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8 11:03:55

一塊彩泥,在手中一滾、一揉,再粘上黑色的耳朵,捏出短短的胳膊腿兒……轉眼之間就成了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

近日,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面人”代表性傳承人張俊顯,給記者現場展示了用彩泥教小學生做的冬奧吉祥物。在他的手中,“冰墩墩”還打起了冰球,“雪容融”踩着雙闆在滑雪。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面人張張俊顯用面人參與)1

1月13日,北京市東城區,面塑藝術家張俊顯與他的冬奧面塑作品。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年近七旬的張俊顯,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号, 人稱“面人張”。從事面人手藝40餘年,張俊顯将其視為一生的藝術追求。

張俊顯和“雙奧”結緣要回溯到2008年。受北京奧組委之邀,張俊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每天都到奧運村向外國友人展示中國傳統面塑藝術。2021年,在北京冬奧會即将舉辦之際,張俊顯開始制作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面人,并且将面塑體驗課帶到了中小學,教孩子們用超輕黏土(彩泥)制作冬奧吉祥物。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面人張張俊顯用面人參與)2

張俊顯制作的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面人。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挑戰傳統,要做出能保存的面人

張俊顯的作品注重傳神、色彩考究、造型生動、小中見大。

十八羅漢、十二生肖、老壽星、關公,還有穿着短褲肌肉發達的鐵拐李……在他卧室的書櫃裡,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面人。勇敢的哪吒怒視着乘浪而來的龍王,那是哪吒鬧海;趁着酒勁兒的林沖頂着鵝毛大雪,那是林沖雪夜上梁山……一個個作品色彩豔麗,活靈活現。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面人張張俊顯用面人參與)3

張俊顯制作的抗疫題材面塑作品。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說起與“面塑”結緣,張俊顯說,是一個很偶然的契機。有一天他帶着孩子逛街,看到路邊的一個老先生正在捏面人,那情景他曆曆在目。“當時前面排着幾個人,孩子想要一個孫悟空,老先生說,别着急,一個一個來。”

這位老先生就是張俊顯的第一個師父黃俊山。當時他看着黃老先生捏面人,一塊兒面團在手裡一搓、一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一個活靈活現的孫悟空就“出世”了。張俊顯被黃老先生精湛的技藝折服了,“像魔術一樣!就幾分鐘的時間,彩色面團在老先生手裡就能變成各式各樣的造型,我當時感覺太神奇了,于是便下定決心要向這位老先生學習面塑技藝。”

但當張俊顯向黃老先生說出了拜師學藝的想法後,卻沒想到被老先生一口回絕。黃俊山老先生捏了一輩子面人,就靠着一手面人絕技,從山東老家到北京讨生活,借此養家糊口。他對張俊顯說,“小夥子,我勸你還是别學這個,這行兒特别苦,我收過二十幾個學生,到最後卻沒有一個人能堅持下來。”老先生道出了自己的無奈。

但張俊顯仍一心求學,在他的再三懇求下,老先生才答應讓他試一試。黃俊山因此也成了張俊顯在面人技藝學習上的啟蒙老師。

張俊顯跟着黃俊山從捏小白兔開始學,最初經他手制出的小白兔耳朵太短、鼻子太尖,被朋友嘲笑像隻耗子,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老先生慢慢地發現,這個徒弟非常勤奮、刻苦,而且上手很快。

跟随黃俊山老師學藝三年後,張俊顯又拜面塑大師王燕和何曉峥為師,對面塑技藝的表現形式、面材料的科學處理等方面均有較深入的研究,同時加強了對面塑淵源、發展理論材料的總結與收集,并進一步進行探讨研究,自學了大量美術理論書籍及中外古典名著,從理論上提高了自身文學修養。後來聽說天津有位“泥人張”的作品十分傳神,張俊顯便又搭火車去天津,觀摩學習“泥人張”的技法,并巧妙地運用在面人的制作過程中,使面塑作品更加傳神、色彩更為考究。

“面塑藝術作為一種民間工藝,傳承下來非常難。”張俊顯說,以前,面人是“短命的藝術”,夏天捏好,第二天就會生一層白毛;冬天時,幾天後就會龜裂,很難保存。但他最開始請教師父時,師父并不願直面這個問題,師父說:“如果面人做出來能保存很久,那我們吃什麼?”

但張俊顯認為,“這項藝術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裡斷了,應該傳承下去。”隻有傳承,藝術才能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請教了面塑大師王燕再加上自己琢磨,張俊顯在面團裡添加了蜂蜜、甘油和防腐劑,經過無數次實驗,面人終于不酥不裂,即使用力捏都捏不壞。其保存壽命更是由幾天得以延長為三十多年。

走進奧運村,展示傳統面塑藝術

2008年,受北京奧組委的邀請,張俊顯要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到奧運村向外國友人展示中國傳統面塑藝術。

接到邀請的那天張俊顯激動得一晚沒合眼。現如今張俊顯的書櫃裡,還擺着他當時進入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證件、北京奧組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頒發給他的“中國故事 北京2008年奧運會奧運村中國民族民間手工藝制作展示”證書。

此項活動是中國民間文藝家直接參與奧運、服務奧運,面對面與各國運動員交流的唯一項目,也是北京奧運村商業街内唯一的文化展示與表演項目,成為了奧林匹克運動史上中國首創的特色文化和民間藝術交流活動。

據張俊顯回憶,奧運會還未開幕,他們就進入奧運村工作了。在進入奧運村之前,他把要捏面人的面團提前備好。每天早上5時起床,6時出發,他戴着奧組委發給他的證件,别提多自豪了,坐公交、地鐵都能免費。“到奧運村,吃完早餐,8點30分就正式‘上崗’了。”

張俊顯說,在那裡,他一方面現場制作面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巨大魅力,同時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為期一個多月的展示中,奧運會和運動員們給了他不少創作靈感。在奧運期間,他還制作了“奧運冠軍”系列面塑作品,對于每一個拿了金牌的運動員,他都用面塑現做一個真人小像。“運動員往這一站,我半個小時就能仿照他的長相捏出一個面人來。”很多外國運動員和教練看到他的作品後,都連聲稱贊:“very good!”

也是在這一年,張俊顯的面人藝術進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一名傳承人。

将面塑藝術帶進課堂,教孩子們捏冬奧吉祥物

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後,又喚起張俊顯的創作欲望,他開始琢磨着做一系列關于冬奧會的作品。他用超輕黏土創作出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形象,并帶着它們走進中小學的校園。在他的手中,“冰墩墩”打着冰球,“雪容融”踩着雙闆在滑雪。“我是在用我的寓意,來歡迎參加冬奧會的各國運動員。”張俊顯說。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面人張張俊顯用面人參與)4

張俊顯在制作冬奧吉祥物“冰墩墩”的面塑。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以前自己隻是做面人,沒想過傳承的問題。現在身為非遺傳承人,感到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在傳統民間藝術已經瀕臨絕境的今天,我們這一代民間藝人必須大膽地走上講台,将所知道的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們,要做到授藝不藏私。”在張俊顯看來,要傳承,民間藝術就必須先走出家門,讓更多的普通人有機會學習它,并愛上它。

沈陽面藝大師于啟明簡介(面人張張俊顯用面人參與)5

張俊顯在制作冬奧吉祥物“冰墩墩”的面塑。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如今,年過花甲的張俊顯常常奔波于學校、街道和社區,從事面塑教學工作。幼教老師、飯店廚師、社會殘障人員、學生、社區居民,都成了他的學生,跟随他一起感受面塑藝術的魅力。

天壇東裡小學、金台小學、體育館路小學……張俊顯都在這裡上過課。為了讓孩子們對面塑感興趣,他尋找一切能做面人的素材,如北京福娃、藍精靈、喜羊羊、NBA球星……孩子們喜歡的各種形象,都被他用面塑一一展現了出來。每次去上課之前,張俊顯都會詳細地手寫一份教案,深入淺出地将面塑技巧寫出來,再傳授給孩子們。在這些地方,孩子們便是他最好的學生,也是面塑藝術未來的希望。

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影記者 鄭新洽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李立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