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的“一起聽”功能在推出後便獲得了用戶的一緻,之後的數據表現也是遠超預期。然而,當身邊沒有人一起聽時,能不能做個匹配功能,找陌生人一起聽呢?本文作者對“一起聽”陌生人版這個項目的實現過程進行了總結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電影《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中有一個浪漫的場景,男主和女主通過一根耳機分線器一起聽着音樂,一起感受着當下同一段旋律。通過這根分線器,他們分享着自己的歌單,分享着當下的情緒,隔絕外界的紛擾,遊蕩在大街小巷。
這種聽歌方式我也很喜歡,同樣的歌曲讓人産生了不一樣的感受。我想,可能是陪伴和共鳴賦予了這首歌新的生命力吧!
如今,無需分線器,網易雲音樂一起聽可以讓你和那個TA随時一起欣賞音樂、分享心情。2020年7月份上線的這個功能獲得了用戶的一緻好評,之後的數據表現也是遠超預期。但是,在衆多的用戶反饋中,最多的一個痛點是:身邊沒有人陪我一起聽,能不能做個匹配功能,找陌生人一起聽?
站在業務的層面考慮,一起聽作為一個熟人聽歌的功能,在戀人和親密好友之間普及度非常高,但同時也要考慮當這部分用戶數據增長到達瓶頸後,一起聽如何拓展新的用戶群。陌生人一起聽是一個很好的方向,能夠突破熟人社交的限制,擁抱更多社交關系拓展的可能性。
01 第一期探索為了滿足這一部分用戶的需求,陌生人一起聽的項目在決策層的支持下進入了探索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想要知道什麼樣的産品形态适合陌生人一起聽,是在原有的熟人一起聽的框架内進行拓展,還是大膽颠覆更加讓人眼前一亮呢?每位小夥伴都描述着自己的構想,朝着不同方向探索。
經過一輪輪的方案讨論,最終我們選擇了“星球”作為框架,來承載陌生人一起聽的設計。大概的構想是這樣的:當我在聽一首歌,感覺孤單并希望有人陪伴時,可以通過一個入口進入到一個由光點組成的星球,每個光點代表一個當前也在聽這首歌曲的用戶。
我可以展示自己的狀态,和其他的用戶進行互動。當我對一個用戶感興趣時,可以選擇“跟随”TA,每當TA去往另一個星球(也就是聽其他的歌時),我也會自動移動到那個星球,跟随着TA一起聽。
根據上述設想,設計團隊還産出了一些方案來還原大家心中的“星球”,下面是早期一個方案的動态演示,黑膠上的封面變化為一個同色系的星球,每個光點代表一個正在聽這首歌的陌生人。
我們将這個大概構想告知開發同學後,得知需要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遠超我們預期。由于決策層希望能夠在一起聽的熱度未退時盡快上線陌生人版,我們不得不把這個星球版的方案暫時擱置,重新構想在原有框架内的設計方案。
決定在原有框架内進行設計後,我們就需要收攏之前發散的想法。針對主要需求進行設計,把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最終确定的産品形态似乎很簡單直接,點一下按鈕,匹配一個願意和我一起聽歌的人,但是到了視覺設計階段,就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
從關系的角度講。熟人之間比較親密,陌生人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慢慢了解對方。與熟人一起聽有着穩定的預期,但是陌生人帶來的是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可能是緣分和驚喜,也可能是騷擾和驚吓。考慮到這種不同,做陌生人一起聽的功能就不能夠完全套用熟人的設計,而是要針對性地進行重新思考。
首先,功能的入口能夠給用戶第一印象,我們用了一個動畫表達兩個陌生人沉浸在音樂中的含義,兩個匿名小人安靜地呆在一起,音符環繞着它們運動,暗示他們正在一起聽歌。通過這種表達幫助用戶快速了解功能,同時渲染氛圍,吸引用戶使用。
在熟人一起聽歌過程中,為了表達親密,表現形式上采用了耳機共享,頭像疊放的表現形式。但在陌生人之間,為了避免過于親密,就去掉了耳機線。為了控制社交距離,頭像不再疊着放了。陌生人的頭像也模糊處理來保持神秘感。
為了保證沒有社交意願的用戶不被打擾,同時為了避免社交過程過于快餐化,陌生人一起聽采用了一方申請,另一方同意才可以公開身份的規則。
為了配合這個規則,我們設計了陌生人揭面機制來引導用戶和傳達信息。匹配成功後,雙方會先隐藏身份聽歌。以此來鼓勵用戶盡量關注音樂本身,而不是純粹為了交友而進行一起聽。
當一起聽了5分鐘後,對方的面具會小幅度上下移動,暗示用戶可以點擊。點擊對方的面具後會發出公開身份的申請,對方同意後才可以揭開面具。後續聽歌過程中,雙方就在身份公開的情況下一起聽歌。如果相處愉快,可以去對方主頁了解更多信息,甚至互關成為好友,下一次以熟人的身份邀請一起聽。
“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這是我們想在匹配的過程中體現的緣分感。受限于開發成本,匹配動畫隻能在一個小小的圓形容器裡去設計。下面四個方案是前期的探索稿,主要是把人抽象成一個個點,點可能代表一種顔色、一顆星星、一個光點,點的運動表達尋找的過程。
最後選用了第四個,進行最終優化後的呈現如下。通過雷達的轉動表達尋找,浮動的光點代表一個個陌生人,最終受到召喚的那個TA飛入雷達範圍,發出代表回應的音波後,變大形成一個蒙面的頭像(由于時間關系,此動畫後半段僅在安卓端實現)。
如果你仔細地用過一起聽,可能會發現雙紅心彩蛋,這份驚喜感也是我們希望讓雙方感受到的。當你喜歡了一首對方也喜歡的歌曲,都會出現一個兩個愛心碰撞出音符的動畫,在驚喜的同時也會體驗到來自陌生人的認同感。
至此,在這一版的一起聽中,我們希望用戶能夠獲得的感受是:“兩個陌生人雖然素不相識,不方便通過言語交流,但是彼此分享同一首歌曲,互相陪伴,産生共鳴,溫暖而美妙。”正如顧城的詩《門前》裡的那句:“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着,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02 傾聽用戶的聲音陌生人一起聽上線後一個月左右,我們和用研團隊一起在杭州的幾個大學周邊進行了用戶訪談,包括面訪和攔訪,在一線傾聽用戶的聲音。主要調研使用過一起聽用戶的使用情況、未使用過一起聽用戶對于一起聽的認知情況,總結問題後為一起聽後續的功能叠代和運營策略提供參考和建議。
根據調研結論,我們按照用戶使用一起聽前中後的順序将問題進行排列,分析用戶的問題和痛點,确定了之後的優化方向。
03 第二期探索
1. 一起聽聊天
我們結合數據表現和用戶調研,計劃在接下來的叠代中實現更多有趣的玩兒法。
首先亟待解決的是用戶聊天的需求。在熟人一起聽中,用戶一般使用微信作為聊天工具,一般不會考慮在雲音樂裡進行聊天。當陌生人一起聽上線後,能夠即時地與陌生人聊天就是一個最剛需的社交需求了。
雖然雲音樂已經有私信功能可以供我們進行複用,但是我們希望能夠将一起聽時的聊天做得足夠輕量且能夠随時觸達,以此來提高聊天功能的使用率。
設計過程中我們結合場景進行思考和創新,經過幾輪方案的篩選,最後大家對于一個問題産生争論:是進入聊天模式才可以收發消息呢?還是直接在播放頁展示消息,随時聊天呢?
下圖中,方案1能夠減輕打擾,但是無法在播放頁第一時間看到對方發的消息。
方案2有一定的打擾,但是能夠第一時間看到消息,讓聽歌場景和聊天場景無縫銜接。
為了減少用戶的操作步驟,把功能做得輕量化,最終選擇了更加直接的方案2,同時為了避免打擾,每一方的消息氣泡的展示數量設置上限為2條,超過2條就會收起到記錄中。
下面的視頻是聊天的簡單演示,可以發現氣泡通過背景模糊來區分前後内容,氣泡的出現和消失不改變黑膠頁的原有結構。
2. 個人信息逐步展示
很多人用社恐來自嘲,表達自己想與人社交,但是又存在邁出第一步的障礙。陌生人一起聽是一個匿名功能,很适合希望輕度社交的用戶。在匿名的基礎上,我們希望在聽歌過程中,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多輕量的、無壓力的社交方式,幫助希望社交的用戶逐漸熟悉彼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個人信息逐步展示就是基于上述的需求誕生的創新功能。随着匿名一起聽的進程,用戶可以逐步解鎖對方的信息,一部分是雙方的共同信息用以産生共鳴,另一部分是對方的特色信息用以展示自身特點。在聽歌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對方,最後決定是否揭面進行更深度的交流。
首先,在共同信息的提示方式的設計上,我們并沒有簡單地用一個紅點去提醒用戶。而是用頭像的發光來表示共鳴的含義,頭像四周飄散的粒子來隐喻共同信息。讓每一處的設計都能貼合一起聽的風格。
共同信息在一個浮層上展示,我們把當前展示的信息控制為一個,通過上下滑動來切換。除了共同信息,用戶可以直觀地設置自己的狀态,讓自己更加像一個活生生的人。
3. 一起聽結果頁
當完成一起聽後,會有一個結果頁來記錄聽歌過程中産生的各種數據。舊版的結果頁用戶反饋信息不夠豐富,分享欲望不強。
新的結果頁增加了雙方的相似度、聊天條數這些數據,并且根據這些數據不同,會生成一個表達關系的成語,顔色有對應的變化。比如我們相似度很高,并且互發了很多條聊天消息的話,就會得到一拍即合的成語和紅色的結果頁。
與陌生人度過一段聽歌之旅很容易讓人産生分享欲,在社交媒體搜索一起聽可以發現很多用戶都用結果頁配圖發帖,并訴說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互動故事。
04 總結
一起聽經過這兩次比較大的更新後,獲得一些不錯的成績。截止至2021年12月,周末的平均DAU數據從130W提升到了200萬,增量的70W中有大約30%來自于陌生人一起聽。在2021年3月的雲音樂整體滿意度監測中,22%的用戶表示自己經常使用一起聽,滿意度得分4.66(滿分5分),在雲音樂所有主要功能中居首位。
未來,我們會繼續一起聽的創新腳步,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我們探索。希望未來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多元的一起聽體驗。最後,我想用下面的這張圖來結尾,它是同樣主打與陌生人社交和陪伴的遊戲《光遇》的一張美宣圖,是我最近無意間在它的官網發現的。
當時看到這張圖後突然發現它和陌生人一起聽的入口介紹圖表達方式竟然這麼接近。在這個溫馨的畫面裡,代表“光”的白鳥圍繞着你和我正如音樂環繞着你和我,彼此陪伴、傳遞溫暖、分享喜悅~
本文由 @Ballen成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