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天麻,生杜仲,桑寄生,川牛膝,鈎藤,黃芩,菊花,珍珠母,茯苓,丹參,益母草,赤小豆,柴胡,槐米。
關于這個藥方我要跟大家再講一個案例
這位病人第一次就診時是56歲,一個月前因為情緒波動出現了頭暈、頭痛,伴有兩脅脹痛,夜間入睡困難,持續一個月一直不見緩解,飲食尚可,二便調,往期高血壓病史大約有10年,平日裡服用降壓藥,因沒有規律檢測血壓,血壓控制情況不詳,測量血壓為158/80mmHg。下肢稍有水腫,舌質紅,舌苔白,脈沉弦。
二診:病人訴頭暈頭痛較前減輕,兩脅部疼痛消失,雙下肢水腫減輕。于門診檢測血壓140/80mmHg,舌苔稍膩,脈沉弦。上方去珍珠母、赤小豆,加生白術。
三診:病人頭痛、頭暈已經完全緩解,測血壓130/80mmHg,舌薄白,脈沉。在上方基礎上,去黃芩、柴胡,給予中藥湯劑14付,以鞏固療效。
這位患者就是屬于肝腎虧虛,肝陽偏亢型原發性高血壓,方中杜仲、桑寄生平補肝腎,天麻、鈎藤、菊花、珍珠母疏肝柔肝而不傷肝氣;因病人下肢稍有水腫,屬于水濕不運,給予茯苓、川牛膝、益母草、赤小豆以活血利水消腫;病人肝失疏洩,肝氣郁滞而兩脅不适,遂加用柴胡、槐米以疏散肝郁。全方在補腎平肝基礎之上,靈活應用活血利水、疏解肝郁,清肝洩熱之法,從而更好地調理疏通人體氣血陰陽,對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有啟示意義。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心腦血管事件相關的死亡率約占全球總死亡率的30%,其中約有50%的心血管事件和卒中事件都是由原發性高血壓直接引起。
近年來,西藥在降低血壓,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改善心腦血管疾病預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樣也面臨藥物副作用明顯、血壓波動較大、停藥後血壓反彈等問題。
中醫學中并無原發性高血壓名,根據其症狀體征,通常将其歸于“眩暈”“頭痛”等疾病的範疇,辨治過程中往往以肝腎為軸心,根據病人虛實偏重不同,結合具體的病理因素,随證加減用藥。
如果你也有高血壓等問題,可以再評論區留言,看見會給大家回複的。#中醫# #中藥# #高血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