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雍正王朝解密篇6——總106期)
在雍正王朝中,很多人講年羹堯回京表現就是一步錯棋,也導緻了自己最後的被殺。尤其是雍正帝請他吃飯,席間提出了三個請求,結果被年羹堯一一否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本期話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打了勝仗回京,為什麼要拒絕雍正帝的三個請求?
一、
得勝回京的年羹堯:
在雍正王朝中,尤其是年羹堯打了勝仗回京那一段情節刻畫,讓很多人看了後,直覺得年羹堯良心被犬給吃了,怎麼可以這樣飛揚跋扈、目無皇帝呢?
尤其是他面對軍士卸甲時那一句著名的語錄:
“他們隻知道軍令,不知道皇上!”
讓雍正帝大為惱火,而又不敢對年羹堯發火,最後隻得把這個火氣發到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身上,不停地讓年秋月卸甲,弄的年妃莫名其妙的脫衣服……
其實在年羹堯進京的那一刻起,孫嘉誠就已經跳着腳地直喊:
“簡直無人臣之理,我要參他,我要參他!”
之所以孫嘉誠這麼氣憤,原因就在于年羹堯進京的時候,面對衆臣的跪迎,而年羹堯竟然坐在馬上,視而不見?
後來孫嘉誠又收集到其他幾個罪狀:
第一就是山東直隸大旱,根據于成龍的易理推算,是因為朝中有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年羹堯;年羹堯打了勝仗并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可是他卻在西北揮金如土,草菅人命;這些問題也就罷了,他竟然面對百官跪迎,他視而不見;在大殿上他竟然說出大軍隻知軍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而且舉薦功臣數量太多,大家都講這是“年選”!
二、
雍正帝為什麼要讓孫嘉誠去求雨呢?
其實孫嘉誠所說的這些問題,雍正帝并不是看不到,隻是這個時候并不是彈劾年羹堯的時機!
雍正帝即位之後,接連辦了好幾件大事,可是沒有一件是辦成功的,比如追繳戶部欠款,比如恩科第一場考試,比如新朝的鑄币……
這時候的朝中倒雍正帝之聲并不是沒有,尤其是以老八胤禩一夥為主,雍正帝急需一場大勝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這個想法,被在田文鏡處半隐的邬思道猜到了,于是不惜自己親自送軍糧到前線,并指導年羹堯打了最後一仗。
因為邬思道知道,年羹堯其實是擁兵自重,他明知道叛軍主力在哪,卻遲遲不肯決戰,還是邬思道捅破了這層窗戶紙,因為決戰的關鍵并不是找不找得到叛軍主力,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尤其是年羹堯打勝了仗以後,衆人的表現:
第一個得到消息的并不是雍正帝,而是老十三胤祥,他一時沒有找到雍正帝,馬上讓張五哥帶人滿城大喊:
“西北大捷喽!”
而雍正帝正在佛堂念經呢,聽到了西北大捷的消息,他激動地跪在佛像面前大哭起來,衆人看到他這個表情,全都哭了起來。
他們等這場勝利真的是很久很久了……
這也讓雍正帝可以真正倒出手來,開始按照康熙帝遺留下來的任務,開始執行新政了。
這個時候,年羹堯就是雍正帝的功臣,他還指望他給自己長臉面,結果孫嘉誠一盆子涼水就潑下來了!
三、
雍正帝的三個請求:
求雨成功的孫嘉誠,一時間成為了清流的老大哥,這讓雍正帝相當的頭痛!
還好,此時的另一個狠人弘曆出面平息了這群清流,之前的文章也分析過,弘曆絕對是一個狠人,他平息的方法也很簡單的,就是大棒政策,誰再跟朝廷對着幹,就是跟他過不去,後果自負!這群清流也看到雍正帝是怎麼對待老孫嘉誠了,而且後來還被派往西北送死,這之後一個個都不敢說話了……
先安撫了這群清流,下一步雍正帝就得好好跟年羹堯談談條件了:
于是雍正帝設宴跟年羹堯一起進餐,開門見山,雍正帝先提出了第一個請求:
“亮工啊,西北是不是還需要十萬兵,能不能再裁減一些?”
年羹堯當面拒絕,理由是羅布藏丹增和阿拉布坦一定在暗中積聚力量,伺機再起,十萬兵在這麼長的戰線上預防,已經是很吃力了。
雍正帝第二個請求:
“那這每月一百五十萬兩的軍需開支能不能再縮減一些?”
年羹堯回雍正帝說這一百五十萬兩已經是最低額的開支了!
第三個請求:
“那麼這一百五十萬兩能不能在西北四省解決,不要朝廷在另外籌款了?”
年羹堯提出西北四省太窮了,又接連戰争,僅青海一省十年都難以恢複。
四、
年羹堯為什麼拒絕雍正帝的三個請求?
這次楊角風要挺一下年羹堯了,關于雍正帝提到的這三件事,年羹堯拒絕的是合理的,我們一一來分析:
第一件事,當時的叛軍首領并沒有被消滅,這是關鍵,他們随時都可以再起,如果不能一次性斬草除根的話,很難解決問題。
比如推翻大明王朝的李自成大軍,當年可是被明軍打的隻剩下八個人,《明史》記載:
“自成妻女俱失,從七騎遁去。”
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就不多舉了,在叛軍沒有完全剿滅的前提下,大清裁軍撤軍,必然會引起死灰複燃,到時候再剿滅,難,後來的羅布藏丹增再次聚集叛軍的事實也證明年羹堯的拒絕是正确的!
第二件事是關于軍費問題,要知道年羹堯包圍叛軍主力的時候每天的軍費就是二十萬,一個月就是六百萬,現在縮減到了一百五十萬已經很少了。
當年崇祯帝就是省錢,每次出征都不願意出軍費,讓大臣們捐,即使最後李自成大軍都快包圍京城了,崇祯帝把最後的一支部隊派出去,也是不給軍費。帶部隊的大臣說自己去籌集軍費,結果大軍剛開出去,大臣的老家就被李自成端了,沒錢了,自然也就打不了仗了。
很多企業也是這樣的,明明有人值一百萬,非要給十萬,最後留下一群給企業創造十萬價值,拿着十萬錢的人,卻不願意花一百萬養一個給企業創造一千萬價值的人。
後來的嶽鐘琪倒是不鋪張浪費,結果還不是總吃敗仗,導緻本能很快解決的戰鬥,硬是拖到乾隆帝即位才搞定。
第三件事就完全是為難年羹堯了,西北打仗這麼多年,雍正帝不是不知道,現在大戰剛剛結束,人民期待的是好日子,結果軍費支出要自行負擔,自然也就加重了人民負擔,人民吃不上飯,反而更易向叛軍靠攏。
西北窮,這是公認的,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西北仍然很窮,國家還在給補貼呢,更何況那時候!
包括推行“火耗歸公”政策,本身推行新政傷害的就是士紳貴族階層,看看田文鏡和李衛推行新政有多難?更何況在還沒有穩定的大西北推行,這不是逼着那些士紳貴族造反嗎?
由此可見,年羹堯拒絕雍正帝是有理由的,隻是雍正帝并不這樣想,聽完年羹堯的解釋後,他就執意要把孫嘉誠派到西北推行新政,這不是故意惡心年羹堯嗎?就孫嘉誠那副死德性,不殺他殺誰?
隻是年羹堯臨死的時候把雍正帝給他的佛珠讓李衛還給雍正帝,也說明年羹堯此時的心也徹底死了……
最後再用一次年羹堯死時牧童唱的歌結尾:
“牛兒牛兒為誰忙喲,忙完春耕忙秋糧,風霜雨雪它不怕,搖着鈴兒走四方……”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上期回顧:雍正王朝中雍正帝為什麼要派孫嘉誠去西北?隻因他做錯了一件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