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市場關門了”,日前,這條消息在玉林人中不胫而走。
“不僅我學生時代的文具用品都是在城中市場購買的,我小孩的作業本也是……家裡幾代人的回憶啊”。
城中市場,這裡曾是火爆一時的專業市場,走過了30多年風雨,如今停業整改。無數回憶将就此定格。
不少市民問,幾代人的“城中回憶”還能回來嗎?
城中市場
商戶陸續搬離
1月通知撤場,2月清場,商戶們陸續在搬離。
從内環路上經過,你能感受到離别的氣息,沿街大門已拉下閘門,上面張貼的停業通知也顯得格外顯眼。
商戶搬離通知
除了一樓騎樓街鋪面,二樓還有部分商戶在營業,“甩賣”“清倉”的字樣随處可見,除僅剩的幾家商鋪外,其他早已撤離。
正在購買建築裝修用品的劉先生說,聽說市場要關閉,趕緊過來和老客戶見見面,“幫襯了20多年,聽說要搬走,一是來拿點貨,二是留個電話,方便以後聯系。”
市場内的商戶已陸續搬離
“從20歲進入市場,到現在50多歲,陪伴了自己大半生。現在要離開了,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繼續經營,真的有點不舍”一位商戶說到這裡,眼眶裡的淚水不禁直打轉。
四代人在此購物交易
城中市場經營商品種類繁多,吃穿住行都涵蓋了,家住新民社區的梁女士說,“一家四代人都在這裡交易過。”
“家裡缺什麼,大都來城中市場購買,而且很便宜。”梁女士感慨道。
騎樓的店鋪很多都已關門
對不少老玉林人來說,城中市場就是購物天堂。90後市民羅小姐對城中市場也是充滿感情,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放學回家路上最愛跑進城中市場逛逛。“那時候中小學生最流行、最時髦的學習用品,都在城中市場買。”羅小姐說。
藏在校服袖子裡的小手鍊、偷偷塗抹的指甲油、送同學的小禮品,還有風靡一時的大頭貼……城中市場承載了不少“90後”的青春回憶。
城中市場的前世今生
城中市場,最早在該地段叫環西路市場,1952年,玉林在城區舉行兩次物資交流會,第一次會址就在現在的城中市場、甯屋角一帶,盛況空前。
之後,環西路市場更名為紅星菜市。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的繁榮,商品經營專業化的市場逐漸形成。在紅星菜市周邊,自發形成小五金制品、家具日雜用品批零市場。
還有少部分商戶還在經營
為了改善經營條件,政府部門将原紅星菜市改建為城中小五金制品專業市場,簡稱城中市場。
據了解,城中市場1988年4月5日動工興建,1989年4月30日竣工,框架結構,樓高7層,建築面積9300平方米。
城中市場自此“脫胎換骨”。市場一、二、三層為交易場,四樓為展銷廳,共設推位5000個。經營範圍涵蓋30多個大類300多個品種。成為當時城區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玉林市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市場之一。
如今要停業的城中市場,是近百年前環西菜市最後的影子。
盡管難舍,但更盼未來
商戶的擔憂目前看來還沒有明朗。城中市場管理方相關負責人說,這次主要是因為消防不合格,存在一些隐患,所以停業整改,以前也曾出現過這種狀況。而重新開發也有一定難度,雖說地段好,但面積有限、開發空間有限。
城中市場
縱觀玉林的老市場,龍船市場、中藥材市場、糧油市場等,都經曆了一系列的改造,有升級改造後重新開業,有從此消失。
城中市場這次停業改造,何去何從……
關于我們
圖文采集:記者 周立華
責任編輯:蔣西河
玉林日報社全媒體矩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