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牛排的坑有多少嗎?
去店裡吃,有的餐廳人均四五十吃到飽,有的餐廳花上好幾百也不得勁。
網購牛排,有的送刀叉醬料十幾元就能搞定,有的啥都沒有光一塊肉就幾百元。也不知道該擔心前面那些商家賠本,還是擔心錢包被後面的商家掏空。
關于牛排的各種名字也不少,什麼合成、整切、原切牛排,菲力、西冷、肉眼牛排,還有孩子們特别喜歡的兒童牛排。
都是牛都是肉,到底能有啥大區别?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讓你吃個明白和放心~
一、合成?整切?原切?
牛排根據不同的加工處理方式,可以分成兩類:合成和原切。
原切牛排會根據這塊肉在牛身上的部位來命名,比如西冷、肉眼、菲力等。
我們之前已經做過科普,有需要的朋友點擊這裡:
菲力、西冷、肉眼,草飼還是谷飼?牛排到底該怎麼選?
而合成牛肉,一直都被人們diss,懷疑是一些劣質肉合成而來。
不少商家抓住了大家這種懷疑心理,打造一個新說法:拒絕拼接,隻做整切。
這裡的整切又是什麼呢?聽起來好像還不錯的樣子,難道是原切的代稱或者别名嗎?
并不是。
目前市面上很多寫着“整切”的牛排,其實添加了不少東西。比如下圖這款整切的配料表:
長長的一大串,和原切還真不是一回事。
我們翻查了相關的研究,裡面有對整切牛排的定義:
所以,整切牛排和合成牛排一樣都屬于速凍調理食品,隻不過用的原料可能是一塊完整的肉而不是拼接肉。它更像是原切和合成之間的過渡産品。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不管是合成還是整切,這類調理過的牛排隻要符合國家相關标準,都可以吃。沒有什麼“内幕”,是正常的加工工藝而已。
不過,相信還是有不少人在意這些牛排的品質區别的,畢竟不管是幾十塊還是幾百塊,都要花個明白,吃個明白。
二、它們的差距在哪裡?
合成牛排和整切牛排在調理過程中為了提升口感,增加嫩度等,會想很多辦法。
比如加水滾揉,添加保水劑、增稠劑等,和原切牛排相比,它們有很多特點。
比如這幾點:
1 . 含水量更高
我們測定了不同牛排中的水分含量。
結果如下:
調理牛排的水分含量要比原切牛排高,原切牛排與正常牛肉差不多。
我們換算了一下,這個量相當于 100 克的牛排會多加大約 50 克的水,這也是調理牛排相對便宜的原因之一。
2. 多加了添加劑和輔料
為了保水、改善品質,調理牛排都會加一些添加劑,比如磷酸鹽、卡拉膠還有各種香辛料:
這其中,卡拉膠是被妖魔化最嚴重的。
它其實就是一種食品級增稠劑、穩定劑、乳化劑,一般從海洋紅藻等天然植物中提取而成。
按照相關規定,卡拉膠不得用在生鮮肉裡,但可用在調理類肉制品的生産加工裡。在标準規定的限量内,就不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這些牛排隻要不違規添加一些非食品級成分,都是合規合法的。
3. 存在微生物問題
行家認為好的牛排如果做成全熟,根本吃不出高端食材的風味。
但調理牛排要經過解凍、滾揉、腌制等加工過程,内部更易滋生細菌,可能導緻産品細菌總數偏高。
如果不做成全熟,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等胃腸不适的情況,更别提給胃腸功能發育不夠完善的孩子們吃了。
所以不管是整切的還是合成的,這種調理牛排最好做成全熟。
圖片來源于網絡
4. 口感有差異
我們召集了實驗室愛吃肉肉的小夥伴們,分别品鑒了原切牛排和整切調理牛排。
他們反饋:
整切調理牛排的口感比較嫩,沒有什麼嚼勁,牛肉香味不夠,調料味會比較重。
原切牛排的肉感更紮實。
動圖來源于網絡
所以,如果想品嘗牛肉的真實口感,小夥伴們可以選擇原切牛排試試;
如果更喜歡各種口味腌制好的牛排,對牛肉原本的口感要求并不高,那麼可以選擇合成、整切,它們的價格更實惠些。
接下來我們就教教大家在購買的時候,怎麼買到自己真正想買的那一類牛排。
三、怎麼挑牛排
雖然我們并沒有排斥合成和整切牛排,但選擇權是大家的,花了錢,咱總得知道買回了啥。
現在大多數牛排的外包裝并沒有标識“調理肉制品”,隻會在配料表的小字部分做提醒,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以下 4 招就是我們的辨别方法:
1. 看配料表
經常看老爸評測文章的粉絲們,一定都知道看食品包裝配料表的重要性。
通過配料表可以看出,調理過的牛排配料表中除了牛肉之外,還有水、各種輔料和添加劑。
而原切牛排配料表隻有牛肉。
2. 看執行标準
調理牛排屬于速凍調理肉制品或速凍菜肴制品,執行标準是 SB/T 10379速凍調理食品。
原切牛排屬于冷凍分割肉,一般執行GB 2707 鮮(凍)畜、禽産品或者GB/T 17238-2008 鮮、凍分割牛肉。
3. 看外形
原切牛排形狀大多不規則,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塊;
而很多調理牛排會對牛肉進行适當修整和塑形,讓牛排看起來更好看,也更有利于加工。
4. 觀察解凍狀态
調理牛排解凍後肉質比較松散,水分滲出較多,色澤會比較暗;
原切牛排解凍後相對緊實,沒有太多的水分出來,比較接近牛肉解凍後的顔色。
看到這裡,我們已經了解了各種牛排的差别,那麼兒童牛排,到底是這些牛排裡的哪一類呢?
它們到底有多優秀,才能被冠上“兒童”兩字,專門給小朋友吃?
它就是——兒童牛排。
但其實,兒童牛排并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小朋友吃的。
從實際情況來說,牛排還真沒有按照年齡分的,如果有兒童牛排,為啥沒有青年牛排、中年牛排、老年牛排呢?
它就像這幾年冒出來的兒童醬油、兒童榨菜一樣,是個大大的坑。
我們買了一些兒童牛排回來,乍一看就發現了問題:
這幾款兒童牛排,居然隻有一款沒有額外添加輔料,其餘幾款都加了水和各種添加劑,其中多的一款高達 24 種!
這些牛排主要添加了一些調味料、卡拉膠、磷酸鹽等等,可以改善牛排的嫩度,使牛排更有味道。
我們邀請了一些試吃員感受了下,他們表示:
這些經過調理的牛排确實很嫩,調料味很明顯,但牛肉本身的味道基本都被掩蓋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兒童飲食盡量保持食物自然的味道,少添加不必要的調味料。這些所謂的兒童牛排很可能妨礙孩子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接着我們對比了這些兒童牛排和原切牛排的鈉含量。
很明顯, 6 款中有 5 款兒童牛排的鈉含量遠遠超過原切牛排。
對于 2~6 歲的兒童來說,鈉的建議攝入量是 1200 毫克/天,如果是這樣的一塊牛排吃下去,就占了一天建議量的一半。
清淡口味有利于幫助孩子們體驗和認識食物的天然味道,讓他們更喜歡食物本身,另外減少鹽的攝入還有助于降低兒童期及成年期的慢性病風險。
這樣的鈉含量,顯然不适合。
大家不管在給孩子購買面條、牛排還是零食時,都可以先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鈉含量超過 30%NRV(600毫克/100克)的食品需要少買少吃。
那麼它們的品質會不會比較好呢?
揮發性鹽基氮是衡量肉新鮮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标。但由于目前很多兒童牛排并不屬于冷凍分割畜禽肉,我們無法用對應的國标去要求它們。
所以我們按照綠色食品畜禽肉制品行業标準中對調理肉制品的要求——揮發性鹽基氮 ≤ 10毫克/100克,來作為一個高标準的參考。
實測結果如下:
如果按照高标準去要求,很多兒童牛排都不盡如人意。有 4 款是大于 10 毫克/ 100 克的。
在調理牛排成品檢測中,是否引入“揮發性鹽基氮”指标是值得商榷的。我們期待之後能有新标準來對這種調理牛排進行指導。
兒童牛排通常賣得不便宜,看來高價格的背後并不是真正的品質保證。
除此之外這些調理的兒童牛排還會額外加水,我們測了一下,含水量高的可以達到 80% 。正常牛肉的含水量大概是 70% 。
可以算出,100 克的兒童牛排,大概就要多加 50 克的水。水可比肉便宜多了,所以煎完後會縮水一大圈。
兒童牛排就因為“兒童”兩個字而完完全全抓住了父母“要給孩子最好”的心态,但是在這裡我們想和大家說:
千萬不要因為寫着“兒童”,就默認是最适合孩子的,認真看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你會發現自己能避免不少坑。
至于成人吃牛排,愛吃原切、整切還是合成,愛吃菲力、西冷還是肉眼,你的嘴巴說了算。
别忘了如果别人問你幾分熟,最好的回答是:全熟,謝謝。
參考文獻:[1]趙仁發.生制牛排加工工藝及質量總結[J].食品工業,2020,41(02):25-2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