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這句話出自《論語·季氏篇》,意思是說,孔子說:“君子有九種考慮:看的時候,考慮看明白了沒有;聽的時候,考慮聽清楚了沒有;臉色,是否溫和;容貌态度,是否莊矜得體;說的話,是否忠誠老實;對待工作,是否嚴肅認真;遇到疑問,考慮怎樣向人家請教;将發怒了,考慮有什麼後患;看見可得的,考慮是否應該得。”
九思或九種考慮,很多朋友可能是第一次聽到,但大多數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體會和或深或淺的教訓。這裡說的思,不僅僅是事前考慮,更是思與行的統一,換句話說,它直接指向的就是行。
視思明
看明白,可不是一種容易的事。走馬觀花,看不明白。不懂不熟,很難看明白。弄虛作假,故意讓你看不明白。巧言令色,讨人歡喜卻讓人混沌。難得糊塗,你就不想看明白。真要看明白,得有定力,得下功夫。
聽思聰
聽清楚,首先你得有聽的欲望,有認真的态度和傾聽的習慣,這是前提。聽清楚,要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儲備。聽清楚,要有分辨能力。言外之意,話裡有話,或者幹脆是假話,貌似清楚,實際還是糊塗,照樣挨蒙。聽清楚,要講究技巧,學會抓重點、抓關鍵。關鍵的話得用筆記下來,否則過後忘了,又不清楚了。聽不清楚話,誤人誤事。
色思溫
好臉色,是一種涵養,是一種人生态度,是健康的表現。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世間可笑之人。好臉色,悅己悅人。好臉色,事半功倍。有恩怨,一笑了之;待人處事,春風拂面。貧而樂,富而好禮。在外好臉色,在家好臉色。人生沒有比快樂更重要的事情了。
貌思恭
儀表、舉止、言談莊矜得體,無論是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素養。妝容、衣着分時節看場合,坐、卧、站立、行走有講究。到異國他鄉,要入鄉随俗。于内,心态平和;于外,遵守禮儀規則。莊矜得體和貧富沒有什麼關系,自尊自重,尊重他人,自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言思忠
中國有很多關于說話的成語,如金玉良言、謹言慎行、言之有理、胡言亂語、言多必失、禍從口出等等,不勝枚舉。可以說,這些成語是關于說話的祖訓。“言思忠”也是祖訓。說話要忠誠老實,這樣才能獲取别人的信任,但說話也要看場合,看對象,講分寸,講藝術。
事思敬
敬業是人人贊美的品質,但要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光有态度還不行,得有從事這項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才幹,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能創造性地完成工作,能克服困難,持之以恒,前途不可限量。執行力是衡量敬業的标杆。敬業還須有方向感,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疑思問
受知識、閱曆、資源、天賦和時代變遷等因素的影響,人人都有想不清楚、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問是學的開始,問是解決問題的階梯。無知不可怕,怕的是坐井觀天,自以為是,懶惰懈怠。當然,也不能問一些反複的、愚蠢的問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忿思難
現代人火氣越來越大,校園霸淩、網絡暴力、路怒症、家庭暴力、公共暴力等事件不絕于耳。憤怒害人害己,後患無窮,按時下流行的說法就是“沖動是魔鬼,親人兩行淚。”多一點包容、寬恕、諒解,包括對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笑一笑煙消雲散。
見得思義
楊伯峻先生把這句話解釋為:看見可得的,考慮我是否應該得。世間好東西太多,金錢、物質、美色何等誘人,不可得的堅決不取,伸手大概率被捉,僥幸逃脫也會心神不甯。可得的,取之有道,取之有義。
未來之事太多太多不确定,願君思而後行。(吳傳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