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隐是唐代詩人,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詩是他的代表作《蜂》,詩中有一句經典詩句廣為流傳:
蜂
唐代:羅隐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 羅隐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應進士試,七年不第。對當時朝廷的失望,以及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産生憤懑,這大緻是羅隐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态,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先揚後抑,為下文的議論做出鋪墊。
- 後兩句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采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于有了可喜的成果,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
- 詩人以反诘的語氣控訴那些沉迷利祿之人,對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平現實加以嘲諷和鞭笞,表達對唐末朋黨傾軋、宦官專權、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白話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裡鮮花迎風盛開,哪裡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注釋山尖:山峰。
盡: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 蜂與蝶在詩人筆下通常會成為風韻的象征,然而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着眼于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僅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 《蜂》通過吟詠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象,表現他對社會和曆史問題的思考。
- 此篇詠“蜂”之作,以“蜜蜂”為本,所詠之物形神兼備,詞近旨遠,夾叙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叙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緻,清雅輔以言深。
參考資料:
楊旭輝主編;蘇州大學《唐詩鑒賞大辭典》編寫組編.唐詩鑒賞大辭典:彩色版.北京:中華書局,20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