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身體上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損傷機會較多的關節。膝關節由股骨、胫骨、韌帶、半月闆和滑膜等結構組成,易出現膝蓋紅腫和疼痛。膝蓋各個部位的損傷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有很大差異,經常膝關節不适的人群應多留意自身症狀。
1、韌帶損傷
韌帶損傷通常是受到外傷導緻的,受到損傷後可明顯聽到咔嚓的聲音,這說明韌帶斷裂。急性韌帶斷裂會使得關節腫脹、疼痛、關節活動受到限制,甚至會導緻關節脫位和畸形。休息幾天後腫脹和疼痛症狀消失,不過膝關節不穩定,急起或急停時不能發力。因為運動過程中不能發力,因此易再次受到傷害,後期也易并發韌帶損傷和半月闆破裂。輕微撕裂可經過康複鍛煉恢複;斷裂以及嚴重碎裂時必須通過手術方式重建,這樣能保持關節穩定。
2、軟骨損傷
膝關節軟骨損傷分為兩類,一類是慢性磨損退變,是因為髌骨關節和股骨髁軟骨磨損所引起的,這是骨關節炎的早期症狀,其主要表現是關節有明顯的酸痛感,局部壓痛,膝蓋内側有酸痛感以及爬樓梯時疼痛,久而久之症狀會逐漸加重,久坐後無法做起,天氣變化後膝關節有明顯的不适感,活動後能緩解。
慢性軟骨磨損較輕的病人可合理用止痛消腫藥物,适當做能減少關節負重的運動,積極控制體重;磨損嚴重的人群需置換人工關節或關節清理。還有一類是軟骨剝脫,其主要表現是關節交鎖,行動時活動受到限制,這種情況下需通過關節鏡清理遊離的剝落軟骨,避免在關節腔内遊動,不然會損害其他部位。
3、關節周圍急性拉傷
大部分關節周圍急性拉傷是肌肉拉傷,特别是小腿三頭肌拉傷,易發生在球類運動中,其主要症狀是出血、腫脹、疼痛以及活動受到限制,不過可通過保守治療恢複。
4、半月闆損傷
半月闆損傷易發生在關節退化和愛運動的人群身上。上了年紀後關節逐漸退化,沒有明顯的外傷史,症狀跟骨關節炎症狀差不多。愛好運動的年輕人由于急性外傷導緻關節腫脹和關節卡住,雖然休息幾分鐘後能緩解,不過關節在特定的部位時會卡殼。輕者可嘗試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無效以及嚴重撕裂的人群,還需進一步做縫合修複術。
溫馨提示
行走坐卧跑跳等多種活動都離不開膝關節,因此受傷的風險較高,平時應多做膝部保健運動,能促進局部氣血流暢,起到健身強膝和防病治病效果。不能做膝關節半屈旋轉動作,以免引起半月闆損傷。避免身體過度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負擔,每天控制總熱量攝入,多運動來維持正常體重。少穿高跟鞋,應選擇厚底且有彈性的軟底鞋,能減少膝關節所承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磨損。膝關節是身體上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也是損傷機會較多的關節。膝關節由股骨、胫骨、韌帶、半月闆和滑膜等結構組成,易出現膝蓋紅腫和疼痛。膝蓋各個部位的損傷表現出來的症狀也有很大差異,經常膝關節不适的人群應多留意自身症狀。
#家庭醫生超能團#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
1、《膝關節出問題先自查》,生命時報,2021-01-29
2、《膝關節出問題,要對照它們先自查!學會這幾招,關節多用20年》,人民好醫生,2019-08-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