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09:09:23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微信公衆号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方志四川家風家訓)1

四川省邛崃市李家大院,始祖尹朝佐,明朝萬曆(1572~1620年在位)進士出身。晚清時期,李家第十代出了李家大院的創建者——李洪楷(1823—1911)。

李洪楷,字琢堂,又名李蘭亭,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

李家大院坐落于邛崃境内一個陡峭的山坡上,道光末年開始營造,竣工于光緒末年(1908),曆時56載,距今已100多年,是“不可多見的晚清大宅民居”。現存的李家大院依舊是清時風貌,是川西最大的民居建築群,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氏家族素有耕讀傳家的祖訓,熟讀詩書成了李家子孫的必修功課。

讀書明理

李家祖上在明代系官宦人家,知書識禮。明末清初,李家雖淪為平民百姓,但仍教育子孫不忘初心,讀書是為明理做人,不是為做官。李洪楷受儒家經典熏陶,認為功名乃是身外之物,明理方為做人之本。他不僅自己熟讀詩書,而且還在家裡開設私塾培養李家後代。不僅如此,李洪楷還有當時難得的男女平等觀念,對女子的教育也極為重視,李洪楷孫女的閨房和讀書房就在當今李家大院南側的小院内。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方志四川家風家訓)2

勤儉忍讓

“勤儉與忍讓,方好過時間。”(李洪楷《家訓喻志》)。李洪楷從小對造紙、做茶等行業耳濡目染,很早就涉足這兩個領域。成家以後,憑借家底和從祖先那裡習得的經驗,開辦了自己的造紙作坊。随着李洪楷的不斷努力,他的造紙産業越做越大,從包銷商發展到在平樂和火井等地開設了自己的紙行,完成了火紙從産到銷全部産業鍊的構建,成為富甲邛崃的實業家。但是,李洪楷生活十分節儉,為培養子孫勤快的習慣,建房設計引水渠時把水引到房前幾十米之外。這其中除了風水學上的意義外,用李洪楷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要慣懶人”。從水池挑水回家飲用的習慣,一直持續到20世紀90年代。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方志四川家風家訓)3

和氣仁廉

“同居要和氣,作事要仁廉”(李洪楷《家訓喻志》)。為了實現家庭和諧,李洪楷要求家庭成員不僅要有一顆仁愛之心,還要幹淨做人,幹淨做事。做人當正派,做事要勤懇。為培養子孫正派做人的作風,李洪楷不僅讓子孫讀書明理,教育在先,還對其中有違正派做人之言行嚴責不貸。

在李家大院門樓的建造中,也體現了李洪楷教育子孫正派做人的重要原則。通過把正門修建得厚重端莊即“正門正”,把旁門設計到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即“旁門隐”,就是引導子孫做人要開大門、走正道,坐得端、行得正,堂堂正正做事、正正派派做人。這種融哲學、宗教學和建築學文化于一體的設計可謂别具一格,從中可窺見李家的“家風”“家規”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理念。

張氏百忍堂家風家訓家規(方志四川家風家訓)4

樂善好施

“善者,不做損人害人之事且成人之美也。”熟讀儒家詩書、笃信佛家思想的李洪楷履行祖先遺訓,慈悲為懷,造福蒼生,在邛崃境内外做了大量好事,包括資助修建了平樂“樂善橋”。該橋古樸凝重,沉雄壯麗,享有“邛南第一橋”美譽,是平樂古鎮曆史文化标志之一,也是四川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之一。

李洪楷還在文井江的油榨渡口碼頭獨資打造渡船,免費渡客。為使擺渡人安心工作,李洪楷還為擺渡人買田地和林地,供其出租,以解決其生計問題。他還在邛崃之外的雅州、寶興、大川等地修橋鋪路,造船擺渡,慈善濟貧,故李洪楷在方圓百裡之内的這些地方民間聲望累積很高,被譽為“川南大善士”。官府順應民意,上奏“舉賢”“請賜”,光緒二十年賜授李洪楷“正六品”官銜,賜賞“皇恩寵錫”禦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