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談到了《周易》蔔筮的意義與依據。那就是想要算的準,必須以深厚的易學理論作為基礎。在深刻理解每一卦、每一爻含義的基礎上,隻要占出來的卦辭、爻辭符合所占之事,那自然就會明白是吉是兇,該如何進退、抉擇。比如說占問升遷,得了《晉》卦、《升》卦,或者得了《遁》卦、《蹇》卦;占問婚姻得了“納婦吉”、“女歸吉”,或者得了“勿用取女”、“夫妻反目”。這樣的文義坦白,即使是沒有學過《易》的朋友們也能看出個端倪來,别說是對《易》理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了!哪裡還用得着再觀變動、定飛伏(占蔔術語,動為“始”、變為“終”;飛神為“往”、伏神為“來”)。随着你對易理的深入理解,“積誠而筮”得出來的卦,往往是受命如響,即使文辭沒有那麼直白,也能知其義而明其事。若再觀之以顯隐、料之以旺衰,那更是一目了然。否則的話,隻能是揣摹臆度,妄生論斷。那麼,在具備了易理、數術的基礎上,這個“卦”怎麼才能算的準呢?
對《易》蔔略有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周易》蔔筮有“三不占”即:“不信不占、不義不占、不疑不占。”如果違背了這三條占戒,你這個卦是無論如何也算不準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并不是在胡講迷信,它同樣離不開“理”的範疇。
首先,“不信不占”。其實,人之所以“算卦”,往往是因為心裡沒底,缺乏自信。當你真的能堅定信心、矢志不渝地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離成功就不遠了。很大程度上,《周易》的占蔔,就是要給你一個信心,迷信一點說,就是信念、信仰,然後你做起事來就會義無反顧,有了心理上的優勢,那你這條路走下去終究會有結果。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人總是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樣,它這卦就“算”準了。
同時,這個信也可以理解為“誠信”,當你用真誠、信實之心去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這件事情的吉兇祝福,你本身就會有一個基本的預見。這就是《中庸》所說的“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将興,必有祯祥;國家将亡,必有妖孽。祝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當你自己心裡已經先有了一個預判的時候,“蔔筮”就會顯得很準。
其次,叫“不義不占”。正所謂“義者,宜也。”(《中庸》)符合人情事理之事,是為“宜”。而《易》理,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當你幹的這件事情,合于“義”的時候,那肯定也不違背《易》理,它怎麼“算”,都能給你算“準”了。而你這件事,既然是合情合理,那幹起來,自然絕大多數時候都能成功,這樣的“卦”,不“準”真是沒“天理”了。
最後一個,“不疑不占”。它先問你“疑不疑”?這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事情在沒有任何眉目的情況下,是“疑”不起來的!當你感到“疑”的時候,其實已經是理出了一些頭緒,在衆多的選項中,進行了初步的篩選。篩選到隻剩三、二個選項的時候,這時候須要你進行抉擇了,這才“疑”了。其實,剩下的這三、二個選項,已經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最優選項了,不管你下定決心走哪條路,最終,都會有所收獲。它隻是幫你“随便”下了一個決心而已。說實話,當時即使“算”出來的是另一條路,你隻要堅定信心走下去,結局也差不了。它怎麼“算”都對。
最後讓我們以《周易·系辭》中的一段話,來做一個結尾吧:“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不管算出來的“卦”是大事還是小情,告訴你的“辭”是兇險還是平安,那都是指向它所要發展的方向。“所之”,就是“所往”,那隻是一個趨勢。所以說“算”出“兇”來,并不是要你天天躲在家裡睡大覺;“算”出“吉”來,也不是随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永遠做合于《易》理的事情,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算”的趨勢,會因你的努力而改變的。到時候,恐怕你又要說它“不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