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hrbp賦能是什麼

hrbp賦能是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10:00:41

接着《重新理解“賦能”》話題,談談HRBP如何才算賦能者?先從“為什麼”開始。

一、為什麼HRBP是賦能者?

從兩個角度去看HRBP,業務需求和組織需求:

1、滿足更高的期待——從業務角度理解

(1)不是HR需要HRBP,而是業務更需要HRBP

實際上,HRBP是被業務推着往前走的,業務跑得越快,他們就越需要一個“能攻能守、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全能角色,傳統的職能型HR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夠用了。

HRBP這個事,根本不是HR自己覺醒了,說“我要做BP”,一是HR不太可能超越組織需求去“自我叠代”,因為HR在業務價值鍊通常定位是“輔助者”,總要跟着需求走的;二做HRBP太難了,比如工作邊界不清楚,需求不明确。

(2)業務更需要“大而全”的HRBP,而不是小而美的HRBP

所謂“大而全”,換個專業說法,業務更渴望HRBP是一個“HR通才”。

在業務眼裡,希望HRBP最好是一個“HR專家”,面對他們不太熟悉的“招聘、薪酬政策”等等工作,HRBP能專門去對付;同時,又希望HRBP最好也是一個“雜家”,跑跑腿,上下疏通組織關系,做員工思想工作,幫業務部門處理他們不太願意幹的事情。

而傳統HR做久了,都會更願意做“小而美”,一顯得專業,客觀上HR每個版塊水非常深,需要長時間積累,二HR垂直上升空間有限。而大多HR一開始做HRBP,基本都是趕鴨子上架。

小結一下,站在業務需求來看,他們對HRBP本身是抱有很大的渴望的,這個“渴望”就是一個複合需求——“既要……也要……還要……又要”,這種複合需求隻能是“賦能者。”

2、匹配更高的需求——從組織角度理解

(1)組織成長速度越快,越需求HRBP

傳統行業裡面的人,不隻是HR,一旦習慣了原有“行業慣性”,跟互聯網行業那樣高喊“擁抱變化”,其實是不現實的,他們的組織轉型,通常需要依賴整個行業的變革,比如互聯網技術的使用,競争對手出奇制勝,上市面臨的監管新要求等。

以前我們分析過最早嘗試HRBP成功的企業,基本有三個共同特征:有一定體量的(規模大或收入多)、市場化程度高的(競争行業、非壟斷)、處于快速擴張的(區域擴展或産品多元)的企業,尤其是第三個特征最明顯。

在新區域拓展或新産品上線,業務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為不同區域和産品的用戶需求有太多的“不确定”,HRBP模式能在快速擴張的企業“存活”下來,也是一個試錯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HRBP天生需要眼光“往外看”,能夠放眼“行業”,了解競争對手,這樣才能快速捕捉業務變化和組織轉型的信号。

(2)組織越成熟,HRBP工作顆粒度就越細膩

工作顆粒度的細膩,意思是,你的工作要有縱深感,對不用業務、不同區域、不同對象要有層次感。

比如,HRBP根據不同的支持對象采取不同策略,比如VP、業務總監、業務主管、一線員工,部門高管等,不同的支持對象需求差之千裡,原來都是“吃大鍋飯”,現在都得“開小竈”。

又比如,HRBP要交付的工作成果需要多類型,有業務線的工作,可能需要去做幫忙梳理業務指标,有管理線的工作,像文化落地、人才梯隊等。

在《重新理解“賦能”》,我們畫過一個賦能矩陣圖,可見HRBP工作類型是非常豐富的,這算是組織對HRBP的需求。

hrbp賦能是什麼(為什麼說HRBP是賦能者)1

另外,大家可以重溫一下戴維尤裡奇的HRBP四角色模型,或者華為HRBP的六角模型,這些模型都在說明HRBP工作縱深感是組織的要求,而不是HR異想天開。

綜上,我們認為,HR成為賦能者,來源業務期許,根在組織需求。

二、怎麼理解“賦能者”的角色?

我們做一個對比分析,看看“賦能者”跟“支持者”有什麼區别,這樣基本就能Get到賦能者的精髓。

在以人的專業能力為核心競争力的高端服務行業中,HR一般有兩個崗位定位:支持者(supporter)和賦能者(enabler)。

作為HR,做一個好的支持者,是工作對大家的基本要求。但是,當且僅當我們能成為一個好的賦能者時,HR才能有真正不可替代的價值。

支持者和賦能者主要區别如下:

一、從任務發起角度——支持者屬于響應型,而賦能者屬于發起型

1、支持者:支持者的任務往往是被動觸發的,他總是處在一種“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等下一個問題”的思維模式中。

舉例說,公司離職2個人,需要我去補充2個人,公司新來了5個同事,需要我辦一個入職培訓,老闆讓我跟着做績效review,我就跟進一下,老闆讓我寫個總結,于是我寫了個總結。能把這些幹好,可以說,屬于一個合格的支持者。

2、賦能者:賦能者不會滿足于此。賦能者總是處在“發現真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解決真的問題——發現下一個真的問題”的思維模式中。

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賦能者不是被動的等待問題發生,而需要主動去發現問題。第二,賦能者需要發現“真的問題”,而不是隻知道機械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重複性地解決“假的問題”,到頭來發現,根本對業務目标沒有任何作用,甚至年複一年地拖累了目标的達成,而自己似乎一直幹的挺帶勁兒。

支持者:接下來,咱幹點啥呢?

賦能者:下一階段,我們就幹這個!

小結

區别是思維意識,支持者——等着問題出現,然後去消滅它。賦能者——不管問題出不出現,主動去挖掘問題,然後消滅它。

二、從任務設計角度——支持者屬于執行型,而賦能者屬于設計型

1、支持者:往往堅持既定的規則、流程、方法。如果一個任務沒有既定的規則、流程、方法,支持者就會等着别人設計一個出來。

在現實中,支持者往往體現出來懶得動筆、喜歡去找現成的答案簡單加工,不願意寫寫畫畫、不喜歡把想法變成方案這個過程。

2、賦能者:能夠去設計新的規則、流程、方法,即使有以往的一套,賦能者會做的,是不斷的主動完善它,做一些新的變動,而不是堅持一個既定規則到忍無可忍、千瘡百孔,才去行動。

賦能者總是喜歡把東西記錄下,寫出來(不管看起來多粗糙),願意從頭到尾的把一件事情想明白、說清楚,盡管這個可能和自己完全沒有關系,方案看起來也是天方夜譚。

支持者:這個事,咱們以前有流程嗎?

賦能者:這個事,咱們得重新寫一個方案!

小結

區别是工作習慣,支持者——按部就班,懶得創新。賦能者——喜歡折騰,有好奇心,敢于突破常規。

三、從任務結果角度,支持者喜歡參與角色,而賦能者堅決要做負責角色

1、支持者:在整個任務的執行過程中,支持者習慣于隻對自己的動作負責,而不對結果負責。換句話說,他關心的是——你讓我幹的,我幹了,你讓我做的,我也做了,然後,妥了。

而且,好的支持者,做得工作你還挑不出他的毛病,但是,你能感覺得到他對“結果”漠不關心。

2、賦能者:賦能者從任務開始,對自己發起、設計的任務就充滿了使命感和責任感。對賦能者來說,沒有什麼“他們的工作,他們的事”,隻要是經過自己手的,都是“我的工作,我們大家的事。”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區别。支持者不願意承擔結果,希望快速跳過過程,又期待分享最後收益;而賦能者願意承擔結果,忍受過程,樂于分享收益。

支持者:這個點,我可以走了嗎?

賦能者:這個事,我們必須拿下,死磕到底!

小結

區别是責任擔當,支持者不願意擔當,甘于從屬者。而賦能者主動擔責和背鍋,不管結果好壞。

四、從能力維度來看,支持者屬于單技能,而賦能者屬于多技能

1、支持者:需要具有一個方面的專長,好的支持者屬于優秀的“HR專家”,在單獨的HR模塊能獨當一面。

比如招聘,需要懂得如何管理招聘資源、如何打邀約電話、如何介紹公司和職位、如何為候選人規劃職業并從中找到候選人與崗位的匹配度、如何篩選候選人的素質、如何為TA辦理入職手續,處理好勞動關系和福利待遇等等事宜。這已經不容易。

2、賦能者:需要具備多個維度的專長,賦能者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專家,而是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學習力,在專業領域具有足夠的訓練,在不同領域能觸類旁通。

以做招聘為例,懂得如何做銷售、搞得清楚業務運營邏輯,這樣才能為即将新入的候選人規劃他的工作計劃,告訴他找誰、學什麼、能做什麼;才能幫他協調大團隊内外的關系,把他放到一個能夠快速成長和穩定産生業績的地方;才能在他出現問題的時候,知道問題在哪,有哪些解決方案可提供給他和他的leader。

支持者:你這個事,不是我的工作内容。

賦能者:除了這個事,我還有什麼可以幫到你的?

小結

區别在于能力水平,支持者基于崗位所需技能單向積累,賦能者則屬于多元能力,跨界積累,維度更為寬廣。

五、從職業成長空間,支持者上限是公司層面,賦能者能達到行業層面

1、支持者:一旦支持者離開了公司,不管哪家公司,他生存狀況堪憂,因為他不去發現問題、不會創造機會、羞于承擔結果、無法打通能力和資源,很難讓人看到他的價值點。

因為支持者過于依賴于一家公司或一個團隊的資源,習慣默默無聞、兢兢業業的付出。一旦這個公司或這個團隊解散了,支持者很難快速找到同等匹配的公司和團隊。

2、賦能者:作為最先發現問題、主動創造機會、敢于承擔結果、具有多元能力,哪怕這家公司、這個老闆把賦能者開了,他也有能力、有信心、有勇氣去換一個新的平台,重新開始一個新的事業。

所以,真正的賦能者是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既能“點燃自己”,也能“喚醒他人”,很容易讓人看到他的閃光點、價值點。

支持者:公司要裁員,不知道怎麼辦了。

賦能者:好糾結,總有那麼多人挖我。

小結

區别是價值輸出,支持者過于依賴單一平台,局限企業内部輸出。而賦能者具備對

外輸出能力,職業成長更有想象力。

總結,作為HRBP,我們必須至少做一個合格的支持者,同時請提醒自己,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賦能者,要不斷的、一直的提醒。

三、HRBP怎樣才能是賦能者?

我們之前定義了“賦能金字塔”,如果要成為優秀的賦能者,可借鑒這個金字塔的邏輯去修煉“基本功”,具體内容暫時不展開了。

hrbp賦能是什麼(為什麼說HRBP是賦能者)2

1、工具層

推薦學習《HRBP知識地圖》《組織發展OD》《幹部管理》系列原創文章。

2、方法層

推薦關注《HRBP方法論》系列文章,比如聽炮聲、建信任、搭班子等。

3、認知層

4、哲學層

價值觀的思考。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收獲。

hrbp賦能是什麼(為什麼說HRBP是賦能者)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