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6 01:23:36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1

歧義(ambiguity)是指同一語詞、短語或句子,卻具有相互區别的多重涵義。“保羅兌付了現金”指别人給了保羅現金還是保羅給了别人現金呢?兩者都有可能。“傑西卡在租房子”可以指傑西卡把房子租給别人,也可以指别人把房子租給傑西卡。

周五下午,珍妮弗從座位上站起來時說:“我這兒的工作已經做完了。”珍妮弗的意思可能指完成了手中項目的工作報告,也可能指她完成了一周的工作可以去度周末了,還有可能指她已經厭倦了這兒的工作打算離開這家公司。

如果你訪問網站,不難發現各種引人發笑的歧義。對于引人發笑的歧義,通常我們能清楚表達者利用歧義的用意。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2

微妙的歧義

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記者見面會欄目中曾有如下對話:

提姆·拉瑟特:為什麼你不支持同性戀者結婚?

約翰·愛德華茲:嗯,我想這是因為我的成長經曆的緣故。

你能發現其中的歧義嗎?這對愛德華茲有什麼好處?正文中将有解釋。

但并不是所有的歧義都隻引來笑聲。仔細分析上面方框中的“遭遇歧義”,不難發現拉瑟特所提的問題是有歧義的。這個問題可以被理解成追尋(解釋)不支持同性戀婚姻的原因,也可以被理解成尋求(論證)對不支持同性戀婚姻之立場的論證。

盡管拉瑟特本意是要尋求論證,但總統候選人愛德華茲卻利用“為什麼”可以做上述兩種解釋的歧義,做了有利于自己的回答。既然是做解釋,愛德華茲就不必為自己的成長經曆負責或辯護,但如果是論證自己的立場,他就必須進一步為該論證辯護。

在讨論同性戀者的權利的時候,術語“權利”的不同意義往往是引起争辯的根源。議題為:針對同性戀者在家庭、工作及其他場合中的各項權利,該不該頒布法律來防止同性戀者的權利遭受歧視?

一方認為這樣的法律本身就是歧視性的,因為它給予同性戀者特殊的保護,卻沒有給予其他人這樣的特殊保護,這樣的法律規定的是“特權”。另一方認為這樣的法律隻是保護同性戀者依法與其他人具有同等的權利。對于争議雙方而言,不界定關鍵術語的準确意思就展開讨論,輕則枉費唇舌,重則劍拔弩張。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3

語義歧義

歧義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最常見的歧義是語義歧義(semantic ambiguity),即表達斷言的語句中含有歧義的語詞或短語。

例:

1.Wingo,the running back,always lines upon the right side.

2.Jessica is cold

3.Aunt Delia never used glasses.

例1可能在說溫戈沿着右側,也可能說她沿着正确的一側跑步回來。例2可能在描述傑西卡的體溫低,也可能在描繪傑西卡的個性冷漠;例3可能在說迪莉娅姑姑的視力好(不需要眼鏡)也可能在說迪莉娅姑姑直接用瓶子而不用杯子喝啤酒。

通過用不帶歧義的語詞來替換産生歧義的語詞就可以消除語句中的歧義,如将例3中的“glasses”替換為“eyeglasses”(眼鏡)就可以消除該句的歧義。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4

組合歧義

組合歧義(grouping ambiguity)是一種特殊的語義歧義。當不能明确區分一個語詞指集合體還是指構成該集合體的個别成員時,就出現了組合歧義。

語句“秘書掙的錢比醫生多”中,如果“秘書”和“醫生”分别指這兩類從職人員的總體,這個句子或許是真的,因為從事秘書工作的人遠比從事醫生工作的人多。但若這兩個語詞分别指個體,這句話顯然是假的。

騎越野摩托車的人或許會為自己的嗜好辯護說:“割草機比越野摩托車制造的污染更多。”因為這個表達中存在歧義,它既可以被解釋為真的,也可以解釋為假的。

就總體而言,割草機制造的污染的确較多,因為割草機的數量遠多于越野摩托車;但逐個進行比較,顯然是越野摩托車制造的污染更多(毋庸諱言,越野摩托車還制造了大量惱人的噪聲)。

與其他歧義現象一樣,組合歧義也可被故意用來幹擾人們的清晰思維針對幾年前所提高的聯邦稅收,反對派稱之為“曆史上增幅最高的增稅”。假如這種說法成立,如此提高稅收就失去了合理性,但的确如反對派所說的那樣嗎?

如果你關注的是所提高的稅收的總額,這種說法或許是真的,但其真依賴于納稅人數的增加和納稅環境的變更,盡管個人稅收的增幅并非曆史上最高,但所提高稅收的總額是曆史之最。

如果你關注的是每個納稅人所提高的比例,它并不是曆史上增幅最高的。由于納稅人更關心的是作為個人需要多支付的稅費,他們更關心第二種解釋——個人稅收的增幅,依據這種解釋,反對派的意見為假。思廬edit

但“曆史上增幅最高的增稅”所産生的組合歧義就允許對之做另一種解釋——總額的增長,這種解釋雖然使反對派的觀點為真,卻可能不是納稅人真正關心的。

對組合歧義進一步分析,有兩種源于組合歧義的常見謬誤:分解謬誤與合成謬誤。從群體具有某特征推導出群體的每個成員也具有該特征就犯了分解謬誤(fallacy of division)。

1973年的美國棒球聯賽中,邁阿密海豚隊獲得了冠軍,該隊還參加了1974年的超級碗比賽。邁阿密海豚隊是聯盟該年度最優秀的球隊是不争的事實。由此就可以推出該隊的隊員就是聯盟最好的隊員嗎?

即由此可得出鮑勃·格裡耶瑟是最好的四分衛,拉裡·克斯卡是最好的後衛,默克裡·莫裡斯是最好的接球手嗎?當然不能。整體的特征未必為構成整體的各獨立部分所具有。圓形的建築物不必是由圓形磚塊建成的。

從另一個方向去思考,即由成員都具有某特征為前提推出由這些成員構成的整體也一定具有該特征就犯了合成謬誤(fallacy of composition)。

例如,在民意測驗中,衆議院的每個議員都獲得較高的評價,但如果由此推定民意測驗也會給衆議院較高評價就是錯誤的,因為通常在相同的民意測驗中,衆議院得到的評價較低。

人們對部分的評價和對整體的評價未必相同。正如人們可以用方形磚塊建造圓形建築物。在方框的拓展中你将看到更多關于分解謬誤與合成謬誤的實例。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5

語形歧義

一個句子的語法結構可以作兩種以上的解釋時,這個句子就有語形歧義(syntactic ambiguity)。不久以前,作者之一準備開車去英屬哥倫比亞之前收到美國汽車協會的告知:“去加拿大旅行,須攜帶出生證或駕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

這句話在說跨越美加邊境到底有什麼要求?按照一種解釋,除攜帶出生證或駕照之外,還得攜帶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按照另一種解釋,攜帶其他身份證明就不是必需的。下面用括号分别标出兩種不同的解釋:

1.[須攜帶出生證或駕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

2.[須攜帶出生證]或[駕照和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

在原表達中,由于其自身結構的原因,我們無法判斷把“駕照”的要求和出生證相聯系(如解釋1)還是與身份證明相聯系(如解釋2)。為了消除該表達中的語形歧義,基于不同的解釋,可以将原表達分别表述為:

1.須攜帶出生證或駕照,此外需攜帶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

2.須攜帶出生證或者既帶駕照又帶其他附照片的身份證明。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6

合成與第一動因論證

第一動因論證,也就是關于上帝存在的古老論證,這是其簡易版。前提:每一事物都是有其形成原因的。所以:宇宙也是有其形成原因的。所以:上帝存在,他是宇宙形成的原因。在這個版本的論證中,可以分析出合成謬誤,你知道如何分析嗎?

更多合成和分解謬誤

分解:平衡的飲食指适當比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我們每頓食物都要保持同樣比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DR.NICHOLAS PERRICONE,author ofthe best-selling book The Wrinkle Cure

謬誤:日常飲食的平衡不必是其構成部分——每頓飲食的平衡。

分解:2008年選舉之後,民主黨赢得了參議院和衆議院的控制權,一些專家總結這次大選的特征時說:“選民們投票給了民主黨的國會。”

謬誤:雖然從總體上說人們投票的結果是民主黨控制了國會,但并不是每個選民都作了這樣的事。實際上,并沒有人投票給民主黨國會,任何專欄中也沒有出現過“民主黨國會”這個話題。

合成:“國王隊難以取勝湖人隊,除了大前鋒,湖人隊每個隊員都比國王隊強。”

謬誤:單個隊員即使天賦極高,組合到一起也未必都能發揮出自己的強項。

這兩種表達就不再産生歧義。這個表達的歧義主要是由于邏輯聯結詞“或”“且”到底聯結哪些語詞并不清晰造成的。

下例是由于其他原因導緻對一個句子可以有多種解釋從而産生語形歧義:

Susan saw the famer with binoculars(望遠鏡)。

我們不清楚該句中的短語“with binoculars”在語法結構上到底修飾哪個詞語因而産生歧義。究竟是蘇珊有望遠鏡呢還是農夫有望遠鏡呢?因而這個句子可以有如下兩種解釋:

1.蘇珊透過望遠鏡看見了那個農夫。

2.蘇珊看見了那個身懷望遠鏡的農夫。

如果要表達第一種意思,用“Looking throughher binoculars,Susan saw the farnmer”就可以消除歧義地表達。There’s somebody in the bed next to me.

該句中的“next to me”是修飾“人”還是修飾“床”?由于結構的歧義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子理解為“床上有個人在我身邊”,也可以理解為“我床邊的床上有人”。通過把該語句重新表達為“There’s somebody next to me in the bed”或“There’s somebody in the bed next tomine”就可以消除歧義。

如果一個代詞所指的事物或對象不明時,就會産生指代歧義(ambiguous pronoun references)。“男孩們在追逐女孩,孩子們放聲歡笑”,這裡的“孩子們”既可以指男孩也可以指女孩或所有的孩子。“父親清除了池子裡的雜物後,孩子們在那兒玩耍。”“那兒”指“池子”還是“雜物”并不明确。

一個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表達者,會對自己所使用的代詞的确切所指,給予必要的注意。也有一些歧義,難以對之進行分類。

無論面對怎樣的歧義,警醒到歧義的存在都比對歧義進行分類重要。随着識别歧義能力的提高,人們在傳遞信息時會越來越少地誤導别人,在接受信息時也會逐漸減少被誤導的可能。

巧用模棱兩可

你遇到過并不具備競争力的朋友讓你寫推薦信嗎?為了既不傷害朋友又不信口開河,可以借用裡海大學羅伯特·桑頓教授的模棱兩可的表達。下面就是:

我熱情地向你推薦這個候選人,雖然我沒有資格。

很高興告訴你,這個人是我以前的同事。

我相信沒有人更能勝任這項工作。

勸你不要再為給他提供機會這件事上浪費時間。

對這位候選人,我不能說得再好,介紹得更高了。

在我看來,有他為你工作你會感到幸運。

來源:《批判性思維》

作者:布魯克·諾埃爾·摩爾 理查德·帕克

怎麼減少寫作中的基礎語法錯誤(寫作總是模糊不清)7

●哲學入門,應該讀哪些書?如何讀書?

●劉擎:當下中國思想界的狀況:“左”“右”标簽過時了

●鄧曉芒和殘雪的“李煥英”:她培養了一流哲學家和作家

●張汝倫:以往我們對康德的了解,實在太靠不住

●哲學愛好者不要讀尼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