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桃李滿天下”,“桃李滿園”,“桃李芬芳”來形容教師培養人才衆多,“桃李”也是學生的代稱。那為何單單用“桃李”呢?
春秋時期,魏國的子質因得罪了魏文侯,就到北方的一位友人家躲避。子質便在友人家開了個學堂,收學生讀書。
學堂前有兩顆果樹,一顆桃樹,一顆李樹。來拜師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悉心教導學生,而學生們也努力學習,學成者很多。
後來子質遊曆各國,碰到昔日的學生,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各個都有作為”。
從此,就以“桃李”代指學生,學生多就稱為“桃李滿天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