2億元還在路上。

而2014年至2016年,君實生物分别實現營業收入580.19萬元、288.68萬元和593.91萬元。現有營收能力遠不能滿足後續的高研發投入,嚴重依賴外來融資。一旦君實生物募資能力跟不上産品的研發速度,或将會對項目的進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押寶“抗癌神藥”PD-1 能否賭赢?

君實生物主營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研發與産業化,公司的重點産品是——重組人源化抗PD-1 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簡稱“PD-1抗體”)的研發。

據智通财經報道,從銷售收入上看,PD-1/PD-L1藥物的全球市場規模隻用了3年時間就擴張到了超過100億美元,增長極其迅猛。并且以PD-1為代表的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已經成為腫瘤臨床治療的核心治療方案。預計2020年整個PD-1/PD-L1類藥物市場需求将超過數百億美元。

如此火熱的市場,國内的企業也開始紛紛布局。2015年12月24日,君實生物申報的“重組人源化抗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藥物獲批進入臨床,成為國内首家PD-1獲批進入臨床的研發公司。

君實生物表示,随着藥品研發步伐加快,公司力争PD-1單抗、TNF-α單抗在2020年獲得上市銷售。但生物制藥的産業鍊條比較長,包括靶點驗證、抗體産生、篩選、人源化、工藝優化、臨床前實驗、臨床試驗、生産上市。整個生物藥鍊條走下來到藥物生産上市一般需要8-10年的時間。

而君實生物 PD-1抗體2015年12月24日才獲批進入臨床。不得不說,實現2020年上市銷售,時間有點緊張。

與國内外5家企業同台競争

據智通财經報道,從市場需求看,基于PD-1/PD-L1的腫瘤免疫療法(此處以最易商業化的核心藥品為讨論對象)在國内市場需求雖大,但競争對手也不少。“K藥”、“O藥”分别于今年的6月、7月在國内獲得新藥申請批準,并率先進入了中國市場,“K藥”、“O藥”有先發優勢。

而在本土品牌藥中,除了君實生物外,信達生物-B(01801.HK)的IBI308、恒瑞醫藥(600276.SH)的SHR-1210均在2018年4月遞交了新藥申請,百濟神州(06160.HK)的BGB-A317已于2018年8月遞交新藥申請,按照進度來看,信達、恒瑞、百濟距離新藥上市獲批也不遠了,君實生物與其他5家企業形成競争在所難免。

且君實生物關于黑色素瘤适應症的JS001與目前已在國内上市的“O藥”形成直接競争,“O藥”2017年全球收入57.53億美元,在全球已有一定品牌效果,那麼,君實想要與“O藥”拉開差距,那麼藥物本身的效果及定價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對于JS001藥品的優勢,君實生物做了詳細介紹。其一是高親和力,其二是強勁的誘導内吞。JS001結合特異抗原PD-1受體後,阻斷PD-1與其配體的相互作用,同時誘導PD-1受體的内吞,抑制PD-1在細胞膜表面的表達。

但JS001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這與“O藥”相似。在使用JS001治療腫瘤時,會誘導出自身免疫的不良事件,這其中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胰腺炎、間質肺病、糖尿病及結腸炎。暫停或停止使用JS001後接受類固醇療法,自身免疫不良事件才能得到控制。

至于定價方面,君實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将以一個具有優勢性的價格發行新藥,以便快速滲透市場。但K藥早已以優惠價格搶占了深圳社保,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的滲透率對銷售渠道的要求将會更高。

抗癌明星藥商業化 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

據《證券日報》報道,PD-1作為抗癌明星藥,耗費了君實生物大量的資金投入。

君實生物表示,與傳統腫瘤治療方法相比,免疫治療是一種全新抗腫瘤治療理念,目前國内尚未普及。由于腫瘤患者和醫生對單抗藥物安全性和療效還缺乏了解,因此,潛在腫瘤患者和醫生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傳統的标準療法;其次,由于免疫療法昂貴的治療費用,腫瘤患者可能選擇放棄免疫療法而使用傳統療法。因此,藥品上市存推廣風險。

東方高聖執行董事瞿镕表示,君實生物的商業化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企業自身銷售體系的建設。這是公司第一個産品上市銷售,整體的銷售體系需要磨合,而且進入醫院銷售的環節衆多,需要一個過程;第二是外資藥的競争壓力,目前兩個進口産品以美國一半的價格進入中國市場,給國内企業壓力很大,既要比進口更低,又要保留足夠的市場費用和利潤空間。”瞿镕認為,更大的挑戰應該是來自于後面很快要批準的同行,比如恒瑞醫藥等老牌企業,這些公司已經建立了強大的腫瘤領域的銷售體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