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1 14:04:22

在農村居住最大的優勢在于,在飲食上不僅能夠自給自足,在居住舒适度上,農村寬敞的居住面積和大院,讓活動自由度更高。

近期國家已經表明,2022年将推行新一輪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這也預示着将有大量農民喪失原來的農業戶口,以新市民的身份居住于城市。不過,今年的城鎮化還有一個新模式,那就是建設特色小鎮。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紮堆就一定好城鎮化有新模式)1

其實,我國城鎮化的推進,在近幾年有了明顯提速的情況,但城鎮化能否創造一個完美的結果,則需要綜合考慮農村的“空心化”,城市的承載能力,以及農民進城之後的生活保障問題。可以說,這件事兒對農民的影響還非常大。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紮堆就一定好城鎮化有新模式)2

把農民“紮堆”在一起,就一定好嗎?

疫情的反複,在農村存在的意義變得更為重要,一個是因為農村可以實現人口的及時分散,另一個是農村可以向城市捐獻或者出售果蔬等生活必備品,為城市抗疫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然而,大量的農民“紮堆”在城市,那麼城市在應對突發事件時的壓力就會明顯增加,而且由于農民數量的大幅減少,一旦面臨突發事件,那麼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蔬菜數量也會同步減少。“菜少且貴”的問題,可能就會重複上演。

與此同時,如果說農村的“空心化”,是施行城鎮化的一大誘導因素,那麼城鎮化就很可能會讓農村的“空心化”進一步加重。屆時,地方很可能會在農村大範圍“開發”或“不開發”之間,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這是因為,大量農民“紮堆”在城市後,如果不對農村進行大範圍開發,那麼閑置農房的數量将大幅度增加。但如果對農村進行大範圍開發,就違背了國家要求的禁止在農村大拆大建、盲目開發的要求。

總的來說,正是由于把農民“紮堆”在一起之後,城市應對突發事件的壓力會上升,農村提供的物資保障會降低。同時,大量農民進城後,農村的開發很容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因此,“紮堆”不一定是好事。值得一提的是,人口轉移還是遵循自然規律比較好,先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和農民的社會待遇是關鍵。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紮堆就一定好城鎮化有新模式)3

城鎮化有新模式,不隻是進城?國家政策給出答案。

在《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國家明确表示,推動落實有關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的相關規定,健全各省份特色小鎮清單管理制度。這一措施表明,今年實行的新一輪城鎮化有新模式,除進城以外,還可以通過建設特色小鎮的方式,讓農民可以實現就地城鎮化,不用離土離鄉。

除此以外,在《關于促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國家要求以微型産業集聚區為空間單元,并結合教育、醫療、養老整體布局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來發展特色小鎮。這一措施表明,特色小鎮既能夠給農民提供工作崗位,從而讓農民避免作為“外地人”打工,又能在教育、醫療、養老服務方面,提升農民的社會福利。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紮堆就一定好城鎮化有新模式)4

面對今年城鎮化的新模式,農民應該注意兩個問題。

一個是建議農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宅基地和農房,因為當所有家庭成員的戶籍全部轉移至城市後,農民将喪失對農房翻建的權利,隻允許修繕,房屋若倒塌,福利将受損。另一個是離城市較近的農村地區,很可能會率先進行特色小鎮建設,建議農民及時翻建房屋,以便獲得更多的發展福利和機遇。

農村如何實行城鎮化(紮堆就一定好城鎮化有新模式)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