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的學生正在上課。 程景偉 攝
近日,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的學生正在上課。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9月23日電 題:廣東“當代魯班”突破1300萬 助“世界工廠”穩住産業鍊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今年工廠運轉基本不受新冠疫情影響。”近日,在深圳市钜匠科技有限公司廠房裡,該公司總經理江喜允告訴記者,由于口罩機等抗疫設備需求帶動,預計今年公司産值增長同比超過20%,達到2億元規模。
從深圳技師學院畢業的江喜允,14年前憑借一技之長創辦這家數控機床制造工廠,最初一個月隻造出一台數控雕刻機,如今每月産出同類設備超百台。
他表示,正是依靠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其工廠持續提升産能和産品附加值,并在今年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搶占了市場先機。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世界工廠”的廣東,今年在疫情防控、複工複産的關鍵階段,快速反應,率先在全國出動航班包機、高鐵專列、直達包車,将一批又一批的工人尤其是技工接回了工廠。這為疫後廣東制造業複蘇回暖、穩定産業鍊供應鍊和激發新動能提供了技術力量。
走進捷普電子(廣州)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内,數十條生産線同時開動,正加快完成全球客戶發來的訂單。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稱,該公司過萬名員工返崗複工,其中技工約占一半。該公司每年都會向技工院校招聘大量畢業生。
近年來,廣東實施“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同成長計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簡稱“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楊紅山告訴記者,廣東技工院校的專業緊盯“高精缺”産業,全省技工院校共有341個專業,涵蓋20個主要行業;超過七成的專業與企業、行業有合作關系,平均每個專業與7個企業、行業合作。
楊紅山表示,廣東投入2.3億元資金,重點支持133個面向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省級重點專業,以及30個面向傳統優勢産業的特色專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目前,廣東省共有技工院校156所,其中技師學院37所,高級技校23所,在校生55.8萬人,約占全國六分之一,基本建成了中國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成為“廣東技工”成長的搖籃。
來自廣東省人社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省技能人才130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超過三成。不過,當前廣東産業經濟發展,依然面臨巨大的技能人才缺口。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企業對高技能人才頻頻“喊渴”。
去年,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00萬元以上年薪,面向全球聘請技術人才。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但該公司高薪招才計劃并沒有取消,反而繼續加大招聘力度,引進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高端技能人才。
“我們現在就急需20名成熟技工,可是一時半會真找不到。”江喜允計劃擴大生産規模。他正與母校通過“校企合作”方式共同培養學生,提前鎖定技能人才。
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推動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更多高技能人才。
在實施“廣東技工”工程方面,楊紅山表示,廣東将全面推動“七大行動”落實落地,持續擴大培訓規模,推動産業發展與技能人才培養的深度融合,讓“廣東技工”與廣東制造共同成長。
同時,廣東将加快構建以世界技能大賽為龍頭、中國職業技能大賽為主體、廣東省職業技能大賽為基礎的技能競賽體系,激勵更多有志青年技能成才、技能報國。
展望2025年,廣東提出,屆時廣東技工規模更加宏大、結構更加優良、年齡梯隊更加完善、技術技能更加精湛,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居中國前列,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40%以上。可以預見,如此規模龐大的“當代魯班”,将為廣東乃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