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謊話,他說出來10個人有8個人信。”
這句話形容的是陳相貴,在“萬裡大造林”還沒有暴雷之前,陳相貴是東北有頭有臉的人物,曾在趙本山的《劉老根2》演過馬書記,正派角色,說的台詞也是正能量,自然有很多人選擇相信他的企業。
2004年是陳相貴最風光的時候,他每天進賬有七八千萬,就是他鼓吹的“萬裡大造林”項目,隻要認購一定的樹木,兩三年後準能拿到一筆收益,用陳相貴的話來說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有了陳相貴營造出來的好人設,他也為了進一步蒙蔽投資者的眼睛,宣稱公司有5架飛機,而他也花了150萬在北京買悍馬,182萬拍下手機靓号。
在“萬裡大造林”發展的頂峰期,陳相貴的業務遍布12個省市,營業額達到了12.79億,共有3萬人給陳相貴的“夢想”買單。
陳相貴,究竟有何本事?
一、
陳相貴是黑龍江人,他在農村度過自己的童年時代,但那無憂無慮的生活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他想要走進城去,做個城裡人。
他給自己規劃了兩條路,一個是上大學,另一個是當兵。陳相貴上過高中有機會上大學,可他卻憑着自己的小聰明,去當了兵。
因為陳相貴的長相老實、善良,很少人會認為,長成這樣的人,會騙人。
在征兵入伍期間,陳相貴的體重不夠,體檢當天,他硬是呼哧呼哧喝下了兩大碗鹽水,體檢過關後,他又騎着自行車去找将要離開的工作人員,偷偷說:“我知道村裡隻有一個名額,他們是初中畢業,我是高中畢業,我去最合适。”
有了陳相貴這一番話,最後陳相貴在衆人羨慕的眼光中,去内蒙古當了一名森林警察。
陳相貴最大的抱負就是出人頭地,也擅長找跳闆,5年後他複員,懷裡揣着500塊錢,沒有回家光宗耀祖,而是在城裡給一個日化用品工廠推銷洗衣粉。
在一心想要做首富面前,陳相貴也展現了他非凡的推銷才華,很快就賺到了幾千塊,他閑下來盤算了一下賬本,感覺給人打工不劃算,還不如自己創業幹。
最後陳相貴找到了一個校辦的日化工廠,對方看他是個毛頭小子,當時他才22歲,總覺得他不靠譜,陳相貴把幾千塊現金一下子拿出來,對方眉笑眼開,答應了給他承包。
能走到這一步,陳相貴也算好了接下來要走的第二步、第三步。他從一個大型的洗衣粉廠進貨,然後自己在小工廠裡加工,把洗衣粉裝進小袋子裡,貼上自己的“8分鐘”牌子。陳相貴第一次創業,就做“8分鐘洗衣粉”。
完成這一步之後,他才上街推着三輪車叫賣,起初銷量不佳,陳相貴想到了做廣告,他結識東北當地的小品演員高秀敏,拜托她幫忙拍一支廣告。
雙方從這之後奠定了合作的基礎,從“8分鐘洗衣粉”到“萬裡大造林”,陳相貴利用“明星效應”的途徑,正是來自與此。
有了廣告之後,8分鐘洗衣粉從一天賣一車,到後來就慢慢變成了2車、3車、4車...
業績蒸蒸日上,陳相貴也把總部搬到了四平,順帶收購了打工過的日化廠。陳相貴這一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他并不滿足。
二、
陳相貴的人生格言很簡單,簡單到大部分人都相信了,那就是“幹幹淨淨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這隻是陳相貴的一面之詞,從他做洗衣粉生意就可以看出來,他搞懂了遊戲規則,就敢大膽放手去做。可光做洗衣粉生意,靠每一包的微薄利潤去積累千萬财富,陳相貴總覺得有些慢,四處尋找“二次創業”的機會。
90年代的體育給了陳相貴一絲機會,他四處派人到各地尋求合作,然後自己安排人拿大獎,其餘人拿那些小獎,靠着這一手法,陳相貴至少賺取了千萬,直到有人在西安爆出交易内幕,陳相貴這才作罷。
另一邊,陳相貴把時間都花在了斂财上,無心經營洗衣粉的業務,在南方市場競争不過,有意放棄,再次尋求轉型。
找生意路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陳相貴找來找去,盯住了趙本山,彼時《劉老根2》正在招演員,陳相貴通過高秀敏的介紹,以贊助商的身份進組,并且還給趙本山提供兩輛豪車使用。
陳相貴是半路出家,怎麼演都達不到趙本山的要求,但因為他是贊助商,也不能臨時換人,隻能一起幫助陳相貴把馬書記一角演好。
在演戲的過程中陳相貴遭遇了不少打擊,他還是收獲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因為他在劇中扮演的是一個正派的馬書記,加上他老實本分和善良的外表,讓衆人了解到了在大東北,還有這麼一号人物。
萬事都得打基礎,“馬書記”一角,給了陳相貴謀劃“萬裡大騙局”的底氣。
在拍戲的過程中,陳相貴了解到“林業”将有一陣風口,他心中早就規劃了商業版圖,想要利用趙本山的“名人效應”,替他站台,但趙本山醉心演藝,無心做生意,隻好婉拒作罷。
陳相貴眼見請不動趙本山出山,轉頭找了昔日的合作夥伴高秀敏、何慶魁夫婦,沒有誰會嫌錢多,他倆應承了下來,在“萬裡大造林”公司開業後,擔任副董一職。
陳相貴在2003年先是在内蒙古成立公司,他給“萬裡大造林”定下了一個經典的模式,那就是托管造林。公司從當地拿到了“白菜價”的地,轉頭賣出了天價,一株樹苗幾千,隻要有人認購,兩三年後就肯定有超額收益。
陳相貴的故事講得好,又有人站台,他在沈陽新城子的幾千畝株地被一搶而空,陳相貴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但滿足感卻遠遠未滿足。
三、
首戰告捷後,陳相貴放眼全國,開始到内蒙古造林。離開了東北這片土地,陳相貴必須找到一個号召力強的人,可是苦于無人脈,他想到了拍戲這一招。
對于陳相貴來說,在趙本山那兒他上了“演戲突擊班”,對表演有了興趣,恰巧公司的副董要開新劇本《聖水湖畔》,他用同樣的辦法帶資進組。
在拍攝的過程中,陳相貴還是保持着他質樸的一面,與人和善往來,吃飯就吃路邊攤,毫不在乎自己是個億萬富豪的身份。
有一次,他問同組演員,說:“你認不認識趙忠祥?”趙忠祥老師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他的搭檔是楊瀾,兩人經常在一起做節目。捋清了這層關系,就可以明白陳相貴想要通過趙忠祥,攀上楊瀾,請她來做節目。
好在對方給陳相貴請來了趙忠祥,三杯兩盞淡酒過後,陳相貴喊出200萬的價格,請楊瀾到東北做了一期專題片《大造林》。
當大家看着畫面裡那廣闊的天地,以及“萬裡大造林”的夢想,還有“托管造林”的暴富計劃,沒有人相信這是一場騙局。
這樣一來,陳相貴就有了造勢的噱頭,他大肆招攬人員派發廣告宣傳單,還組織宣講會,陳相貴親自上台講述他的美好未來,短短幾年下來,陳相貴吸引了12個省、3萬多人來參與,從東北到内蒙古,從山東到河北。
陳相貴為了打消“買林人”的顧慮,還花幾十萬租下了20多套别墅,每月定期跟客戶見面,聊聊他的發家史,以及隔壁放着5架飛機,雖然是報廢的飛機,但陳相貴裝點門面是足夠的了。
為了向外界展現“萬裡大造林”的實力,陳相貴聽說河北有手機靓号在拍賣,他派侄子前往,花了182萬的天價,買了一個手機靓号。陳相貴在飲食上簡單,在造勢上可舍得花錢,一年投入的廣告費就要5000萬,錢從哪裡來?自然是從“買林人”的身上來。
這麼大的騙局,難道“萬裡大造林”内部的工作人員就沒看出來嗎?其實不然,陳相貴跟下面99個子公司是利益共存體,隻不過陳相貴站在金字塔的塔尖,他吃肉,能給銷售人員一年分2個億。被賺錢蒙蔽了雙眼,自然就沒有人去在乎渠道的幹淨和肮髒了。
不過買林人也有清醒的,他們發現這是一個騙局後,就向陳相貴索要投資款,陳相貴很清楚這裡面的道道,一口答應下來,還願意多給幾十萬補償。等買林人接過補償款,轉頭陳相貴就用“敲詐”的口子,把買林人送進去。
除了買林人,還有陳相貴身邊的一個助理叫王德印,他摸清楚了陳相貴的斂财術,打算向相關部門舉報,轉頭兩人私了,王德印就進去了。
從這些事情看來,陳相貴是一個對金錢有極大占有欲的人,誰要是妨礙他賺錢,擋了他的道兒,陳相貴那可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就算陳相貴包裝得有多麼好,欺騙總戰勝不了真相,正義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2007年8月22日,“萬裡打造林”的騙局被揭開後,陳相貴被相關人員帶走,被判11年。
陳相貴曾說過,他最感謝父母,因為父母給了他一張善良的外表。也正是如此,誰都想不到,在天使的面貌之下,會有一張魔鬼的臉孔。出獄後,陳相貴曾現身春晚現場,可是如今,光靠那張善良的外表,誰也不會再上同一回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